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36章 摸底铜王

  与其他人相比,黄学仁非常低调,甚至神秘。

  这可能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很少有人喜欢一位私运贩子和造假狂,除了他的顾客因此,他一般只出席自己熟悉的客户所举行的聚会。

  李承并不认识对方,但他直觉,眼前这位眯眯眼的花斑秃,就是黄铜王。

  黄学仁来港,想必又有生意吧,不知道是进货还是出货。

  李承与黄学仁没有交集也没有恩怨,但黄不仅私贩古董,还制假贩假,他就得要探探对方的底,免得日后遇上措手不及。

  李承的猜测完全正确,这位正是黄学仁!此行江城,要谈一笔大买卖!

  北羡华裔人口在四百五十万上下,顶级圈层其实很小的。

  李承听说过黄学仁,黄学仁同样也知道李承的姓名——随着舟国陶艺工坊的强势崛起,李承和马文涛的名字在丝国人圈中,声名鹊起。

  只是,他也不知道李承长啥样。

  如果放在其他场合,兴许,他已经猜到李承的身份。可是这里是回港的飞机,李承刚才又有意无意的迷惑了他一下——强调自己是鹤立大学学生,再加上李承长相很年轻,说话的语气很;崇拜,又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所以,从一开始,黄学仁潜意识认为,眼前的年轻人,是北方某一家族的弟子,在鹤立大学读书,趁着放暑假机会去北羡游玩。

  有心算无心,黄学仁不知不觉就入套了。

  要试试黄学仁的深浅,必须有例证才行,李承手中还真有合适的,只是在飞机上没法看,不过,他很快想到办法。

  ;黄师傅,您是收藏圈行家,我家有件老铜菩萨,您能帮我看一眼么?

  ;老铜菩萨?你出门还带它?黄学仁将信将疑的看看他。

  ;不是……是家人拍的照片,原本想要拿到摩罗街找人问问值不值钱,如果值点钱,那就找机会卖了。如果不值钱,那就不用费心。

  李承嘻嘻笑着,起身,从行李箱中掏出挎包,翻呀翻,还真的翻出一张彩色照片——李承从付老那买来沥金紫铜佛陀像后拍摄的留档照片。

  ;还真带了照片?不过,我也不一定看得准哦。黄学仁笑着伸手接过照片,口中照例谦虚一二,当他的眼神扫过照片时,明显眼光凝了凝,沉吟了片刻。

  黄学仁善作青铜器,怎能不认识照片中的沥金紫铜佛陀像?

  他已经在琢磨,这件东西怎么弄到手?

  听这年轻人的口气,似乎家中想要将这尊铜佛给卖掉,这不是送上门的机会么?

  只是,怎么买?既要维持自己高人形象,又要赚到足够的利润,这需要考虑。

  很快,他有了主意。

  似模似样的看看照片,手指在照片上弹了一下,笑着还给李承。

  ;怎么样?东西还行吧?李承接过照片,地问道。

  ;东西还成,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是蒙元时期的造像。只是……黄学仁似乎在思考怎么说。

  黄学仁的眼力确实不弱,很快从佛造像的风格上判断出是元时期——只有眼力够好,才能在作伪时少漏洞!这是一名作伪高手,必点的技能。

  ;只是什么?李承的语气略显;紧张。

  ;只是,这是佛教的造像。你是鹤立大学学生,应该很清楚,佛像才是真正精品,你家中的这件,属于民作,算不得精品,市场价值要低一些……

  这番话,他说得理直气壮,理由充分,例证明显……

  李承愣了愣,心底呵呵一笑,很快猜到对方的意图——他想要买这件佛造像。

  ;民间的啊……李承的语气,似乎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他又调整过来,不以为意的将照片放在小桌板上,;不值钱那就不卖了,没意思!

  黄学仁团脸上肌肉一抖,晕,这富家子什么想法?别真的因为自己的一句话,他不卖,那自己岂不是亏了?

  连忙将照片拿起来,指指这座佛造像的沥金部位,;我只是说它的价值不如佛造像,这件东西是沥金的,还是能卖上价格的。

  ;哦,这样啊。李承扭头对他笑笑,;我还以为不值钱呢。黄师傅,您估计它能卖多少?

  ;价钱嘛……黄学仁沉思了片刻,眼前的年轻人一看就是有钱人,如果价格出的太低,他说不定还真不卖了。

  ;如果你放到摩罗街,一万羡元,哦,也就是七万夕元顶天了。如果我帮你运作,大概能卖到二十万夕元。羡国白佬很喜欢这种东西的。想想后,他给出一个认为能震慑住北方家庭的价格。

  李承的表情有些不以为意,对黄学仁点点头,;行,下飞机后我和家中联系一下,如果要卖的话,我就去找您。对了,黄师傅,您在江城住哪儿?

  黄学仁迟疑一下,还是报出一家酒店的名称,在郁州!

  呵呵,他这次来港,接触对象很可能是郁州黑市幕后的那帮人。

  ;黄师傅,这佛像,用的是纯铜?李承又拿起照片;请教。

  ;这啊,铜锡铅合金的,并非纯铜。

  ;那这铜佛像,是雕刻的还是铸造的?如果是铸造的,眉宇之间这么细腻的纹线,又是怎么做到的?

  ;失蜡法铸造的,辅助以微雕手段……

  李承如同一个好学的后辈,拿着照片询问,黄学仁这会有点吴伟刚才的感受——很烦,可为了买这件铜像,还不得不耐心给对方解释。

  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李承还真的套出不少东西!

  黄学仁的言谈中,有部分内容,李承有着淡淡的熟悉感。

  细思之后,越来越觉得,黄学仁的手艺,与中原孟津奇人郭玉唐的制铜手艺很像!

  郭玉唐,清末金石奇人,不见经传,但老一辈口口相传中,从不缺少他的故事。

  他原本是孟津一位放牛娃,专门给地主家放牛,十一岁那年,牛丢了,他吓得不敢回家,自己一人不知道跑到哪里。

  四年过去,村里人都已经他已经死了,结果,十五岁的郭玉唐却背着小包裹,回家了!

  回家之后,他不参与务农,喜欢一个人独自在邙山晃荡。别人问他,他就说自己在守山!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自古以来,洛城以北的邙山就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葬身之所。

  最后一共出土一共出土两件方壶,大牢九鼎、土鼎各一套,铜簋一组八件,铜鬲一组九件,其他青铜器、玉器、陶器和贝币等1000余件。郭玉唐带领两名帮手,四个月,完成所有修复工作。这些藏品,如今依然在博物馆展览。

  最神奇的是,五十岁那年他将儿女叫到身边,告诉他们,自己要走了。

  儿女问他去哪儿,没说。

  当天晚上,他背着小包袱离家,从此杳无音讯。

  此人后来被誉为烟涧村(丝国铜器造假第一村)的铸铜祖师爷,成为传说中的人物。

  有关郭玉唐的很多事,都是贾郑亭的老师郭北盛讲述的,贾郑亭还特意前往孟津考察过郭玉唐的生凭,很神奇的一人。

  张钫好金石,他是张钫的好友,俩人又是同乡。也许,张钫的女儿张广任手中还真有郭玉唐的制铜秘录,而又被黄学仁偷学,也说不准。

  地址是:','','top'(window.screen.height500)/2',left'(window.screen.width800)/2',width800,height500,toolbarno,resizableyes,scrollbarsnoreturnfalse"class"btn04"title"我要催更"value"我要催更"id"btn4gx"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立即删除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所有书籍采集于互联网,本站全自动蜘蛛爬行,无人工干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果你发现任何违法及损坏国家利益的内容,请发送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北京时间10:0018:00内删除)

  版权保护删除内容请联系Email:dulaidw#foxmail(#替换成)

飞翔鸟中文    异国猎宝档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