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章 谋 定

  这一天,我着便服带着几名护卫上街到处走走。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招兵处,却看见人们围成了一个大圈,里面传来了争吵声。连忙分开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个大汉正在和负责招兵的官员争吵。只听见那大汉说:“你们说你们是穷人的队伍,我也是穷人,你为什么不收我?难道我还不如他们?”说完还用手指了一下旁边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

  那官员道:“并非你不如他们,只是我们已经接到通知了,从现在起不招人了啊?看你体格魁梧,你为什么不去招贤馆试一试呢?”

  那大汉大声说道:“那招贤馆里面全是些文人书生,他们是要当官的。我又不要当什么官,只想上阵杀敌。反正我不管,我有真本事,我就是要当你们的兵!”

  那官员哭笑不得,正要劝说他时发现了我,就要上前拜见。我挥手阻止了他,对那汉子说道:“你说你有真本事,那就让我来看看你的本领。”

  那汉子转过头来,疑惑地对我说:“刚才是你说话吗?”

  我笑着点了点头,不料他大声笑道:“笑死我了,就你这付身材也敢和我比试?我只需一只手就可以把你仍到海里去,你还要和我比试?哈哈!”

  我也不生气,笑道:“谁说是我要和你比试了?我只是听你说你有真本事,就想要你亮几手给大家看看,看你是不是吹牛而以。”

  众人顿时也笑着说:“是啊,反正吹牛也不犯法,有本事的就亮几招看看啊。”

  那汉子也不客气,朝四周看了一下后,就走到招兵处的石狮子面前,蹲下马步,猛地一发力,竟然将石狮子抱了起来,那个石狮子足有上千斤啊。他抱着石狮子围着人群走了一圈才将狮子放回原处,脸不红气不喘地说:“有没有带刀的人啊?上来两个!”

  我嘴一努,上去了两个护卫,他们都是使刀的好手。那大汉将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说道:“我等下一拍掌,你们每人就砍我三刀,要是能伤了我,你们就是好汉!”

  二护卫不禁有气,对我看了一眼,我对他们做了个手下留情的手势。二护卫点头答应了。

  那汉子运气蹲了个马步后,拍了下手。二护卫拔刀就砍,只听“噗”地一声如同砍到败絮一般的声音传来。细看之下,那汉子却毫发无损。我不禁诧异,要知道我的护卫都是从军中挑出来的会家子啊,怎么会这样呢?不由使了个眼色,叫护卫们再加一把劲试试看。

  这一刀下去,还是没伤了那汉子的皮毛。人群中传来了了讥笑之声,两护卫的脸上挂不住了,后退了两步。我知道他们是要全力以赴了,却也没阻止,因为我也想看看那汉子到底有多厉害,只是做了个手势要他们避开要害就可以了。

  二护卫猛地喝了一声,纵步就往那汉子的身上砍去。只听一声更大的败絮之声传了过来,那汉子身上却只多了两道惨白的刀痕,却并无鲜血留出,二护卫也呆住了。

  那汉子做了个收功的模样,缓缓地站直了身子后拱手诚恳地说:“二位真是好刀法,差点我就受不住了。”

  二护卫却理解成了:你们两个想伤我,还差了点儿。一下子脸色就变了,也不答话,忿忿地收刀站在了我的身后。

  我见了那汉子的武艺,心中大喜,问道:“壮士果然好武艺,不知是哪里人,叫谁名甚?”

  那汉子笑道:“先生怎么说话文绉绉的啊?我叫张超,怒江本地人,只因杀了个恶霸,被官府抓住了,成了个杀人犯。幸亏国民军到来,打开牢房,放了我出来。我在家养好伤后,就寻思着要报恩,这才来此投军。谁知却闹了这么出事来,呵呵。”

  我闻言又问:“你来投军,可识得弓马布阵之学?”

  张超大笑到:“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就是不识什么弓马布阵之学。好男儿投军,只为上阵杀敌,就算不识这个什么弓马布阵之学,难道就不能上阵杀敌了么?”

  一番话倒也博得了一片掌声,我却遗憾地想:可惜了一身好武艺,却只是个莽夫。当下对他说:“你当然可以从军,你就来我这里给我当个护卫吧。快去办了手续,前来值勤。”说罢转身就走。

  那个负责招兵的官员上来恭喜张超,却听见张超嘴里说:“什么东西嘛,叫我给你去当护卫,也不问问我愿不愿意。”忙道:“张爷,他可就是咱们国民军的司令赵远啊,别人想当他的护卫还当不上呢!”张超顿时张大了嘴,一下子就傻了眼。

  我回到府衙,就有探子上前来抱:“朱三已于一个月前被朝廷大军击败,朱三被杀,余众鸟飞云散。只有马烈与张大海二人死里逃生,率残部往我军方向逃来,朝廷大军也尾随追来。按目前速度来看,马张二人应是三天后到达我处,朝廷大军的先头部队应于五天后抵达。没有西门智的消息。”

  我当即下令:全军戒备,各地分散的兵马立即靠拢,招全军师以上的军官前来开会。

  这二个月,我军发展迅速。目前共有五万多人,分为步一师、步二师、步三师、步四师、骑兵师五个师。以前的军官们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各自升了一级。鹏举是步一师的师长,我没给他升官。他起初还有点想不通,后来经我解释,也就慢慢地想通了。骑兵师的师长自然是萧武了,还有步二师的师长姚浩,步三师的师长程建松,步四师的师长王官兵。他们都是我军的元老军官了,虽然目前还有些不足之处,但我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代名将的。

  若非粮草的问题,我军还可以招募更多的兵员。毕竟我们通过宣传,抓住了穷人的心。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是富人少,穷人多嘛。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由于我军大多数人是新兵,虽然军官们加强了训练,但是比起官军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何况,这次来的官军都是经历了战火的考验的,而我军即使是过去的老兵,也就是现在的多数基层军官,也有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考验。这一切,都让我忧心忡忡。

  第二天下午,分散在各地的师长们终于到齐了。我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

  我简单地介绍了情况后,开始征求军官们的意见。首先发言的是骑兵师师长萧武,他说:“我认为我们应该接纳朱三的残军,首先我们都是一个起义军里出来的,其次,现在领军的已经不是朱三了,而是以前对司令很好的马、张二人。再其次,我军接纳他们可以增加自己的声望,也可以得到一批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可以大大增加我军的战斗能力。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接纳他们。”

  鹏举接着说:“接纳他们我没意见,我要说的是:我们应该趁敌人立足未稳的时机,发动猛烈的攻击,力求一举击溃他们。”

  步三师的师长陈建松反问道:“敌军有十万之众,我军就算全上也只有五万新兵。赵师长你难道认为我们可以一次击溃他们吗?”

  步二师的师长姚浩道:“朝廷的大军应该是追击他们而来,那么队伍肯定也拉得较长。我军一次击溃他们是不太可能的,但若集中全军之力,一举歼灭敌军的先头部队是可以的。”

  鹏举说道:“姚浩师长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我军若歼灭了敌军的先头部队,敌军的反扑我们又该如何抵挡呢?我认为,我军应将敌军的先头部队围住,用主力去打击敌人的援军。”

  步四师的师长王官兵也说:“我赞成先打击敌人的先头部队,至于打了之后该怎么办,那就要靠司令的指挥了。”

  接下来,各位师长都各述已见,争个不休。我无奈之下只好说:“各位的意见都很好,我们首先确定一件事,那就是各位都同意接纳马、张二人的队伍加入我们。是不是啊?”

  众人一起回答:“是。”这下倒是异口同声了。

  我接着说:“我们在议论第二件事,那就是打不打敌人的先头部队?要是打的话,是全力歼灭呢?还是围住敌人打击援兵?我说一下,我认为要打,不但要打,还要狠狠地打!以雷霆之势迅速歼灭敌军的先头部队!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锻炼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二是可以打击敌人的士气,提高我军的威势;三是敌军遭此重创后会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为我军的后面行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我歇了一口气接着说:“只是大家想过没有,我军歼灭了敌人的先头部队后,我们该怎么办?敌军有十万之众,又是训练有素的狼虎之师,经历过战火的考验。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兵,充足的补给。而我军呢?只有五万训练不足的,未经战火考验的新兵。没有援兵,补给也不充足。正面冲突起来,不是我长他人志气,我军是必败无疑!你们说,该怎么办?”

  鹏举说:“我军可以一部据城死守,一部在外设伏,待敌军麻痹之时,里外合击,必能打败敌军!”

  萧武摇头说:“我若是敌军,在先头部队被歼灭后,定会稳大稳扎,再加上这里是以平原为主的丘陵地带,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我军骑兵不足,定会被敌人各个击破。”

  步四师师长王官兵献计说:“我军可以主动放弃小城,全力防守一个大城。我军现在粮草补给还算充足,足可以支撑半年以上。在这半年之中,只要敌人有一个破绽被我们抓住了,我军就可以破敌了。”

  陈建松连连摇头道:“不妥,要是敌人真的围城了,别说我军能不能守住,就是能守住。又能守多久呢?你有半年补给,要是敌人没破绽给你抓呢?他可以围你一年啊!等敌人进城了,我们也早变成了肉干了。”

  我看了一下努力思考的高级军官们,心里很是高兴。这些人就是我军未来的高级指战员啊。

  我开口说道:“我们打完敌人的先头部队后,趁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的机会,就马上要主动撤离。我们要转移,还要迅速的转移。要避开与敌人大军的决战,我军才有生路。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地、无休止地退让。在转移过程中,只要一有机会,我们就狠狠地扑上去,给敌人以最大的打击!只要敌人一露出破绽,我们就要抓住他,狠狠地打击敌人!以一次消灭他五千人为例,我们只需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使敌人和我军之间的士气,人数发生显著的改变。到后来,甚至可以全歼这些敌人!”

  话音刚落,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只有萧武一人在掌声小了后问我:“司令讲得很有道理,可我还有一事不明。请问我军现在只有这么点地盘,根本没有司令计划所需的地理纵深,我们能主动撤离到哪儿呢?还请司令明示。”

  我满意地看着他,心中暗喜:这个家伙值得重点栽培一下。于是我反问道:“萧师长,你知不知道我们是在哪里?”

  萧武不解地回答:“是怒江省。”

  我又问:“你知道怒江省有多大吗?知道他有多少人吗?知道他有多少驻军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萧武顿了一下才回答:“怒江省有十府九十一县,人口一千三百万。驻军以前没多少,我们来了之后有所增加,现在大约有九万人左右。”

  我对他的知识表示满意,笑着点醒他:“十府九十一县只是一个个点,连接它们的就是线,点和线组成了怒江省这个面。,你想,怒江省这么大的面,只有九万守军,他们会驻扎在哪里呢?还不是在城镇周围,也就是说,还有更广大的地方根本就是毫无设防。我们现在又不是抢占地盘,为什么要傻得去占领那些有兵防守的点呢?我们只要绕开这些点,还不是任我翱翔了吗!何况还有一些防守差的点,我们还没到,恐怕他们就早已自己撤退了啊。”

  萧武听了顿时眉开眼笑,可不一会又皱起了眉头问道:“可是我军补给有限,司令的计划又是和敌人长期作战的,即使在沿途补充,也是不够用的啊?若无补给,大军不必敌人来攻,自己就先垮了啊。”

  我又问他:“今天是什么日期了?”

  萧武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地回答:“八月十三了,还有二天就是中秋了。”

  我不再理他,径自往外面走去,边走边郎声说:“为将者,必先知天文、地理、风土、民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此八者,确一不可,而后知兵。也就是你们所知的行军布阵之学啊。”

  我终于走出了门外,只留下一群听傻了眼的高级将领们静静地思考。

飞翔鸟中文    我命由我不由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