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一千一百零一 明国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六个兵团,六十万主力,极为庞大且骇人的武力。

  这就是立国不过五年的明帝国所拥有的军事力量。

  这份过于强悍的军事力量让吴璘皱眉叹息。

  金国在时,也没有如此强大的压迫力和威慑力,且金国好歹还有北边草原和西北的西夏作为牵制,尚且不能以全力应对南宋。

  可是明国吞并西夏,降服草原,北方已经基本上安稳,没有可以牵制他们的敌人,现在所有的力量都可以向南宋进行投送。

  可他们才建国五年哪来那么强大的战略储备?

  江北真的被金国折腾的民不聊生吗?

  吴璘十分疑惑。

  “都说江北残破,国用不足,江南富庶,鱼米之乡,百姓殷富,说起来,大宋的兵马应该比明国还要多才是,可大宋兵马最多也就四十万,没有更多了,明国以残破之江北,拥兵六十万,难道真的是穷兵黩武吗?”

  姚仲摇头。

  “不然呢?除了穷兵黩武,还有其他的可能?没有穷兵黩武,以江北之残破,最多能养四十万兵,可明国却有足足六十万。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当年季汉国小民弱,

  到灭亡时以九十四万口众养十万兵,四万官吏,

  何其可怕?明国比起季汉,

  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显然,

  姚仲并不知道诸葛亮是怎样打造并且给季汉留下了一套可以极大限度压制豪强、动员民力的军政体制。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南宋以六千多万的人口数量,却只能拥有四十万军队,

  即使这样朝臣还每每哭穷,说养兵费用太高,国家财政困难之类的。

  武将不懂这些,

  也不需要懂这些,当然,最好也根本不要想着去懂这些,否则赵宋家法可不是开玩笑的。

  面对姚仲的疑惑,

  吴璘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

  “除此之外倒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对黎民百姓掌控极强,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你看过洪武政论吗?就是苏咏霖所写的那本书,

  现在已经刊行两卷了。”

  “您还看这个?”

  姚仲惊讶道:“我听说临安方面已经下令把这本书打为禁书,

  说苏咏霖妖言惑众,谁敢看就要处死,

  处置的相当严格。

  之前临安有个四品官的儿子看了这本书,

  还公开宣称苏咏霖说的是对的,

  结果被砍了脑袋,脑袋还悬在城门上示众,

  您作为国朝大将,

  可要小心谨慎啊。”

  “我知道,身为国朝大将,

  我本不该说这些话,但是我总觉得这样做不对。”

  吴璘叹息道:“这两卷书我都看了,不得不说的确有妖言惑众的地方,

  能够看出苏咏霖之残暴不仁,

  但是其他方面,尤其苏咏霖的施政,

  是真的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宋去学习的,

  比如在税收方面的创举,

  我建议你有空也看一看。

  都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明国可以覆灭金国,可以成功称霸中原,乃至于多次击败大宋,足以证明明国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如果因为他与我们为敌就把他说的一无是处,未免太过于偏颇了。

  我认为大宋的很多困境或许都可以从中获取解决的办法,既然苏咏霖成功了,说明大宋也是可以稍微进行一些变通的,你说呢?”

  说着,吴璘就把自己得到的两卷洪武政论都赠送给了姚仲。

  姚仲犹豫片刻,便接过这两卷书,收了起来。

  “若是成功解除襄樊之围、击退明军,我自然会看,若是无法解除襄樊之围,反而损兵折将,大宋估计也没有未来了,这书也就没有看的必要了,吾辈大将,难道还有颜面投降明国吗?”

  吴璘愣了愣,随后便是满脸苦笑。

  “言之有理,大宋不存,作为国朝大将,岂有苟且求生的道理呢?若是此战不胜,川蜀必然不保,但是在此之前,我必然死战到底,绝不苟且求生,坏我吴氏满门忠烈之名。”

  “如此,便这样吧。”

  姚仲怀着些许悲壮的情绪点兵点将,

  然后便在四川宣抚使的粮草支援下率军前往奉节地区。

  他在回到川蜀的时候,就已经面临着京湖战区宋军大溃败的局面,

  以至于当时的江南西路农民军都占领了夷陵的状况,

  他依靠熟悉山路的优势绕开了农民军的优势,

  顺利返回川蜀调兵,

  然后准备杀个回马枪。

当他率军杀回来的时候,得知归州也被农民军占领,农

飞翔鸟中文    启明1158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