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485章 连环手稿

  那踢腿有点飘,更像教训和立威。

  李承一惊,正准备侧身闪过,旁边伸出一条腿,直接踹在那条腿的胫骨上…

  “哎哟”一声,那小平头一个侧翻,直接抱住小腿,歪倒在舒坦上。

  那小平头的飞脚非常突然,吴伟的飞踹更是突兀,变故暴起,又以小平头栽倒瞬灭,快到连小平头身边的同伙,都没看清楚怎么回事。

  出脚的是吴伟,他来李家做安保有几年时间,要比周典更专业,刚才这五位围拢过来收摊位费,他就站到李承身侧,没想到竟然真的出事。

  周典刚才的站位稍微有点远,这会也站过来,与吴伟相距两步,两人将李承挡在身后。

  当头的那位董哥、包仔几人,这反应过来,看见小弟侧躺在书摊上,抱着小腿哎哟。

  原因不用问,开干吧,干过再说。

  四人挥拳抬腿,朝吴伟扑过来。李承起身往后闪了闪,将吴伟和周典二人打架需要的腾挪空间让出来。这帮家伙真是太嚣张,该教训一顿。

  树荫下隐隐绰绰,看不太清楚,可路灯还是挺亮的,打架没问题。

  李承这一闪身,就站在路灯的灯光下,吴伟和周典怎样狠揍那五个街头阿飞,因为在树荫下,他看得不是太清楚,只感觉过程很简单。

  吴伟没怎么动,只踢出去一腿,直接踹在那个董哥的腰间,将对方踹了个后仰,剩余的全是周典在干。一对四,周典游刃有余,扫腿、踢腿、崩腿、肘击,然后KO!

  “你们是哪儿混的?我老大翔哥,这一片是翔哥的地盘。羊城越秀翔哥,谁不给面子?”那位董哥撑着胳膊,想要起身,嘴中还大声喊叫着,壮胆。

  吴伟咧嘴一笑,见脚边还有那个惹祸的小平头,这家伙这会彻底傻眼,也不敢哎哟了,吴伟单手抓住他的T恤后背,直接将挣扎的他拎起,往董哥身上掷去。

  两人又撞成一团,哎哟声四起。

  那董哥恨小平头招惹是非,起身后抬手就给对方一耳光,扇得他再度哎哟起来。

  “李少,怎么处理?要不要打电话给警局?”吴伟回身问道。

  那五人一听说报警,吓得直往后缩,其中一个壮着胆说道,“兄弟,你也没什么损失,反而是我们几个挨打了,这事算了,您看怎样?”

  报警?这大半夜的派出所出警么?即便出警,指不定要拖到什么时候,可能自己还要跟着他们出警做书面记录。虽说不怕,可这不耽误事么?

  李承抬抬手,“滚吧。”

  一句话,让这五人如逢大赦,赶紧相互搀扶,从公路上溜走,连李承身边都不敢靠近。

  这起斗殴,发生的莫名其妙,更把附近的几名摊主看傻眼,尤其是连环画摊主,目睹全过程,看向李承的目光都是怯怯的。

  “这些,怎么卖的?老板你报个价。”李承又回到摊位前,笑眯眯问道。

  “诶,好的好的。”那摊主连连点头。

  原本他还有心思宰李承一刀,报个高价,这会连心思都没了,只想着怎么把这瘟神送走,免得董哥一伙再喊人过来报复时,连累自己。

  “一套三十六页黑白正册,三十一张彩色封面封底,您看两百块一套…这一堆十五套,整的,您给三千块,怎样?”说出这话,摊主一阵肉疼。

  当然,不是说他亏了,只是没怎么赚钱,他从闽省运到羊城,人工就扔进去不少。

  这价位很实在,李承没再还价,从腰间小挎包中数出新版华币三十张,递给对方。

  钱货两讫,李承亲自动手,重新将一沓大开版捆扎好,示意周典,先送回车内。

  无辜沾惹是非,李承怎么也要弄明白对方什么人。

  没着急走,在折叠凳上坐下,“老板,刚才那五个人,怎么回事?”

  “哎呀,小哥…这位老板,你是外地人吧,我劝你啊,赶紧走。强龙不斗地/头蛇,这帮人都是街面上的混子,沾惹不得的,他们口中的老大翔哥,罩这一片。越秀区这么大,他能混到今天,关系硬扎的很,没事您赶紧走。”

  许是因为李承的钱掏的爽快,也许是因为看出李承不凡,这位摊主没隐瞒,将他所知道的有关“翔哥”所有情况,一五一十说出来。

  翔哥名叫刘发翔,本地人,八十年代国门初开,他就组织一帮兄弟,专门从香江倒腾盗版磁带,很是发了笔横财。九十年代开始做街机生意,又赚了一大笔,最近几年,开始涉足歌舞厅,在越秀区开了四家歌舞厅,生意火的不得了。

  因为一直从事的都是地下生意,所以刘发翔养了一批小兄弟,其中就有所谓的“十三太保”“八大金刚”等奢拦人物,刚才被揍的董哥,就是他手下八大金刚之一。

  有钱有势,这让刘发翔纵横越秀区地下市场。

  他那帮兄弟良莠不齐,从去年开始,连光塔路墟市,都开始收“摊位费”“卫生费”——摊主认为一定是他那帮手下私自干的,刘发翔应该看不上这点小钱,不知道这事。

  要不要离开?李承有些纠结。

  他倒不怕什么刘发翔“势力滔天”,担心的是这种事粘上之后麻烦,会不会干扰自己的行程规划?

  还有就是,稍后那帮人会不会喊人过来?要真的来上二三十人,指不定哪个不开眼的兜中揣着喷子,偷偷摸摸给自己三人中谁一下。

  那就,真不划算——即便把他们送上刑场又能怎样?

  所以,李承还是很干脆的起身,准备回酒店,临走之前习惯性问道,“老板,你这有连环画手稿么?我挺喜欢收藏手稿的!”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刚才老板提到,他从闽省美术出版社“清仓”回来。而全国出版社中,“美术系”是印制连环画最多的出版社,收到手稿的可能性很高。

  老板以为李承要离开,哪料到他冒出这么一句,有些佩服,“你还要买?”

  “哦,这说您手中肯定有啰?”李承精神一振,什么翔哥、董哥的,都滚远远的,对摊主招招手,“拿出来我欣赏欣赏,品质好的话,价格好说。”

  还真有!

  那位摊主从身后编织袋中掏出一个文件夹,递给李承。

  翻开文件夹封皮壳,里面压着薄薄的七八张十六开画纸,黑白复线稿,这让李承有些失望,不是更珍贵的彩稿,但仔细观看手稿内容后,又让李承有些开心。

  岭美出版社1962年印制的《洪宣娇坚守金鸡岭》,洪斯文绘制,此人号称“粤省连环画第一人”,算是名人手稿。

  八页正画,一页封面封底稿,此稿为作者最后修订版,算是“小精品”手稿。

  九十年代玩连环画收藏的,手稿不算难收,但精品难收。

  如何判断连环画手稿为精品呢?

  首看连环画的手稿画面,彩色稿要比黑白稿更值得收藏。

  建国后大量出产的连环画,以单线描、黑白版的形式居多,而彩色画的连环画相对而言是比较少见的。数量决定价值,因此在连环画原稿中,彩色画的价值明显要高于一般常见的单线描,尤其是名家绘制的彩色画原稿价值更高。

  其次看绘制者的名气,这一点不用说,名家绘制自然要比普通画师绘制要有收藏价值。

  洪斯文虽然比不上程十发、赵宏本、张曼云、钱笑呆、刘继卣等大家,但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知名绘者。

  其三是题材,古典题材要比当代题材,更具收藏价值。

  洪宣娇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人物,也算沾古典题材的边,多少能为手稿增值。

  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当然是,越完整的手稿,越有收藏价值。

  这一点,这套手稿完好无缺,没有水痕或者虫蛀,品相接近九五。

  所以,尽管是黑白版复线描,李承还是挺高兴的。

  “老板,报个价,我挺喜欢这套手稿的。”李承重新合上文件夹,放在两人中间的摊位上,准备讨价还价。

  再说狼狈而逃的董哥、包仔、小平头五人,转上人民中路后,瞧瞧身后没人,重新站定脚步。

  那位董哥狠狠的对着地上啐了一口,见小平头蹲在那里揉着腿,怒火中烧,上前又是一耳光,扇在脑袋上,“你特喵的有病吧!招惹买货的干嘛?”

  那小平头被扇得有些懵,哆哆嗦嗦的往后退一步,“董哥董哥饶命,我是…我当时瞧见那小子嘴角坏笑,一副瞧不起我们的模样…心头火起,就想着给他一个教训,顺带着杀鸡给那摊主看的…”

  这一番话解释的,倒是让董哥、包仔四人,有些原谅他,没再打他。

  “包仔,你说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喊几个兄弟过来?还是告诉老大?”董哥虽然是八大金刚之一,可他的脑袋瓜还真没包仔好用。

  刚才求情不要送去警局的,正是包仔。

  包仔瘦瘦的,平时有些鬼机灵,可这会让他拿主意,有点为难。

  这大半夜的给翔哥打电话?指不定先要被翔哥修理一顿!肯定不成!

  召集这条街上的兄弟?也不太可行——现在深夜三四点,不是白天,都已经各回各家,一个个找来,还不得天亮?

  那位小平头,抱着腿坐在地上,欲言又止的,被包仔瞧见,味道,“飞仔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大家还是兄弟。”

  “哦。”那小平头揉揉腿,又站起身挠挠头,对董哥说道,“昨个白天,董哥不是让我贴麻阳帮的悬赏么?我刚才…怎么瞧着,那个小崽子,和麻阳帮的悬赏人,有点像?”

  “你说真的?”包仔大喜,封住他的衣领,问道。

  “这…我觉得有点像…”他刚才距离李承比较近,但要说百分百确认,不可能。原本悬赏画像就不太像,再加上刚才光线也不算明亮,所以飞仔啃啃哧哧,不敢确信。

  “怎么弄?”董哥看着包仔。

  “这家伙揍了我们一通,不管怎么说,先报复回去,否则这条街没法混!”那包仔咬牙切齿道,“给麻阳的人打电话,就说找到了!”

  “那认错呢?”董哥有些怯场李承身边的吴伟和周典。

  “认错又怎的?我们只是通知他们消息,又没百分百确定,他们麻阳的人不过脑子么?”包仔揉着被踹的小腹,恶狠狠的说道。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bxwx123/

飞翔鸟中文    异国猎宝档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