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4章 觐见

第34章觐见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在卫龙看来,这是封建的糟粕,历史的臭屁,绝对不能信。

  充其量,只是书生的无奈选择,只是文人的无病呻吟,绝对不是君子的作风。

  真正的君子,讲究良心,讲究气节,讲究血性,正所谓,君子一怒,血溅五步!

  也就是说,君子报仇不隔夜,不可能“十年不晚”。那是无能的体现,也是血性的消磨。

  所以,卫龙嗤之以鼻,信奉自己的理念不爽就干。当时,在伙房中暴打蔡仆,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认真体会四个字,内涵全然不同,简直不要太贴切。

  表面上,是冲动,是无脑,是愣头青,是神经病实际上,是豪迈,是热血,是血性,是无畏。

  因此,它无比契合明国的时政大局,立刻点燃年轻的血液,引起修士的共鸣。

  几千名修士无不应和,无不大喊大叫:“不爽就干!不爽就干!不爽就干”

  汇成的声浪,响彻云宵,差点掀翻鸿胪寺的主楼,直到声嘶力竭,才渐渐地消停下来。

  这一刻,修士们热血沸腾,饱含各种情绪激动、认同、赞赏、尊重、景仰,甚至崇拜。

  魂海中一声轻响,意味着卫龙凝成第六片真叶,底蕴再增一分。

  没有人知道,简单的四个字,随着卫龙的成就与名声的扩展,也跟着传扬开来,最终成为民间流行的口头禅,成为修士的行为准则,给卫龙带来许多的真叶,也给明国带来巨大的变化。

  在不久的将来,明国子民的整体血性,甚至超过了秦汉,再也不是“崖山之后无中国”的疲软。

  所谓崖山之战,发生于粤省的新会,是宋元之间的最后决战,是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双方的参战人数高达50万。到最后,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忠心耿耿的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场面极为悲壮。

  从那以后,蒙元统一中国,华夏族群第一次被外族整体征服,所有人沦为色目人的奴仆。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不仅造成文化的断层,也造成文明的倒退,还造成血性的退化。

  随后,明朝闭关锁国,特务机关极力迫害,“大公鸡”的血性再次消退。

  到了满清一朝,大兴文字獄,强制剔发,强制易服,严密控制意识形态,不仅在脑后留下辫子,也在心里留下辫子,再加上种族大屠杀,以至于“大公鸡”的血性彻底消亡。

  如今,卫龙吼出简单的四个字,引起修士的共鸣,点燃年轻的血液,必将带来血性的恢复。

  这才是立言的重大意义。

  密室中,朱雨铃心花怒放,乐不可支,像一只欢快的鸟儿,高兴地问:“父皇,怎么样?我亲自推荐的卫龙,算不算明国的李白?”

  “算不算李白,朕不敢断言。不过,他说的不爽就干,倒是让朕想起了骆宾王,以及骆宾王的讨武檄文!”

  骆宾王是唐朝名士,号称初唐四杰,文采斐然讨武檄文是李敬业征讨武则天的一篇文章,由骆宾王执笔。

  朱雨铃不解地问:“哦?这四个字与骆宾王有什么关系?”

  “论及鼓舞士气、折服人心的本事,骆宾王洋洋洒洒数百言,还不如简简单单四个字!国师,你怎么看?”

  “不爽就干,话糙理不糙”刘伯温简要地点评,又捋着颌下的三绺长须,指出不足之处,“胜在通俗,输在粗俗。依老臣之见,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朱元璋马上反驳:“不!话糙才好,理不糙更好!这小子的立言非常精妙,简直妙至毫巅!”

  王公公满脸懵逼,恭谨地请教:“请恕老奴愚钝,不知陛下之言何意?”

  “朕问你,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文采好不好?”

  “那是名垂千古的佳作,文采冠绝天下!”

  “那你还记得几句?念几句给朕听听!”

  王公公抓耳挠腮,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怎么?念不出来?”

  “老奴未曾读过讨武檄文,以至于胸无点墨。”

  朱元璋予以严厉的训斥:“哼!不学无术!”

  顿时,王公公急了,赶紧卖弄:“老奴学识浅薄,让陛下见笑了,真是罪该万死!然而,老奴并非不学无术,至今还记得骆宾王的诗!”

  “念!”

  王公公头一仰,背诵骆宾王七岁所做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朕问你,为什么不读檄文?为什么记得咏鹅?”

  “讨武檄文,拗口难懂,所以,老奴不喜欢读,也不喜欢记咏鹅文字浅显,琅琅上口,容易理解,这才铭记在心,始终不忘!”

  “哈哈,这不就是答案吗?”

  王公公年逾七旬,思维相对僵化,到现在还没转过弯来,还在愣愣地问:“什么答案?”

  “讨武檄文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咏鹅是下里巴人,广为传诵!所以,朕才说,话糙好啊!更何况,卫龙所言的四个字,还有理不糙的内涵!你说,是不是像咏鹅一样,是不是妙至毫巅?”

  王公公恍然大悟,可劲地拍:“陛下英明!”

咚咚咚  没有门窗的密室,居然响起叩门声。

  “进来!”

哗啦啦  北向的一堵墙,一下子向左滑开。

  很显然,整堵墙都是预设的机关门,难怪隔音效果相当良好。

  坐南朝北的四个人,瞬间看到墙外的三个人,分别是传旨的小太監,鸿胪寺主官朱允炆,新科榜首卫龙。

  小太監扯起嗓子,高声唱喏:“新科榜首觐见”

  卫龙急行几步,穿过宽敞明亮的大门洞,迈进一间大房屋,依着太監传授的面圣礼仪,恭敬地喊道:“草民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是叩,却是揖。

  卫龙根本就不想跪,什么三跪九叩,通通无视!

  对此,作为鹰犬走狗的王公公最恼火,声色俱厉地责问:“大胆刁民,陛下当前,焉能不拜?”

我曾经立下奋斗目标,要找朱元璋喝酒,要和王安石聊天,要与武则天睡觉!言犹在耳,岂敢或忘?而且最新推荐  本站所有文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仅为喜爱阅读写作的朋友提供一个分享与交流的平台;

  如果本文涉嫌色情、暴力等违法内容,或者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飞翔鸟中文    神话明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