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的清剿结束后,粤北暂时进入了平静期。
;该查没的查没、该审判的审判,判完了也不等圣旨下来先把人全都丢矿场去干活儿。
;尼玛!缺人啊!这些个膘肥体壮的狗犊子,不丢过去干活儿难道每天派银子?!
;钱公公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把夷州上那些正在服刑的全都送转送到粤北这边干活儿。
;而粤北这些青壮们则是被分拆了一部分,送往夷州服刑。
;这也是张小公爷的主意,这帮人若是都聚集在一起时间长了万一生出事端就麻烦了。
;夷州那帮人在夷州呆的太久了,也是时候该换换地方了。
;顺便粤北这批人被送上了夷州后,没了根基他们闹也闹不起来什么。
;金陵的那些个御史、贡生们看着上船直接都要哭了,还以为看到曙光了。
;然而被拉猪仔似的运到了粤北的他们,面临的还是继续干活儿…
;奏章已经送上去了,现在就等着弘治皇帝和内阁的批复。
;还需要等弘治皇帝、军部把一部分国防军派过来,接手粤北的防务、担任基层军官。
;看着这些个盗匪们乱糟糟的张小公爷很是闹心,干脆除了炮兵营、一个营的国防军留守之外。
;其余全部拆了,再将这些原本山贼流寇的大小头目们分开,先行操练一番。
;那些卫所将校们基本都被扫空了,大量的原卫所军服、甲胄、军械…等等被缴获。
;于是这批人被先命令换上这些,然后分开操练。
;操练这些个原山贼流寇们倒是不反对的,毕竟他们是亲眼到了国防军作战的。
;那阵形…啧啧啧,一水儿的各种海捕文书盗匪直接就给干没了。
;哥们都是吃着刀头舔血这碗饭的,尤其是这些山贼流寇们。
;他们可比谁都清楚,多几分本事打起来就多几分活命的机会。
;那些不愿意再过刀头舔血日子的流寇山贼们,在拿到了告罪文书后就等州府来领人了。
;查没了那么多的田亩,会按丁口给他们派下来耕作。
;战死、伤残的家里也拿到了烧埋遣散银子,虽然只有十两、一石梗米不多。
;但好歹是比啥都没有强,这年月的人命便是这般的不值钱。
;他们原本就是山贼流寇,说实话死了山寨里能让人送去三五两银子就算是不错了。
;而那些自愿离开的,则是按每人三两、两斗糙米给他们遣散费。
;由州府、县将人领回安置,户部巡查从旁监督、大理寺则是不时巡查。
;为了让他们的家人好过点儿,张小公爷还请布政使司召集下面的州府县开会。
;战死的、安置回乡的,都由县里敲锣打鼓送回去给块“义士”的牌匾。
;再让“宣谕使”那边多多关照宣讲,坐实他们义士的身份。
;好歹是官方承认的杀贼,不再是山贼的身份。
;各州府县那都是落了不少实惠好处的,又有政绩、又添丁口。
;脑子抽抽了,才要在这事儿上跟布政使司对着干。
;赶紧没口子答应下来,回去后肯定好好安置。
;再说了,这些人可都是见过血的。
;安置不好万一他们再闹腾起来,倒霉的不还是自己么。
;《粤北时报》这边一边刊时评,把那些士绅商贾的恶行给披露了一遍。
;另一方面也是协助安置,多多的提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这类。
;还让那些个“义士”们需感念布政使司、州府县的恩德,好好做人莫再犯事。
;“小公爷啊!您让咱去剿匪罢!这识字咱是真不会啊!!”
;许悦礼、锤头笠兄弟俩这就要哭出来了,你让他俩砍人那绝对眉头都不皱一下的。
;但你让他俩识字,这就真真是要了亲命了。
;对于这些都已经证明了自己一心向国,想要建功立业的汉子张小公爷自然不介意跟他们见一见。
;“你就想一辈子当个小兵辣子?!你就想一辈子呆在这粤北?!”
;张小公爷穿着的这身军装整个人不仅英武且依旧俊俏如璧人,却见他气的俊脸都红了。
;“你就不想杀敌获勋?!就不想到京师去就读那‘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当个天子门生?!”
;“就不想将来统帅千军万马,为帝国鏖战边疆扬名千古光宗耀祖?!”
;一番话说的,不止这许家兄弟。
;而是在场的这些个原山贼水匪海盗头领们,那面皮“蹭蹭蹭~”的涨红了去。
;谁不想啊,谁特么不想那是傻子白痴!
;“你们现在只是拿了免罪告身,但想要成为国防军、穿上我这身军装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张小公爷背着手,望着他们一字一句的道。
;“此时勤学,乃为尔等将来为将、为帅而备!!”
;“此刻苦练,乃为尔等即将面临之恶战,活下来而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