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十八章 黄钟

  第四百七十八章黄钟第四百七十八章黄钟→:鲁肃告退而出,并没有随府吏前往下榻之所,而是候于堂下回廊,眉头深锁,尽显惆怅。

  来之前,他对双方固盟续好的前景极有信心,此行不说有十成把握,七八成把握还是有的。

  结果一见面刘景就给了他当头一棒,打碎了他的如意算盘。

  刘景后面还会改变主意吗?

  鲁肃态度悲观,盖因像刘景这样明智果决的雄主,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会再轻易改变。

  不久诸葛亮从堂中出来,径直走向鲁肃,口中邀请道:“子敬,馆舍人来人往,环境嘈杂,不得清宁,不如去我家住,我妻如今尚在长沙,家中仅我一人,子敬正好可以和我作个伴。”

  “孔明盛情相邀,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鲁肃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两人本就有私交,而且诸葛亮深得刘景信任,他若能够说服诸葛亮,使其一起劝说刘景,或能令刘景改变主意。

鲁肃语气诚恳地道:“孔明,以你之智略,不会看不出曹操对汉室的危害吧?楚、吴,乃唇齿也,同心合力,进可勤王许昌,挽救社稷,退可互为犄角,自保无虞,实有百利而无一害。安南将军不知是何缘故,竟不欲固盟续好,吴、楚若起纷争,只会让曹操渔翁得利,孔明不可不察,当劝安南将军改变心意。”ζΘν€荳看書  可惜鲁肃注定要失望了,诸葛亮可谓是刘景麾下惟一一个知道刘景下一步战略方向的人。

  谋取江东已是定策,事实上诸葛亮很早就察觉到,刘景对江东,或者说对孙权抱有极大警惕。这种没由来的警惕心理在诸葛亮看来很是莫名其妙,实在看不出孙权有何值得刘景如此重视。

  诸葛亮至今仍认为,不该将江东定为下一步战略方向,然而刘景态度极其坚决,固执己见。诸葛亮只能遵从,并尽心为其筹划,以豫章贼寇问题向江东发难,就是出自他的计谋。所以,诸葛亮根本不可能被鲁肃说服。

  诸葛亮辩解道:“今非将军不愿与江东固盟续好,而是孙贲对长沙暗藏祸心,若不先去之,双方暗生嫌隙,何谈盟好?”

  “可是…”“可是孙贲真的动不得啊,鲁肃心中苦笑。

  若动孙贲,就要连其弟孙辅也一并收了,否则以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孙辅必举兵叛乱。

  先不说孙权有没有能力同时解决孙贲、孙辅,退一万步讲,就算侥幸成功了,丹阳太守吴景会不会兔死狐悲?堂兄弟说废就废,舅舅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孙权敢对孙贲出手,无论成功与否,都只会有一個结果,那就是江东大乱,届时刘景若趁机出兵江东,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孙权绝不会动孙贲。

  鲁肃叹气道:“昔秦杀白起,而诸侯相贺;赵黜廉颇,而国乃灭亡,孙豫章以宗室之亲周旋三世,功勋卓著,江东之大将也,孙讨虏断不会自掘坟墓。”

  鲁肃又道:“安南将军乃是志在天下的人,曹操不计杀子之仇招纳张绣,以显胸怀,是以天下豪杰,莫不归心。安南将军今何不为国暂释小怨,如此则江东上下感激不尽,日后必当马首是瞻。”

  “这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事,你需说服将军才行。”诸葛亮唯恐鲁肃继续纠缠,急忙道:“我还有一些公务需要处理,暂时脱不得身,眼下距离酒宴还早,子敬不妨先回我家休息,待酒宴开始,我再派人接你前来…”

  此时诸葛亮家中无人,诸葛亮虽不在意,鲁肃却不能答应,摇头道:“不必如此,孔明,你在何处办公?我随你去办公之地暂歇,也省得来回折腾。”

  “也好。”诸葛亮颔首,随后带鲁肃前往办公之地。

  诸葛亮目前的职位是军师,而军师在安南将军府并非单纯的幕僚,而是一个庞大的独立军事机构,下辖参军数人,掾史佐吏数十人,类似于后世的参谋部,刘景的军事命令皆由此出。

  作为荆州权力最大的机构之一,军师署紧邻安南将军府正堂,占地极广,有屋舍数十间。

  诸葛亮将鲁肃安排在别室休息,自己则继续坐堂自校薄书。

  鲁肃连赶了一个多月的路,确实疲惫已极,尽管满腹心事,却还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当他再度醒来时,已是午后时分,鲁肃起身行出别室,见诸葛亮依旧坐在书案前处理公务。

  “子敬,你醒了。”诸葛亮放下笔,对鲁肃道,“酒宴快开始了,我正要唤你…”

  鲁肃忍不住开口劝道:“孔明,你当知为政之道,上下需各安其分,不可相侵也。你乃安南将军股肱,属吏数十,文书自有佐吏校之,何必事必躬亲?”

  诸葛亮笑道:“将军也常以此劝我,然天性如此,如之奈何?”

  这时有人在外通报宴会时间到了,诸葛亮当即起身离坐,拉着鲁肃出门,此时不惟军师署,安南将军府、荆州州部数以千百计的官吏,皆往正堂而来。

  诸葛亮在荆州,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堪比张昭在江东的地位,他所过之处,吏无大小,年无长幼,皆与其见礼。

  诸葛亮一一还礼,纵是小吏亦不忽视,遇到重臣、才俊,还会停下聊几句,并为鲁肃引见。

  随着认识的人越来越多,鲁肃心里也是越来越不能平静。

  如今刘景麾下人才已经和荆南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他出使长沙,刘景麾下还是以荆南本地人为主,只有诸葛亮、徐庶、刘瑍等寥寥几人出身北方,就人才而言远比不上江东。

  而如今刘景不仅将整个荆州的人才一网打尽,还大举征辟寄居襄阳的司隶、兖、豫等北方士子,数量之多、人才之盛,比之江东有过之而无不及。

  “铛!铛!铛!”

  黄钟之钟撞响,声音宏大庄重,接着是律管、竽,磬、瑟、鼓亦同时奏响,皆以黄钟为准。

  诸葛亮班在朝右,率领群臣,次第进入正堂,拜见刘景,片刻间山呼海啸声席卷而来,鲁肃感受着隐隐作痛的耳膜,面色阴沉如水,不知在想什么。

  三月,初春。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大神反听的最快更新

飞翔鸟中文    举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