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龙要去把小康庄收购到的房子给扒了,两个小年轻出自小康庄,年纪轻轻又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人员的分配恰到好处。
张文龙临走前,给唐浩列出来一个步行街的名单,还有一个申请表,申请成为步行街某一家店铺的店主,店铺的位置不算靠前也不算靠后,中规中矩的位置。
张文龙是可以创造更大价值的人,就好比是投资,你投资的越多,回馈的就越多,老板的胸怀,决定你员工的质量。
唐浩选择了巷子口的第二家铺子,给张文龙做门面。
这一天的唐浩还算是很清闲的,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催着他出门,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研究着步行街店主的名单。
傍晚时分,张文龙回来了,浑身都是土,身后的两个小年轻也好不到哪儿去,也是全身都是土。
他们是回来签到下班的。
因为最近马上面临步行街开业,仓库开工,事情比较多,张文龙早就和家里说了情况,张文龙现在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给家附近的小卖部打了个电话,同事父母晚上不回去了,服装部的几个技术骨干坐在一起 们,换一个说法,一群土匪劫富济贫,在不知情的人眼中,他们还是土匪,在正义面前,他们还是对立面,我们不能因为这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张文龙说的太激烈,唐浩出言缓和气氛“张经理的意思就是,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所谓的短暂利益,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各大店铺公司倒闭的新闻,大家也没少看吧,一个口碑差到极致的公司,你会去选择他吗?且不说那么长远,你去买根冰棍儿,大家伙都说他家的冰棍不好吃,他家的冰棍有脏东西,虽然你从来没有吃到过,你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去买他家的冰棍吗?同样的道理,我们虽然不需要好名声,但我们允许有人去玷污它。”
老板说话,基本没什么人去打断。他开会之前肯定会了解这些人的情况,这些货主能把生意做这么大,最起码的人际交往肯定是有的,尤其是货源这一块,因为长时间的接触,他们的进货量,与公司接待他们的人,有提成的关系,唐浩不反对对于某些货主有绿色通道,毕竟订货量一百与订货量上千 了吧,换个其他人上来。”
老贺本来也不懂南成市的情况,只是偶尔发表意见,不过他的心态还是好的,他对别人的态度就是他说的对,你听了就听了,他说的不对,你反驳了也就反驳了,在生意场上没有年龄之分,就是谁对听谁的,就像唐浩去年年初跟他说过一句话,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一旦有了小心眼儿,这人就要走下坡路。
有反驳,总比没有反驳的好,至少能及时止损。
老贺附和“行了,这个人就过去了,下一个,鹏程,谁接触的多可以说一下。”
“这个人,我给他送过货,他对谁都不错,不管是我送货,还是我底下的小工送货,他都会请烟喝汽水,而且他的摊子老顾客比较多,口碑还不错,这个人的最大毛病就是小心翼翼,我估计,我们跟他说让他去步行街做生意,他没这个胆子,家里人口多,都靠他一个人养活,怕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