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空言作品:《》
(求收藏求推荐)
“如果我猜得没错,洪道恢已经招供了。”
看着楼础无比认真地说出这句话,马维觉得好笑,摇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了解洪道恢,他可能有点…浮夸,但是嘴巴很严,何况他的家人都在江东,仰仗广陵王的保护。”
“你真了解他?”楼础必须问清楚。
马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还是不可能,如果他招供了,为什么没人来抓你和我呢?”
“因为皇帝有更大的计划。”明明身处险境之,楼础却有些兴奋,“皇帝需要次刺驾,他正好以此为借口,扣留西征大军,夺走大将军的兵权,加上禁军,皇帝能够手握重兵。”
“嗯,既然手握重兵,为什么不直接抓人?不罢免大将军?”
“抓人就会打草惊蛇,留住大将军,是要用他引来其他重臣,比如沈并州,他回京是要寻求大将军的保护,皇甫冀州,据我猜测,则是奉密旨除掉大将军,广陵王、奚荆州以及正在秦州平乱的兰将军,都会被皇帝以各种借口招回京城。皇帝——要打尽。”
马维仍然困惑不解,“广陵王不可能回来,如果洪道恢真的招供,广陵王更不可能…所以皇帝没有抓人,但是这种花招骗不过广陵王。”
“皇帝自有别的办法。”
“皇帝不至于将所有掌兵重臣打尽吧,以后谁带兵打仗呢?”
“可能会留两人,也可能提拔新将。”
马维沉思默想多时,“础弟想到这切,全是因为皇帝过于看重你?”
楼础点头。
“长公主的推荐不能解释这切?”
“不能,如果连刘有终都觉得奇怪,那就是真的奇怪。”
“你对刘有终说什么了?”马维心生警觉。
楼础摇头,“我自称也是头雾水,然后我们聊了会名实之学。”
马维忍不住笑了声,随后又次陷入沉思,良久方道:“咱们得走,越快越好,去见广陵王,郭时风估计也回那边去了。”
“也可能是被抓了。我有个奇怪的想法。”
“你刚刚说过的每个想法都很奇怪。”
“嗯,都没有这个想法奇怪:我觉得皇帝早就想要次假刺杀,皇甫阶负责安排切,郭时风、洪道恢正好送上门去…”
“皇甫阶或许比大家以为的更忠于皇帝。”马维开始相信楼础的猜测了。
“咱们不能走。”
“在这里等死?”
“皇帝爱行险招,太想来场‘打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正好给咱们点机会。”
“这点‘机会’比‘等死’要好些?”
“留在京城与皇帝拼死搏是唯的机会,如果任由皇帝实现计划,广陵王那边也是死路条。”
马维第三次陷入思索,最后道:“先留下,观察形势,如果苗头不对…”
“再逃不迟,无论如何,我不认为广陵王那边安全。”
马维大笑,“础弟怎么会…突然想通的?”
“我直试着用‘循名责实’观察皇帝,却不得其门而入,刘有终席话让我明白过来。”
“听上去,刘有终当年对你的预言完全是胡说道,为了讨好大将军而已。”
“与预言无关,刘有终是个骗人的神棍,但他很聪明,每次受到邀请之后,都要多方打听主人的状况,确保自己的话能够投其所好。不仅是打听,他还要先对自己‘循名责实’:刘有终是什么人?对方认为是他什么人?找他有何目的?”
楼础越说越兴奋,似乎点感受不到目前的危险。
“础弟真是闻人学究的得意门生,时刻不忘‘循名责实’。”
“因为‘循名责实’处处都在,刘有终在用,大将军在用,皇帝在用,连我家里的老仆都在用!闻人学究教给咱们的不是门秘密学问,而是能够放诸四海的显学。”
马维笑道:“听础弟这么说,我突然觉得自己在诱学堂的几年没白过,嗯,我也应该好好寻思下‘循名责实’,老实说,我直当它是学究的老生常谈。”
“马兄其实直在用,只是尚未自觉…”楼础压下心的兴奋,这不是谈论学问的时候,“我会劝说大将军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
“总得做点什么。”楼础起身告辞,“皇帝若是诏告天下,命法司纠察治罪,咱们毫无办法,只能束手就擒,可皇帝自恃聪明果断,非要将敌人打尽,弃正道不用,专行险招——马兄,我觉得咱们可以与他争。”
马维也起身,拱手大笑,“础弟志气凌云,愚兄既怀惭愧,也受鼓舞。没错,人还活着,舌眼尚在,匹夫也可与天子争。础弟回家劝说大将军,我要想办法见皇甫阶面,弄清楚他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形势危急,若是没有进展,我不来见马兄。”
“彼此。”
楼础回家,身轻松。
马维却不能轻松,楼础的话初听时不可思议,仔细再想,却又处处合理,“皇帝必定是知道了什么,础弟在冒奇险…唉,或许我当初就不该拉他入伙。”
马维命家人准备份厚礼,即刻动身前往皇甫家,送上名贴,声称来为皇甫阶送行,很快就被带到会客的书房里。
郭时风劝说皇甫阶成功之后,曾向皇甫阶提起过悦服侯马维,因此两人知道对方是“同伙”,却从来没有面对面地交谈过。
皇甫阶看样子气色不错,热情地与马维寒暄,待茶水上来之后,屏退仆人,叹道:“大事未成,有愧马侯爷错爱。”
马维忙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殿帅怎可自责?倒是在下,选人不当,坏事不说,还连累到殿帅,在下深为惶恐,特来请罪。”
皇甫阶官为值殿左司马,还算不上“殿帅”,对这个称呼欣然笑纳,“马侯爷想得太多了,既做大事,当然要死生自负。而且马侯爷找的人很好,杀错目标全是意外,他在牢不吐言,配得上‘侠士’二字。”
“洪道恢其实是郭时风从江东找来的。”
“哦,郭时风人呢?”
“我让他暂时到城外躲避。”马维随口撒谎,自从刺驾失败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他就没见过郭时风。
“嗯,是该躲起来,马兄也该早做考虑,便是我,也要打包袱去冀州避难。”
“听说陛下要招回令尊皇甫牧守?”
“马侯爷消息倒是灵通,没错,旨意已经拟好,我先上路,回家劝说父亲,朝廷信使随后就到。”皇甫阶走到门口,向外面望了两眼,回来道:“陛下对我说,招家父回京,是要铲除大将军与广陵王。”
“陛下对楼家说,要借助大将军铲除皇甫牧守。”
“哈哈,我猜就是如此,这是陛下能做出来的事情。”皇甫阶摇摇头,脸色突然沉,“陛下左边挑拨,右边离间,这是要将满朝重臣打尽吗?”
“想必如此,殿帅打算怎么对老牧守说?”
“我意已决,到冀州之后劝父亲马上起兵,以清君侧为名,率军南下,同时公开皇帝的密诏,让大将军知道,他也是猎物之。”皇甫阶凑近些,“郭时风提起过的那位楼公子,能在大将军面前说上话吗?”
“能。”
“再好不过,我就不出面了,请马侯爷代劳,让这位楼公子劝说大将军早做准备,若能与冀州之兵里应外合,万事可济,绝不会发生刺错目标这种事情。皇甫家与楼家虽有宿怨,遇此风波,理应共弃前嫌,图同舟共济之谋。”
“得殿帅此言,马某心阴霾扫而空,敢问殿帅可否亲笔写点什么,好让大将军那边相信我并非空言欺骗。”
“应该写点什么,可是陛下聪明得紧,几个字流传出去被他看到,也会惹他大怒,反而对大将军不利。这样吧,我这里有只折扇,上面有名士范闭写给父亲的几句话,可做信物。”
范闭天下闻名,马维识得其字,接过扇子看了眼,确定为真,上面也有“皇甫”两字,于是笑道:“有此物足矣,请殿帅在冀州尽管发兵,大将军必然闻讯响应。”
两人互持手臂大笑,又说些狠话、发几样誓言,才算满意。
马维回自己家,到书房里静坐多时,将扇子打开又合上,突然全身发抖,强行控制住,脸色却已惨白。
皇甫阶太镇定了,镇定到胸有成竹,像是完全不担心起兵造反的严重后果。
楼础说得对,不仅洪道恢已经招供,皇甫阶其实直在为皇帝做事,从没变过…
马维慢慢恢复正常,喃喃道:“我是大梁帝胄,上有神灵护佑,下有祖宗扶持,天命在我,绝不会命丧于此,绝不会。”
另边的楼础早已入睡,连日来,第次睡得踏实。
次日早,楼础前往府里待命,楼硬在城外赏军还没回来,楼家成年子孙只剩楼础还在城里。
楼温出来得很早,身战袍,用皮带将肚子深深勒进去,颇有英武之气。
楼温乘车,楼础骑马,前方鼓吹手,后方大群兵卫,父子二人路招摇前往皇城。
皇城里专门留所小宅给大将军当幕府,楼温在这里分派事务,回言、盖印,偶尔询问,切井井有条。
楼础站在边观看,没他什么事,直到午时将至,大将军稍事休息,准备用饭,这才向身边的儿子道:“你年纪不小了,该定门亲事,待会去见皇太后,让她瞧瞧谁家的女儿能配得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