凰荣

第三十一章 宁恒

第三十一章宁恒

第三十一章宁恒(1/2)

笔趣*阁,最快更新!

来人正是大楚朝当今自即位之时便立下的储位——大楚太子宣邦。

顾定延记得曾听父亲提起,当今太子乃是中宫皇后所出,既嫡又长,是无可争议的储位人选。圣上钟情红袖添香,宫中丽人宠妃年年更迭,可自打在相王府起,这位长子宣邦就牢牢占着世子之位,待得圣上一登基,更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子。其外祖父如今已身列内阁学士之首,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外却素有刚正不阿的清廉之名,深得百姓拥戴。因而宣邦这太子之位是越坐越牢固,来往官员不尽,圣上却也从未呵斥过,显然是已经默认了群臣站队。

因而连素来脚踏实地的顾父提起太子宣邦,也不由叹一声生来金命,令人艳羡。

不过这邦太子中秋之夜怎会出现在金陵城?

顾定延正疑惑着,旁边却有人笑道:“太子殿下奉圣命治理山西水患,路经金陵城正逢中秋佳节,竟屈尊上画舫与民同乐,将来定是位仁明之主。”

他听得这声音耳熟,于是回头,便见一风流少年亦立在船头,含笑看着他。

“二少爷!”

他一愣,却是有些意外。

镇国公膝下有三子一女,其中两子一女都是夫人陆氏所出,唯二儿子姜翌是姨娘金氏所出。陆氏强势,唯一的庶子不免地位尴尬,这是府里的共识。是以金氏虽是陆氏贴身婢女提拔上来的姨娘,顾定延每每在府中瞧见姜翌,后者却仍是一副小心谨慎谦逊有礼的模样,便是对他这个远得不能再远的亲戚,也是以礼相待笑脸迎人,半点没有大家族子弟的傲气和跋扈。

前阵子陆氏曾生过一场小病,姜翌竟寸步不离地照料了三天三夜,听府里人说,这种事早不是一次两次了。冲着这份孝心,陆氏这些年来也未曾过分刁难过这个庶子。顾定延听多了故事,也不免想着这姜翌是否是真的心善孝顺,而谦逊本分不过是他的本性。不过人本分久了难免如笼中鸟,此刻在满江流火的照耀下,少年的脸上多了几分雀跃和活力,这才像是同龄人,顾定延瞧着也不由微笑。

“顾兄看见我很意外?”姜翌挑了挑眉,连声音的语调听上去都比平日多变不少。

顾定延微笑着摇头,看着太子浩浩荡荡的依仗从身边经过,其间两人谈笑风生,样子十分熟稔,不免好奇道:“另一位可是某位皇子?”

不过,看装束却不大像。

姜翌闻言果然摇了摇头,神色由尊崇改为艳羡:“那位可不是皇子,不过这段日子却比皇子名气更盛?”

“哦?”顾定延讶然。

姜翌深吸了口气,一字一顿道:“他名为宁恒,年二十四,如今是吏部正五品侍郎。”

正五品?

这样的人也能和太子谈笑风生?

顾定延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过了一会儿眼睛猛地睁大,惊愕地回头:“你说什么?二十四岁?”

他点了点头。

正五品这个官品在遍地都是大员的金陵城的确算不了什么,可加上一个年纪限制,就全变了味儿了。

一般人科举完成便已及冠,经历外放后回朝也往往是从七品京官做起,七品到五品看上去不远,但在吏部这样大权在握的官署却少不了混上十几年的资历,因而能做到吏部侍郎这个位置的,多是年近四十的官员,像宁恒这般的特例,绝对是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姜翌摇了摇头,“自我大齐开国以来,这宁恒是第一位。”

“他可是权贵出身?”顾定延倒吸一口凉气,半晌后才不死心地追问一句。

得到的答复自然是否:“……他出身驻边武将之家,年少时遭敌军灭门之祸,全凭一己之力考中了乾丰九年的状元,为官不到三年便因政绩卓然被召回京,两年的功夫便从吏部的七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