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林冬的话,他能在十秒内选好这五件东西。</p
但是他不是这个节目的主角。</p
他只是带队老师。</p
在非必要情况下,他不能为孩子们做任何决定。所以,他全程沉默,任由孩子们讨论。</p
七个小朋友。</p
林冬为了方便记忆,给他们取名大娃、二娃…七娃。</p
至于吴锋要为那边七个崽取名叫啥,这就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了。</p
“我觉得一定要个打火石,没有火怎么行?”六娃率先抓住了打火石。</p
“那要不就先把打火石选下来吧。”大娃表示赞同。</p
“咱们可以钻木取火!”八岁的七娃一点也不怯场。</p
其他人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个很有道理,毕竟只能选五样东西。</p
“小七,那你说咱们要带什么?”老二问。</p
“必须要带这块大雨布,咱们可以盖一个房子,过几天会下雨,而且可以加分。”才八岁的七娃,说出了让林冬刮目相看的话。</p
他没有和孩子们说接下来几天的天气情况。</p
他也没有教导这些从什么角度去思考选择的问题。</p
唉</p
这大概就是猫厂的圆桌高层非常重视幸福系列学校的原因吧。</p
这些山村里成长的孩子。</p
他们缺少的除了焦郁,还有见识和思维方式,而猫厂在努力的补足这一块。</p
很多一辈子可能都抬不起头的人,得到机会之后获得新生。</p
若干年后,这些都是整个猫厂的人才库。</p
人总是有些良知的,只要猫厂没有把他们往死里得罪,他们总会感念猫厂的好。</p
哪怕他们和猫厂越走越远。</p
一旦猫厂有难,他们也会竭尽所能的去维护。</p
这比网络上花钱雇的水军靠谱多了。</p
雨布、工兵铲、铁锅、钓具、柴刀。</p
林冬这边的孩子们本来就生活在恶劣环境,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更容易挑选出生存必须的物资。</p
而吴锋那边的孩子们,他们的选择是打火石、工兵铲、盐、铁锅、绳子。</p
以林冬看来,这两边的小家伙们都没选错。</p
猛虎队没选打火石,计划是钻木取火。</p
没选绳子,是因为三娃认出了树林里的一种树藤,说是可以用它的皮来做绳子,非常的坚韧。</p
没有选盐,是因为五娃层在山上发现了一些五倍子树的干果。</p
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冬季,但还是能用上头刮下来一些盐。</p
这东西在古代的时候,是山民的重要食盐来源之一。</p
向大自然要。</p
非常的有山村特色。</p
而他们之所以要了柴刀,还要工兵铲,是为了让工作更加效率。</p
毕竟,他们的目标是钻木取火,并且盖房子。</p
雄狮队的选择,更多的考虑是方便。</p
这些城里的孩子,曾经兴致勃勃的尝试过钻木求火,可惜无一成功案例。</p
他们果断的选择了打火石。</p
绳子也很重要,他们跟着吴锋学习了不少设置陷阱的办法。</p
而这个露营基地被投放了不少的野鸡和野兔,陷阱很容易给他们带来收获。</p
之所以没选大油布也不是因为他们傻。</p
雄狮队在训练的这期间,很聪明的做出了规划,对这片土地进行探索,有个孩子发现了一个山洞,完全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干燥安全的庇护所。</p
盐是必需品,没有盐他们根本吃不下去东西。</p
他们听说有一种岩石可以产盐,可惜经过一番探索之后,没有任何发现。</p
书上都是骗人的。</p
后来吴锋告诉他们,岩盐不是任何地方都有,而且需要一定的加工。</p
两边做好选择后,野外求生就开始了。</p
指导老师不干活,只有孩子们在出现危险情况下,才会出面干预。</p
比如林冬看到负责摘也才的孩子去摘一种常见野菜的时候,好心的阻止了他。</p
这种野菜和山里的看似没啥区别,但是江浙这一带的有点特殊,吃了之后肠胃不好的人会拉稀。</p
俩孩子负责钻木取火,一开始就出现了意外。</p
太难了。</p
即便是已经升级到了火弓和刨子取火,也比练习的时候更加困难。</p
潮湿。</p
有个孩子还擦伤了手。</p
不过好在最后终于还是取到了火。</p
八岁的七娃小心翼翼的将燃烧的火绒塞进小木柴中间。</p
一堆火很快就升起来了。</p
两个大孩子去负责砍伐树木。</p
十几岁的孩子砍树,在这里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p
野营基地种了一些比较容易砍的速生树种。</p
还有个孩子用工兵铲清理庇护所搭建地,既然这几天可能会下雨,那选址就非常重要了。</p
他们轮流使用工兵铲,尽可能的保持体力。</p
其他孩子,一个负责扒树皮做绳子,一个负责布置陷阱,一个负责钓鱼。</p
非常的让人放心。</p
林冬根本不需要多做什么事情。</p
反观吴锋那边,工作进度就没那么顺利了。</p
好在他们有打火石,有现成的庇护所,除了各种抱怨和不适应,其他的都在往着好的方向发展。</p
不出意外的话,最后获胜的一方必然是猛虎山村队。</p
身体素质、吃苦耐劳的能力,山村孩子远超城市孩子,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p
然而,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收获的更多。</p
他们的家长也有不放心跟过来的――前提是不能和孩子们见面,不能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来了。</p
看着监视器里,自家孩子用树枝打扫山洞,即便是灰头灰脸也没有任何抱怨,家长差点都以为自家儿子被掉包了。</p
还有个去钓鱼的城里孩子,鱼钩刺伤了手指。</p
仅仅只是放在嘴里吸了几下,就又开始干活了――平时在家里磕磕碰碰都要昂着头嚎半天。</p
还有个孩子在刨蚯蚓。</p
他的爸妈捂着嘴,差点惊叫出声了。</p
他们家儿子平时最怕虫子老鼠什么的,曾经有过被老鼠吓晕过去的经历。</p
可是现在,终于挖到蚯蚓的孩子,两眼放光的好像要亲一口蚯蚓似得。</p
越是有反差,越是说明这些家长的焦郁有问题。</p
林冬这边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把铁锅放在支架上烧水了,溪水叮咚清澈见底,但是千万不能随便喝。</p
烧开水再喝是野外生存的最基本法则。</p
前提是你能升的起来火堆。</p
实在升不起来,也不能活活渴死,哪怕是尿也得喝。</p
林冬这一队的没有家长到场。</p
有的是没有了家长,有的根本就是不担心。</p
一天到晚在山里钻,今天的这点儿事还远远谈不上是冒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