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七十四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叁)

      说着,李东阳似乎还不够放心。

      干脆拉着杨一清沉声道:“奏本先交予老夫这里,回头再一并上奏罢!”

      刚才李东阳的话都让杨一清皱眉了,如今再听他如此说顿时有些不乐意了。

      “师兄,此事大可不必…”

      杨一清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东阳所打断了。

      “是必须如此!”

      此时两人已经开始登上了马车,放下了车帘后李东阳肃然的看着自己的师弟。

      好一会儿了,才缓缓的道:“你亦是站在朝堂上的了…”

      “陛下可曾与你说起,东山公与痴虎儿那次经筵么?!”

      那件事情杨一清知道,但整个朝堂对此讳莫如深。

      所有人谈及此事事,全都闭嘴收声再不言语。

      这更让此事蒙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但杨一清还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陛下如果没说,老夫亦不能和你说。”

      李东阳看着杨一清的脸色便知道,这件事情现在杨一清还一无所知。

      便见他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望着杨一清一字一句的道。

      “如今国朝重中之重,便是军务!军伍!军械!”

      便见李东阳双目精光四溢,声音低沉而厚重:“稍有不慎…”

      “那便不仅是颠覆国体,甚至是亡族灭种之泼天大祸!!”

      杨一清眼皮子不住的抽搐着,若是旁人说这话他绝对当那人是疯子。

      如今大明兵强马壮、鞑靼归附,边患平息不说且国库丰盈!

      可以说这是永乐陛下以来,整个大明最辉煌的时代。

      他实在想不通到底有谁能够在这个时候,威胁到大明。

      然而说这话的是他的师兄、数十年宦海浮沉,当今国朝阁老的李东阳大学士!

      如果他这么说的话,杨一清哪里敢等闲视之?!

      “爪哇、真腊、暹罗…这些区域,是我大明必须抵达的!”

      张小公爷的葱葱玉指在地图上划过,常年浸泡着滋补药水让他的手指头看着娇嫩白净。

      且荧光奕奕,似浮光璧玉般温润。

      但汪直却知道,这种看似愈加白净的手才愈加可怕!

      因为,这是横练铁砂留下的痕迹。

      横练铁砂与一般铁砂不同,浸过药水的铁砂不断在全身拍、撞击打。

      每次横练完毕,还需浸泡药浴、全身松筋紧骨。

      再用以安息脂为主、数十味药精制之药油,擦拭全身按压活血。

      一般的铁砂仅仅是练掌部一块儿,甚至有些只练手掌切面。

      掌成后运力击人,则带砂毒之伤透及筋骨五脏!

      而张小公爷的方式,那是直接辅以横练的方式布及全身。

      这种方式的结果,就相当于在他身上贴身布上了一层薄胄。

      一般的铁砂会那么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省钱。

      毕竟这药可不便宜,有几个人能掏、又肯掏如此巨大的一笔银子去烧这事儿?!

      能掏又肯掏的之中,却能有几个人愿意去吃这份苦头?!

      铁砂砸遍全身,由轻到中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是真往身上砸!

      接受过抗击打训练的,就知道练玩意儿到底有多疼了。

      而用铁砂往身上敲、砸、锤…,比拳、脚、拳靶打砸可更疼。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卡住此处,我大明就可随时得知欧罗巴船队何时来探!”

      张小公爷在地图上缓缓的画了一个圈,沉声道:“而从东吁、安南,再到占婆、爪哇…”

      “无一不是一年三熟、产稻甚多之地,若是能入我大明掌控中…”

      剩下的话都不需要明说,汪直脑子飞快的开始转动。

      后世的三大米仓啊,张小公爷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

      这对于将要面临着小冰河期缺粮的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灭其官宦、勋臣及头人土官,收其田售予各货殖会!”

      张小公爷的目光不断的闪烁着:“国朝水师再驻扎其国,粮食就地收上送往京师…”

      如此一来,有着他们所产粮秣支撑的大明哪儿还有缺粮之忧耶?!

      “控制占婆,对爪哇等则徐徐图之!”

      张小公爷那盈盈玉指在地图上划过:“东吁此番先不予进攻,但他们送人来做苦役…”

      唔…我们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一下,不管是新京师还是九边驿道可都需要人手呢。

      人家既然这么热情,我们也不好拒绝嘛!

      到时候灭了东吁,顶多保留他的王统罢。

      “莽瑞体在咱们手上,倒是汪公需要多多费心…”

      汪直心神领会,笑眯眯的对着小公爷点了点头。

      “咱家晓得,我大明道义上不得干犯。但这西南之地,则需忠臣照拂…”

    莽瑞体么…他不是忠臣没有关系,咱家会让他变成大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忠臣的。

      脸上笑眯眯的汪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便见他双目微微眯起。

      看着地图上的东吁等人,默默不语。

      “明日一早,便出发罢!”

      要到占婆去,还得不短的时间。

      从春城出发直接越过边境,实在是太远了。

      而且中间得穿过整个安南,显然不是最好的路线。

      张小公爷他们需要从春城出发,过桂西驿道抵达钦州防城。

      随后才能取海路、乘水师的战舰,到占婆去。

      这是耗时最短、也是最为安全稳妥的方式。

      “什么?!割让国土?!不!朕绝对不能同意!!”

      升龙城,皇宫内。

      黎鏳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在他的面前匍匐跪倒着两名重臣。

      “陛下!臣何尝想我安南割让国土?!”

      “然而,如今大明占据上风!若真有大军袭来…”

      那跪在地上的大臣“砰砰~”的磕头:“便是安南国存,皇家可存么?!”

      黎鏳脸色铁青不再言语,这话直击了他的痛处。

      大明杀来时,前朝篡陈朝的胡朝瞬间就被灭了。

      甚至好些年都没有恢复过来,哪怕是当时他家老祖起兵时也没想过能够立国。

      当时最初的想法是弄个宣抚使、混个总兵官,谁知道大明居然气运没跟上。

      北方边患、国朝内文官害怕武官就此做大,再加上边疆战将决策失误。

      这导致的是他家老祖踩了狗屎,居然最终把后黎朝给建起来了。

      黎鏳自己心里知道是什么情况,若是大明真的袭来。

      或许安南最终国存,可他黎家是不是王族、甚至还在不在就不好说了。

      家天下,唯有这国是他们家的才有用。

      家都被剿了,便是国存于他黎鏳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此番出使,则你为主使!”

      黎鏳踌躇了一阵儿,终究是一咬牙。

      随后死死的盯着这大臣,沉声道:“阮福!若是此事成了,你家可位列公侯!”

      “记住,此事决计不可向任何人泄露半分!”

      那跪在地上叫“阮福”的大臣,将脑袋磕的“邦邦~”作响。

      “陛下!老臣对陛下一片赤诚啊!”

      却听得这阮福呜咽着叩首:“此番往明国,就没打算回来!”

      “只求若是事成,陛下可善待老臣家眷…”

      黎鏳听得这话亦不由得有些感动,亲自走下王座将阮福搀扶了起来。

      拍着他的肩膀,感慨的道:“国难方知忠良啊!”

      “阮公此番忠义,朕自会铭记!阮公当保有用之躯,继续为朕效力才是!”

      阮福呜咽着擦了擦眼泪,轻声道。

      “陛下,老臣还需陛下赐予信物才可取信明国…”

      “无论此事若成,老臣会让人将密信携回交予陛下…”

      黎鏳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然后回到王座上,沉吟了会儿开始手书一封奏疏。

      随后加盖了大印、大明赐予的银印,这才招手让阮福上前取走。

      “阮公!千万记住,保你有用之躯为朕效力!”

      一番君臣相得之后黎鏳又赐下了些许金银,并下诏书任命他为主使出访大明。

      阮福这才告退,离开了皇宫。

      沿途上阮福的手一直都在颤抖着的,手里的那封密函已经被用蜡封好了。

      簪缨坊的马车已经卖到了安南了,但这进口的马车自然是卖的比较贵的。

      即便是阮福这样的安南重臣,也仅仅是能乘坐最低档次的簪缨坊量产马车。

      “老爷,到家了…”

      马车外的老仆躬身轻轻敲了敲车门,里面的阮福嗯了一声。

      随后才打开了车门,踩着踏板缓步走下了马车。

      “跟夫人说一声,晚饭老夫就不吃了。”

      却见阮福官袍都没有换下来,便直奔书房而去。

      一边走还一边道:“孟叔,你且带人亲自把守!不许任何人靠近书房!”

      “老奴知道了。”

      这叫孟叔的老仆应了一声,躬身半步走在阮福身后。

      远远的才看到书房的门,阮福便一摆手让孟叔下去。

      随后自己直奔书房,“吱呀~”一声打开门就走了进去。

      点上了油灯蜡烛,从角落里面摸出来一个方形的灯笼点上。

      随后打开窗子,将这只灯笼挂了出去。

      自己则是呼出一口气,将密函拿出来再仔细的看了看。

      便走到了屏风后面去换衣袍。

      “阮大人,看来事情很顺利啊…”

      阮福才将一身道袍换上,便听到了一个声音在书房中响起。

飞翔鸟中文    明朝小公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