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一陰一县王慕贞,是官宦人家的后代。他偶然一次去一江一浙一带,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年妇女坐在路边哭泣。王向前问老妇人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我死去的丈夫只留下一个孩子,现在这孩子犯了死罪,有谁能想办法救救他?王慕贞素来很慷慨,就记下了她孩子的名字,拿出他带的所有银钱,到处活动,竟把这个孩子保释了出来。
这孩子出了狱,听说是王慕贞救了他的命,心里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到旅店里去拜访王慕贞,一方面问个明白,一方面表示感谢。到了旅店里问起这件事来,王慕贞说: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可怜你母亲是个老人罢了。孩子听了大为惊惧,说:我母亲早已死了多年了!王也觉得这事奇怪。
到了晚上,老妇人来向王慕贞道谢,王责备她讲了假话。老妇人说:我实话告诉你,我是东山里的老狐。二十年前曾与这孩子的父亲一交一好过,所以不忍心他父亲断了后代,没有人给他上坟填土。王生对老妇人肃然起敬,再想问她几句话时,她已经消失不见了。
当初,王慕贞的妻子很贤惠,又好信佛,素来不吃荤食。在家收拾了一口干净的屋子,供着观音菩萨像。因为没生儿子,天天烧香祷告。而神也很灵,每每托梦给她,叫人躲避开这间房子,因此家中诸事都按神的旨意办。后来王氏病了,病势很重,她就把床搬到这间屋里来,又另安排了被褥在内室,整天关着门,好像在等待什么人。王慕贞很纳闷,但又因为她病得糊糊涂涂的,不忍心伤害她,所以也就未加深究。王妻卧病不起两年,时常吵叫,并撵出别人独自一人睡在屋里。别人偷着听听,似乎有人与她说话;打开门看看,又静静的一个人也没有。她在病中没有别的心事,就是有个女儿才十四岁,没有出嫁,她就天天催着给女儿治办嫁妆,打发女儿出嫁。后来女儿出了嫁,她没有心事了,就叫王慕贞到她床前,握住王的手说:今天我们要永别了。我刚开始病的时候,菩萨告诉我,我命该早死,因女儿未嫁,心事未了,所以赐了点药,延迟了些时候。去年菩萨要回南海,留下她的侍女侍候我。我今将要死去,我这个薄命人又没给你生个儿子。保儿这孩子,我很喜欢他,担心你将来娶个厉害媳妇,他们母子没有归所。这女子,长得秀气美丽,又很一温一柔贤惠,我死了你可娶她为继室。原来王慕贞有一妾,生一男孩,名叫保儿。王慕贞认为妻子说话荒唐,就说:你素来敬重的是神灵,今说这话,不是侮辱神吗?妻子说:侍奉我已经一年多了,互相亲密无间,我已好言求过她了。王慕贞问:在哪里?妻子说:内室里不是她吗?王慕贞刚想再问,妻子眼一闭就死了。
王慕贞夜里为妻子守灵,听到内室隐隐有哭泣的声音,大为惊讶,怀疑有鬼。叫了丫鬟使女们来,要开门看时,见屋里有一个二八女子,身穿孝服在哭。大家都认为是神,一起跪下叩拜。女子收了泪扶大家起来。王慕贞凝神看着她,女子只是低着头。王慕贞就对她说:若是我死去的妻子说的话是真的,请立即上堂,接受儿女们的参拜;如果不是,我也不敢妄想,免得自取罪责。女子腼腆地走出来。登上北堂屋。王命使女搬来椅子朝着南方。王慕贞先拜,女子也答拜;往下就按长幼卑贱依次跪下叩头,女子端庄地受了礼。唯有王慕贞的妾来拜时,女子下来拉住。王慕贞自从妻子去世后,家中的丫鬟、使女和仆人们又懒又偷,家中长时间不成样子。今天大家参拜以后,都非常肃静地站列两旁。女子说;我感激夫人的盛意,留在人间,又把家务大事托给我,你们应各自洗心革面。以前的错误,我一概既往不咎,不然的话,不要说没有人管你们!大家抬起头来向上看,女子真像挂的观音画像一样,时时被风吹动着。大家听了女子的训示,都非常敬畏,一起答应是!女子才开始安排丧事,一切都井井有条。从此,大事小事只要她吩咐下来,没有敢懈怠的。女子管理内外事务严谨。就连王慕贞要干什么,也要先告诉她才去干。虽然他俩一天几次见面,王并不敢与她说一句悄悄话。
王氏的丧事办完了,王慕贞想提成亲的事,又不敢自己直接说,就嘱咐小妾稍稍去示意一下。女子说:我受夫人嘱托,义不容辞。但婚姻大事,不能马虎。年伯黄先生,德高望重,若求他来主持婚礼,我惟命是听。这时,沂水黄太仆,已辞官在家闲居,他是王慕贞父辈的好朋友,来往很密切。王慕贞就亲自去请,见到黄太仆,把实情告诉了他。黄也觉得奇怪,便与王一同来到王家。女子听说黄太仆来了,急忙出来拜见。黄太仆一见,惊奇地认为是仙女,谦逊地不敢受礼。接着帮助她置办了优厚的嫁妆,举行了结婚大礼就回家去了。又送给他枕头、鞋,像对待公婆一样,从此两家更加亲密。
合婚以后,王慕贞始终把当神看待,亲热时也很严肃,时时追问菩萨的起居情况。笑着说:你也太傻了,哪有真正的神人下凡与俗人结婚的?王还是追问的身世。说:不必苦苦追问了!既然你拿我当神,就早晚供养着,自然就无灾无殃。
管理仆人非常仁慈宽厚,不带笑容不说话;但是丫鬟使女们打闹时,远远看见,就马上默默地不吱声了。笑着对她们说:难道你们还拿我当神吗?我哪里是神!实际上是夫人的姨表妹。我们小时就很要好,姐姐病后想我,偷着让南庄王姥姥叫我来的。只是因为天天接近姐夫,男女之间怕有嫌疑,所以假托是神,将我关在屋里,其实哪里是神呀。大家还是不相信,天天侍奉在她身旁,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和平常人并没有两样,从此神的传说才慢慢平息了。但是以前那些顽皮的一奴一婢,王氏活着时打骂都没有教育好的,现在说一句话,没有不听招呼的。都这样说:我们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说实在的也不是怕她;但只要一见她的脸面,就心里软了,所以不忍心违背她的意旨。
执掌家务以后,几年的时间,土地连片,仓里存粮一万多石。又过几年,王慕贞的妾生了一女孩,生了一男孩。这男孩生下来,在臂上有一个红点子,因此起个名字叫小红。满月的那天,让王慕贞举行盛筵邀请黄太仆。黄太仆也送了很丰盛的贺礼,但他本人推辞年纪大不能来;又打发两个老妇人再去请,黄太仆才亲自来贺喜。抱着孩子,露出小孩的左臂告诉黄太仆为什么叫小红,并再三请教这名字好不好。黄太仆笑着说:这个红点是喜红,名字可增加一个字,叫喜红。很高兴,再一次拜谢。
这一天,鼓乐之一声充满了庭院,亲戚富友来往不绝,犹如闹市。黄太仆留住了三天才走。
喜红的生日过后,忽然门外来了一群车马,说是接回去走一娘一家。过去十几年,并无亲友,怎么忽然有了一娘一家?大家议论纷纷,而好像什么也没听见。自己梳洗打扮已毕,把孩子抱在怀里,要王慕贞送他,王答应了。送到二三十里处,路上静得没有行人了,停住车,叫王下马,私下对王说:王郎!王郎!咱们相会的时间短,别离的时间长,不是太悲惨了吗?王惊慌地问怎么了,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王回答:不知道。说:在一江一南,你曾救过一个死罪犯人,有没有?王说:有这回事。说:在路上哭的就是我的母亲。她感激你的义气,想报答你。因为你夫人信佛,让我假托神仙,给你做妾以图报答。现在幸好生下这个孩子,心愿已了。我看你将要有晦运,这个孩子在你那里,恐怕不能养育,所以借着回一娘一家带走他,以解除儿的危难。你回去记住:家里有人死时,你在早上鸡叫头遍就到西河柳堤上,看见有挑葵花灯的,赶快挡住道路求他,可以免除灾难。王答应说:是。又问什么时候回来,说;不能肯定,你只要记住我刚才的话,再会时间不会太长。临别时,握住王的手双泪一交一流。接着上车风驰电掣般地走了。王远远看不见人影了,才回了家。
经过了六七年,一直没有音信。这一年忽然四乡瘟疫流行,死的人很多,王慕贞家一个丫鬟病了三天就死了。于是王想起临走说的话,就开始关心这个事。这一天他与客人饮酒,不料喝了个大醉睡着了。一觉醒来,听见鸡叫,于是他急忙起来到西河堤上,看见有灯光闪闪烁烁,好像刚刚过去。他就急忙追赶,相距灯光也就百步之远,可是越追越远,渐渐就看不见了,他十分懊悔地回了家。几天的工夫,他便得了急病,接着就死去了。
王家这一家族里有很多无赖之徒,因为王慕贞死了,就仗势欺人。王慕贞家的庄稼、树木,公然去砍伐,王家的日子渐渐衰败。叉隔一年,保儿又死了,一家人更是没有作主的。无赖们也更横行霸道,瓜分了王家的田地,抢走了王家的牛、马;还要瓜分王家宅子。因为王慕贞的妾还住在里面,他们便纠集了几个人硬是把她卖给了别人。妾恋着自己的小女孩不走,母女抱头痛哭,惨不忍睹。正在十分危难的时候,忽然听到大门外有轿子来了。大家一看,见是领着儿子从轿子里出来。四下看了看,见人这么多,就问:这都是些什么人?妾哭着告诉了她一切情由。脸色一变,便叫从人来,吩咐把大门锁了。无赖们想要抗拒,可四肢发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叫人把他们一个一个都绑起来,拴在走廊的柱子上,一天给他们三碗稀粥。随即打发老仆人去告诉黄太仆,然后才到屋里痛哭。哭了一会儿,对妾说:这也是天数!我本来打算上月回来,正碰上母亲生病耽误了几天,所以才有今天的情景。不料转眼之间咱家成了废墟!又问以前的丫鬟使女们,说是都被无赖们抢去了,更加叹惜!第二天,丫鬟使女们听说回来了,都自己逃了回来,主仆相见,没有不痛哭流泪的。
拴在柱子上的无赖们,都吵着说的儿子不是王慕贞的亲骨肉,也不与他们分辩。随后,黄太仆来到,领儿子出来迎接。黄公见了拉住男孩的臂膀,捋起左臂的袖子,当众叫大家看,见那个朱砂痣清清楚楚,证明这男孩确是王慕贞的后代。然后把丢失的东西,详细检查,登记造册,黄公亲自拿着去找了县官。县官命人逮捕了无赖们,各打了四十大板,又严加追查东西的下落。不几日,田地、牛马等,都归还了王家。
事情料理完了,黄太仆要回家。领着儿子跪下叩头,哭着说:我并不是世间的人,叔父你是知道的。今把这孩子委托给叔父你了。黄公说:只要我有一口气,我一定尽力照顾好他。
黄公走后,把一切事情安排就绪,把孩子一交一给妾照管,自己备了酒、祭品到王慕贞坟上去扫墓。半天的工夫没有回来,人们去了一看,光见祭品摆着,而却已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