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八章 高兴

  张鲸犹豫了,一时间竟不敢上前。

  自从发罪南京以来,从天上掉落泥土,虽然有孟冲接济,毕竟是受罚,仍然从事苦最累的差事。

  开始还自持傲气,但是南京的太监最会管人,几招下来就磨平了张鲸的性子。

  和以往判若两人。

  看到唯唯诺诺的张鲸,张宏竟然笑了,也不再说话,跟其余人寒暄起来。

  张宏是圣人下旨恩养南京的,南京太监们收到来自京城无数的拖请,哪里敢慢待。

  一直到第二日。

  张宏备了一桌好酒好菜,只有张鲸一人。

  封闭的环境里,张鲸坐在座位上,欲言又止,不知道如今该怎么面对干爹。

  “吃吧吃吧。”

  张鲸看着满桌的美酒佳肴,终于忍不住动筷,越吃越快。

  看着狼吞虎咽的张鲸,毕竟是自己从小养大的儿子,张宏两眼通红,斟了一杯酒递给他。

  “慢慢吃,不着急。”

  熟悉的话出现在耳旁,张鲸仿佛又回到了京城,一口饮尽继续大口嚼食。

  屋子里安静,只有张鲸吃饭的声音。

  “呜呜呜”

  张鲸突然不吃了,酒也不喝了,小声的哽咽起来。

  “哭吧,把这些日子的委屈都哭出来,以后就好了。”张宏感叹一声,拍着张鲸的背。

  张鲸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淘气被大太监责罚,晚上干爹也是这么安慰他。

  “哇…”哭的越来越大声。

  张宏也忍不住,不时的擦泪。

  好一会。

  “干爹给儿子求了什么差事?”

  张鲸不哭了,说话带着哭音。

  “唉。”

  张宏叹了口气,最后才说道。

  “差事不好啊。”

  “儿子现在不求好差事坏差事,只要能给儿子差事,不让儿子留在这里,儿子什么都愿意干。”

  “圣人想让你去吕宋看一看。”

  “吕宋?”

  张鲸愣住了,这个地方从来没有听过。

  “这是北边还是南边。”

  “都不是,海外。”

  海外?张鲸恍惚,就算让他出关外去蒙古都不惧,听到海外两个字,内心却感到不安。

  “这是圣人写的。”

  张鲸接过,仔细的看。

  “圣人说吕宋去了一伙西方的人,在和吕宋打仗,占了好大一块地方。

  说那伙西方人手里有几种农物,旱地都能丰收,要你去跟那伙人打交道。”

  听到干爹的话,张鲸怀疑。

  “圣人如何知道海外的事?”

  “圣人说是看到大臣的奏疏说的,我也奇怪,我在司礼监为何没找到这封奏疏。”

  张宏摇摇头。

  “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冈皆可以长,一亩产量可达数十石。”

  前面的描述不论,只看到产量可达数十石,张鲸无话可说。

  这是哪个嘴巴生疮的太监,在圣人面前乖张卖弄胡言乱语,这种弥天大谎都敢编。

  “干爹不劝?”

  张宏又翻出几份图稿递给张鲸,一脸的无奈说,“圣人说这是官员呈给他的,让你务必取回此物。”

  张鲸天资聪慧,虽然只是画图,一眼就认出是圣人的笔迹。

  直愣愣的看着张宏,张宏也无语。

  “儿子去。”

  “这…你真去?干爹来南京了,以后不会再让你吃苦。”

  “圣人说要此物,儿子定然要为圣人去取回此物,哪怕吕宋没有,也要让吕宋那伙人变出来。”

  张宏点点头,他知道干儿子的性格,虽然一时受挫,但是怎么会甘心一辈子泯然于众。

  “那你去吧,圣人说了,锦衣卫的人手随你调动,福建那边有驻守太监可以帮忙,不要惊动官员,免得生事起来。”

  “那儿子去了,跟那伙西方人有个什么说法才是?”

  “那些人不是和吕宋人在打仗吗,你就告诉他们,不给的话我们就帮吕宋打他们。”

  “真打?”

  张宏无语,看着儿子不说话。

  张鲸明白了,这次以吓唬为主。

  “儿子回个信,免得圣人牵挂,麻烦干爹帮忙送过去。”

  “可以。”

  信很快写好,张宏使人送去京城。

  此时,兵部因为广东官员弹劾几位客军将领,放纵士兵劫掠地方的奏疏,发生了争执。

  “按律当然必须严处,但是前番战事的功劳也不能就此抹杀。”有官员提议。

  这个官员的看法是接地气的,他懂军事,大道理是大道理,实情还是实情。

  换成那番场景,能安稳的把军队带回驻地,没有引起哗变就很不错了。

  但凡不满,士兵哗变,已经是大明卫所官兵的传统。

  嘉靖朝闹得最大的大同兵变不提,当年广西粮饷不足兵变,最后遭殃的还是文臣。

  有人不满。

  “今日委屈,明日委屈,后日委屈,日日委屈日日闹事,以后如何管?”

  “那就不要让士兵们委屈嘛。”

  “如今国事艰难,天下何人不委屈?都如此般,国家如何维系?”

  “唉。”

  众人无言,说来说去还是国家没钱。

  “要不在去找皇上论论,内库银子吾估计还有这个数。”一个官员伸出了一个巴掌。

  众人的点点头,这个办法好。

  朱翊钧还不知道大臣们又把主意打到他头上,看到神机营和管理昭陵神宫监的官陶金,他们各自送来的奏疏感到头疼。

  “六月以来,阴雨二日,本陵棱恩门里外砖石沉陷。”

  朱翊钧命工部去复查,工部主事王淑陵奉旨查看,回来后上疏,写的与陶金一致。

  并说棱恩殿、明楼、宝城等紧要处未发现破损。

  修父皇陵殿,他小心翼翼,省之又省前后还是花费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其余征派无数。

  这才几年,竟然就跟他说需要重新修葺。

  “沉陷紧要吗?”

  朱翊钧自言自语,想着事情不大,考虑要不要拖一拖。

  “皇爷,陵寝重地,在小的事也是极大的事情,切勿不能如此说。”李现忍不住插言。

  李现的话点醒了朱翊钧,点点头。

  “着工部即刻修葺,并严查提督工程太监,管工主事员外郎等一众人等。”

  圣旨写完,兵部官员送来急奏。

  朱翊钧以为是军情连忙打开,一看竟然是要钱,直接扔到了一旁。

  此时,张宏命人送来的信也到了。

  “圣人说要此物,哪怕在天涯海角,奴婢也为圣人带回来。”

  今日一整天,终于看到了一个让他高兴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ddbiquge.cc

飞翔鸟中文    明国万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