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一章:顾锦年诗成千古化作军魂护我山河镇压国运

  大夏书院。

  所有学子跟在顾锦年身后,一个个兴奋不已。

  今日,他们差点就要丢人现眼。

  好在顾锦年的出现,不但化解了麻烦,而且还为他们出了口气。

  只不过,大部分虽然是开心的,也有一小部分并不是特别开心。

  脸上满是忧愁,来到顾锦年身旁道。

  “世子。”

  “今日之恩,我等没齿难忘,只是得罪了孔家,终究不好。”

  “其实世子殿下,没必要如此,孔家影响太大,眼下大夏诗会在即,我等明日再去孔府登门拜访,化解恩怨,免得关系太过僵硬。”

  有人出声,他来到顾锦年身旁。

  今日之事,他们自然喜悦,顾锦年为他们狠狠出了恶气,他们很爽。

  可问题是,得罪了孔家,这不好,尤其是对顾锦年来说,这并不好。

  “无妨。”

  “我等都是同窗,而且事情因我而起,本世子绝不可能袖手旁观。”

  “不过,若是尔等担心害怕,本世子也不拦着。”

  顾锦年声音平静。

  既然得罪了,就没必要想着求和。

  当然,若是他们自己害怕的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顾锦年也不拦着他们道歉。

  “世子殿下误会了。”

  后者连忙开口,怕顾锦年误会。

  “无妨。”

  “诸位,今日所为,完全是我顾某一人所做,尔等若是不想得罪孔家,大可自己去处理。”

  “但请各位放心,如果孔家敢找你们麻烦,顾某奉陪到底。”

  顾锦年开口,倒也霸气。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开口。

  “世子殿下误会。”

  “我等绝非此意,今日世子为我等出头,此等恩情没齿难忘。”

  “是啊,世子殿下,今日我等既然选择跟您一同回来,就足矣证明一切,还望世子不要误会。”

  众人开口。

  今天,他们怀着朝圣的心态,前往孔家,去参拜圣孙,可没想到的是,这個圣孙不辨是非,帮着外人欺负自己人。

  说实话,他们如何不怒?

  再反过来看顾锦年,为了帮他们不惜得罪孔家。

  至于说什么顾家与孔家有仇,不管有仇没仇,到了这种程度,一般都是明面上笑呵呵的。

  可顾锦年还是义无反顾的帮他们。

  直接跟孔家撕破脸。

  这份恩情他们心里有数。

  对比起来,顾锦年言出必行,一人做事一人当,有君子风范。

  再看看这个孔家圣孙,妥妥就是卖主求荣的货。

  即便身世再怎么好,他已经失了人心。

  要知道,这帮人的父母,也不是什么小角色,能进大夏书院的,那个不是人中龙凤?

  孔宇感觉只是打压了一批读书人,可实际上打压的绝对不是寻常读书人那么简单。

  顾锦年赢得了人心,未来大夏王朝,这帮人七七八八都是坐镇一方,亦或者在朝中为官。

  如此恩情,对顾锦年未来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恩,今日诸位也劳累了,好些休息吧,我也去休息。”

  听着众人如此开口,顾锦年也没有多说什么。

  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如此。

  众人也不啰嗦,各自回去,将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写在书信中,告知自己父母。

  与此同时。

  消息也逐渐传在京都百姓耳中。

  只不过,有人在误导舆论,避重就轻,将这件事情定义为只是顾锦年与孔宇两人的争斗。

  明明是孔宇吃里扒外,可传入百姓耳中,却成为了,顾锦年是武将中唯一一个读书人,既是权贵,又懂儒道,为绝世天骄。

  而孔宇乃是圣孙,两人的年龄差不多一样,彼此之间互相不服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所以才会发生争执,不是什么大事。

  这就是掌握读书人的好处啊,明明是孔宇做错了,但现在传出来的结果就是,两个小孩子意气之争罢了。

  完完全全就是避重就轻。

  这要换作是顾锦年做错了,估计就是铺天盖地的骂声。

  民间百姓知道了这件事情。

  大夏皇宫内。

  永盛大帝自然也知晓了这件事情。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听着魏闲在殿下述说。

  面容显得无比平静。

  过了大约一刻钟,魏闲继续开口。

  “殿下,如今民间只认为世子与圣孙之争,是意气之争,影响不大,也算是一件好事。”

  “奴婢认为,大夏书院在即,各国使臣也都来了,没必要闹下去。”

  他出声,说出自己的见解。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很平静,也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过了片刻之后,永盛大帝缓缓开口。

  “孔家的确有些偏袒了。”

  “也需要有个人出来压一压他们的气焰。”

  永盛大帝开口。

  很显然,他对孔家这种行为也感到不满,欺负自己人,帮外人?

  “遵旨。”

  “陛下,有消息传来,孔宇似乎也要参加这次大夏诗会。”

  魏闲开口。

  说出这个消息。

  此话一说,永盛大帝不由开口。

  “好。”

  “将消息扩散出去,大夏诗会之前,让整个大夏都知道此事,百姓都来关注。”

  “还有,如果锦年真的输了,控制好舆论,尽可能减少锦年的压力。”

  “这段时间,让悬灯司好好关注,让顾老六来处理。”

  永盛大帝开口。

  孔宇这个行为,纯粹就是找死。

  大夏诗会,全国瞩目,他知道孔宇是不服气,想要争斗,与顾锦年斗一斗文采。

  可倘若他赢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是圣人后代,水平比顾锦年高合情合理。

  但倘若要是输了,那就彻底丢人现眼了。

  这种赌局,完全没有必要,赢了不讨好,输了很惨,自找苦吃。

  不过永盛大帝明白,孔宇现在已经是气急败坏,这样很不错。

  他希望顾家与孔家斗着,而且孔家的的确确有些不干净,近些年来不知道多少奏折呈现上来,跟孔家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他不满,十分的不满。

  可没有任何办法,毕竟孔家身后是一位圣人,他不敢动,亦或者是说,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他不能动。

  动了也无法彻底铲除,反倒是会惹来一身麻烦。

  现在顾锦年跟孔家杠上了,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锦年啊,别让舅舅失望,舅舅可是帮你铺好了路,怎么走还是得看你啊。”

  最终,永盛大帝心中喃喃自语了一声。

  而与此同时。

  顾家。

  与永盛大帝不同的是,顾老爷子知道这件事情后,笑的很开心。

  更是直接夸赞顾锦年做的好,有顾家人的血性。

  一点都不觉得顾锦年做的有些不对。

  不过得知孔宇也要参加大夏诗会后,顾老爷子在书房沉默了许久。

  族里上下有些安静。

  “爹,孔宇突然参加大夏诗会,摆明了就是要针对锦年,这咋办啊?”

  顾宁涯开口,有些焦急。

  虽然他瞧不起孔宇,但人家的实力摆在那里,这个黑不动,也没有脸皮说孔宇不行。

  可以说他人品不行,但绝对不能说他文采不行。

  “我有个办法。”

  此时此刻,顾千舟忽然开口,引来众人关注。

  “什么法子?”

  众人好奇。

  “大夏诗会还有三日左右的时间,我去找一趟锦年,好好辅导辅导他,不出意外的话,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进前三应该是稳了。”

  顾千舟开口,一脸自信道。

  此话一说,众人的目光不由落在他身上,眼神当中满是鄙夷。

  就你?

  辅导顾锦年?

  少在这里丢人好吧?

  “怎么?你们不信我?”

  顾千舟皱着眉头,忍不住看向众人。

  “滚一边去。”

  老爷子直接开口,训斥顾千舟。

  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在这里扯皮。

  “行了,孔家人既然要参加就让他们参加,输了也不打紧,锦年毕竟这才刚刚习文。”

  “输了不丢人,要是万一赢了,那就不得了了。”

  “这几天,不要去打扰锦年,让他一个人好好读书,大夏诗会在即,不要出乱子。”

  老爷子的想法也是如此。

  而众人也没有多说,纷纷点了点头。

  但内心说实话,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孔宇的才华,他们还是知道的,顾锦年著出千古诗词,千古文章,他们也知道,可毕竟面对的人是孔宇。

  而且大夏诗会,即兴发挥,不能确保顾锦年一定能著写出什么文章诗词。

  具体还是要看吧。

  如此。

  一直到傍晚。

  孔宇参加大夏诗会的事情,也彻底传开来了。

  一时之间,京都彻底沸腾。

  傻子都看得出来,孔宇是彻底与顾锦年杠上了,这对百姓来说,虽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最起码是一件热闹的事情啊。

  有争议便有话题,有话题日子就不会无聊。

  当下,整个京都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顾锦年,一派支持孔宇。

  惊讶的是,支持顾锦年的人,还真不少,之前的千古文章和千古诗词,对百姓来说,还历历在目。

  自然而然,双方都得到了不少的支持。

  可以说,这次大夏诗会,还没有开始,便已经有一种龙争虎斗的趋势。

  尤其是暗中有人在推波助澜,似乎是故意将矛头指向两人一般。

  一个是孔府圣孙,本来就是儒道新秀,往前一步便是几千年来最年轻的大儒。

  一个是大夏权贵,镇国公之孙,著千古文章,千古诗词,镇国诗之人。

  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说能力,两人都相差不大,自然而然成为众人瞩目对象。

  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两日过去。

  距离大夏诗会,仅仅只剩下一天的时间。

  此时此刻,大夏京都内。

  不仅仅聚集各国才子,而且大夏百姓也蜂拥而至,来到京都。

  一个大夏诗会,带来了大量游客,可以说整个大夏京都,什么东西都在涨价。

  随便一间客栈,都比以往贵上三四倍。

  不过为了让所有参赛才子能够有个好环境,大夏京都也开始了宵禁,等到大夏诗会开始之后,才会解除宵禁。

  而在大夏书院当中。

  也显得格外安静。

  不仅仅是众人准备参赛,更主要的还是不想打扰顾锦年。

  这几日,学堂都停课。

  宿内。

  顾锦年眼睛有些红了。

  他这两日压根就没有去备课,也没有去看什么诗词。

  纯纯粹粹就是在帮自己六叔研究这封书信。

  连续两天时间,顾锦年一个字都看不懂,比摩斯密码还要古怪无数倍。

  这玩意根本就不是字,感觉就是涂鸦。

  但是,冥冥之中,顾锦年又觉得这玩意肯定代表某种意义。

  所以思来想去,顾锦年想到了一个办法。

  古树。

  是的。

  氪金古树。

  古树当中有一根树枝,可以预知和解答,无非就是要花费银两。

  故此,顾锦年将所有银票交给王富贵,换来大量黄金,刚开始一百两一百两投。

  得到的消息,虽然不是什么今日有雨,明日有雨这种无用信息,但意义也不大。

  索性,顾锦年一口气,一千两黄金砸一次。

  砸到最后,全身家当都没了。

  眼下望着古树当中最后一枚果实,顾锦年怎么不眼红。

  氪金无底洞。

  这句话顾锦年是真明白了。

  自己靠卖令牌,家里的补贴,前前后后大几千两黄金全部耗空。

  这几千两黄金,足够自己在京都西街附近买一套不小的宅子了。

  “要是还不出,六叔你可就别怪我了。”

  “要是出了,六叔你不掏个万把两黄金,我跟你没完。”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

  所有的本金全部压在这上面。

  随着最后一枚果实坠下,顾锦年心情也格外的紧张起来了。

  很快。

  璀璨的金色光芒绽放。

  果实坠地,化作一行小字。

  顾锦年认真看去。

  不多时,信息浮现。

永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孔家圣孙遇刺,下落不明,神罗三皇子遇刺身亡,大金王朝十二皇子遇刺,重伤昏迷  信息浮现。

  依旧不是书信当中的内容。

  但这则消息,如雷击一般,让顾锦年愣在原地。

  永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那不就是十一天后的事情吗?

  大夏诗会是明日,举办三天。

  第一天盛宴开始,由大夏王朝东道主出第一个题,差不多回答完了就结束,属于开胃菜。

  第二天诗会正式,各国才子比试,基本上在这一日就能分出胜负。

  第三天诗会落幕,公布排名,给予奖励,然后闭幕结束。

  剩下的日子,大家就可以在大夏京都玩一玩,走一走,差不多待个三四天,准备好了以后,就可以回国了。

  按照正常流程,差不多十一月二十日或者二十二日,这帮人就会离开大夏王朝。

  三天的时间,想要赶回去估计不太现实。

  而如若遇刺,那可不是什么小事啊。

  孔府圣孙遇刺。

  整个大夏都要哗然一片,下落不明,生死未知,所带来的影响十分恐怖,尤其是自己跟孔宇争斗,只怕会惹来巨大的嫌疑。

  到时候自己就算有十张嘴都解释不清楚。

  但这个还好说,真没做,有顾家在还是能够压住,无非是猜忌和怀疑,对顾锦年来说,不算什么事。

  最恐怖的是,神罗三皇子遇刺身亡,大金王朝十二皇子遇刺重伤。

  这件事情才是最麻烦的。

  这两个人,是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的使臣,他们来大夏,必须要以国礼对待。

  安安全全来,安安全全走。

  如果在大夏境内,他们遇刺,大夏王朝要全权负责。

  极有可能引发战争。

  “战争不太可能。”

  “即便是三皇子遇刺,也不可能因此发动战争,无非是大夏要给个交代。”

  “无非就是利益交换,毕竟人在大夏境内出事的,扶罗王朝绝对不会就此放过。”

  “倘若扶罗王朝要价极高,则有可能引发战争。”

  “大金十二皇子也遇刺了,只怕大金王朝也会力挺扶罗王朝。”

  “到时候只怕便是漫天要价。”

  顾锦年心中自语。

  他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分析这件事情。

  而这次,古树总算是给了点回报,这个消息价值不菲啊。

  “神罗三皇子,大金十二皇子,他们离开大夏,必然会有人守护,大夏也会派人护送。”

  “可依旧遇刺,显然是有绝世高手出面,否则的话,大夏铁骑护卫,怎可能会被刺身亡。”

  “背后有人搞事。”

  顾锦年闭上眼睛,开始思索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

  溺水。

  江宁郡。

  遇刺。

  如苏怀玉所说,倘若这暗中的人,是建德余孽搞鬼。

  一开始让我溺水,是想要让镇国公与自家舅舅翻脸,从而引发大夏内乱。

  可没想到的是,我还活着,如此一来的话,这个计划显然泡汤,有了一次,就不可能有第二次。

  顾家时时刻刻盯着自己,自己舅舅不可能没有警惕之心。

  还敢来第二次,可以等死了。

  所以他们将苗头放在了江宁郡,蛟龙作乱,引发民怨四起,其目的还是大夏动乱。

  但这件事情,被自己压下来了。

  如今遇刺之事,就更直接,摆明了就是要让大夏王朝与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形成对立面。

  有人不想让大夏王朝安稳。

  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多方势力都有嫌疑,说句不好听的话,非要去扯,太子都有嫌疑。

  毕竟永盛大帝励精图治十二年,犯过很多错,也有很多功绩,但十二年稳定了山河,也到了退位的阶段。

  说来说去还是骂名问题,如果换太子上位,太子仁义,天下都知道,宽宏治国,能减少很多是非。

  毕竟永盛大帝太像太祖了,亦或者是说因为篡位当了皇帝,任何地方都在效仿太祖。

  下手无比狠辣,做事也极其犀利。

  有一位杀伐果断的领导,对于下面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譬如说世家门阀,他们更希望太子上位。

  让局势缓和起来,大家一起赚钱。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建德余孽的嫌疑最大,始终想着杀回来,重新登基。

  毕竟他们最大的底牌,就是名正言顺。

  太祖钦点的皇帝,就凭借这一条,天下所有有志之士,都愿意跟随建德皇帝,各大势力也愿意做这个从龙之臣。

  好比仙门,太玄仙宗如今隐隐约约是第一仙门,因为他们背后有大夏王朝支持着。

  可第二仙门呢?第三仙门呢?

  虽然大夏王朝也拉拢他们,但问题是得到的资源没有太玄仙宗多,心里不服气是自然的。

  这仅仅只是仙门,其他各方的势力,数不胜数。

  谁不想成为第一?

  而在大夏境内,想要做到第一,必须要依靠皇权。

  封建君王统治下,皇权只攥在皇帝手中,培养出一个皇帝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换掉一个皇帝,或许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看来舅舅是真的不得人心啊。”

  过了良久,顾锦年忍不住感慨一声。

  永盛大帝的的确确背负着太多压力了,而且事情似乎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

  无论是建德余孽也好,还是其他势力也罢。

  十二年的时间,也够他们出手。

  溺水之事。

  江宁郡之乱。

  包括现在的刺杀行动。

  每一个只怕都是经过数百次的深思熟虑,敢做就有后路。

  猫抓老鼠游戏。

  想到这里,顾锦年不由起身,让书院的书童,帮自己跑一趟,去悬灯司。

  大约不到半个时辰。

  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

  是顾宁涯。

  “锦年,搞定了没?”

  顾宁涯推开房门,而后再将房门关闭,显得十分紧张和期盼道。

  顾锦年突然喊自己回来,顾宁涯心头也猜到了是什么事,所以第一时间赶来,没有任何迟疑。

  “六叔。”

  “大致内容我还是不知道,只读懂了一小部分。”

  顾锦年开口。

  书信内容,他压根看不懂,只能这样说。

  “一小部分?什么内容?”

  “你放心,头功一定是你的,叔最多蹭点。”

  顾宁涯开口,十分认真。

  “叔。”

  “要出大事。”

  “有人要刺杀神罗三皇子,大金十二皇子,还有孔府世子。”

  顾锦年压着声音,看着顾宁涯如此说道。

  此话一说,顾宁涯脸色不由一变。

  “真的假的?”

  顾宁涯忍不住出声,这已经不是大事了,这件事情足矣让天下震惊啊。

  刺杀神罗三皇子,大金十二皇子,还有孔府世子?

  前面两个可直接影响大夏王朝国威,后面一件事情,也会让顾家陷入质疑当中。

  “书信内容是这样的。”

  “千真万确。”

  “叔,这事必须要跟陛下说清楚,加强防范,我算过时间,大夏诗会结束后,这些人只怕会相约离开。”

  “应当是想要一网打尽,而且肯定不敢在京都附近动手,侄儿认为,应当是快离开大夏境内才动手。”

  顾锦年假装分析道。

  “恩。”

  “京都附近动手,就算是天下绝世高手出面,也别想讨好,京都内有不少高手,当面刺杀无疑是找死。”

  “边境最合适动手,这个不错。”

  “锦年,叔不多说了,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告知陛下,耽误一刻都不行。”

  顾宁涯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太大了,必须要第一时间上报。

  “行。”

  “不过有个事,跟陛下说一声,拨一万两黄金给我。”

  “要现银。”

  顾锦年特意提了一句。

  自己现在身无分文,想氪金都氪不了,得要点黄金。

  “好。”

  “不过剩下的事情,你先不要管了,明日便是大夏诗会,不管如何,大夏诗会很重要,听老爷子说,这次大夏诗会,与众不同。”

  “其他的事情,交给六叔我来,你安心读书。”

  顾宁涯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个侄子非要黄金做什么,但他没有啰嗦,直接答应下来。

  同时叮嘱顾锦年好好读书,备战明日的大夏诗会。

  “好。”

  顾锦年点了点头。

  当下,顾宁涯转身离开。

  这件事情,他必须要尽快上报。

  只是等顾宁涯走了不到半刻钟后,有书童前来,敲门出声。

  “世子殿下,大金十二皇子前来拜访。”

随着书童的  房内,正准备复习复习点功课的顾锦年,不由露出好奇之色。

  十二皇子?

  来找自己做什么?

  虽有疑惑,但顾锦年还是开口。

  “请。”

  不多时,一道身影走入其中,外面站着几个护卫,严格把守。

  不过,大金十二皇子的到来,也引来天羽军的注意,二十位天羽军也出现在这里。

  他们没有任何声音,就站在门外,也在防守,毕竟十二皇子与顾锦年没有什么渊源,突然到来,万一闹出什么事,他们也能在第一时间帮上忙。

  “见过世子。”

  “久仰世子之才华,明日便是大夏诗会,贸然打扰,还望世子不要怪罪小王。”

  十二皇子一袭金发,面上带着笑容,同时提着一件玉石器物,来到顾锦年面前,尽显恭敬。

  “十二皇子客气了。”

  顾锦年不知道对方为何突然到来,但明面上还是稍稍客气。

  “世子。”

  “本王极其喜爱诗词,世子所著之千古诗词,本王来来回回看了数百遍,更是悬于床头,一来是感慨世子为民之心,二来是敬佩世子,三来是仰慕世子才华。”

  “前些日子,孔府之事,其实本王也有些不悦,但小王与孔宇有些关系,所以不好多说什么。”

  “今日登门拜访,就是为了致歉,还望世子殿下,莫要记在心上。”

  “此物乃是蛟龙吐日盘,日晨之时,吸收日之精华,若到深夜,只需注入一道法力,便可吐出日珠,如日沐浴,可祛除疲倦。”

  “还望世子殿下笑纳,也算是小王的一片心意。”

  十二皇子开口。

  不曾想,他今日过来是登门致歉,还真是出乎预料。

  “十二皇子有些言重,小事一件,何必送如此大礼?”

  顾锦年没有收下,稍稍委婉一些。

  “不。”

  “此事无论如何,也有小王的关系,世子,其实小王这次前来大夏,最主要的便是因世子而来。”

  “您的才华,在我大金王朝也传播广远,大金不少大儒赞叹您为当世儒道俊杰,一个个都想见一见您。”

  “尤其是小王的师父,更是钟爱世子文采。”

  “倘若有朝一日,世子来我大金,小王必以大礼相迎。”

  “这是小王的金令,若有朝一日,当真去了大金王朝,拿出此金令,便代表小王,遇到任何事情,畅通无阻。”

  十二皇子开口。

  看得出来,他很诚恳,既是送礼,又是送金令。

  不得不说,大金王朝的皇子,当真是比扶罗王朝要强百倍。

  “十二皇子客气。”

  “若有机会,也会备上厚礼,前去大金王朝,登门拜访。”

  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自己最大的仇,是针对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目前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

  自然而然,虚与委蛇还是可以的。

  “如此甚好。”

  “小王的家兄,也就是我四哥,也十分想要见到世子,若有机会,当真要见上一面啊。”

  十二皇子笑着开口。

  这话一说,顾锦年彻底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看来是远在天边的大金四皇子,想要拉拢自己啊。

  别看自己是大夏王朝的人,但很多事情,彼此之间都需要互相协调和帮助。

  大金有大夏的人,同样大夏也有大金的人。

  关系网错综复杂。

  “行,有机会,见上一面,不醉不归。”

  顾锦年笑了笑。

  而十二皇子将玉器放下,而后继续说道。

  “世子殿下如此豪爽,小王愈发惭愧。”

  “其实关于扶罗王朝的事情,小王今日可以与世子表个态,神罗三皇子还好,扶罗的才子,的确不为人子。”

  “世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小王可以保证,大夏与扶罗之间的争斗,大金绝对不参与。”

  “当然,孔家的话,还望世子见谅,孔家乃是圣人世家,饶是莪父皇,都要稍加尊重,小王也不敢参合。”

  “自然,前两日也不敢说什么,人微望轻,世子明白。”

  十二皇子显得很谦虚,完全没有在孔府的那般高傲。

  不过这也合情合理,在外面必须要保持大金王朝的姿态,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王朝。

  可私下里,十二皇子谦卑不是一件坏事,最起码得看人,如果有利益的话,低下头又能如何?

  喊你一声世子殿下,你帮我干活,这么好的事情,谁都去干。

  “十二皇子实在是言重,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恩怨,都是些文人之争罢了,当然若是有其他争斗,还望十二皇子帮衬一二。”

  顾锦年看得出来,对方也不是挑拨离间,而是在选择站队。

  这番话的意思,不就是告诉顾锦年,你跟扶罗王朝的争斗,我大金王朝可以选择帮你。

  而且是无条件帮你,至于孔府的话,不是不可以帮你,只是你现在还没有那个让我们帮你的资本。

  这一句人微望轻,就是留有余地,我说话不行,我四哥说话难道也不行吗?实在不行大金王朝说话不行吗?

  你想针对他们,我们来帮你,前提是你得拿出资本。

  顾锦年听得明白,所以没有上钩。

  不需要你们帮,文人之争,我们自己解决,如果真需要你们帮忙,我会开口的。

  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

  十二皇子明白顾锦年的想法后,不由笑了笑。

  “好。”

  “如此甚好。”

  “既然如此,那小王先行告退,就不打扰世子了。”

  “明日,小王当真期待,小王得提前祝贺一声,世子一鸣惊人。”

  他出声道。

  “也祝大金才子,能够满载而归。”

  顾锦年回礼。

  随后,十二皇子离开。

  房内再度安静下来了。

  对于十二皇子的到来,顾锦年没有一点喜悦,相反感到一些压力。

  类似于神罗三皇子,还有孔宇这种人,虽然他们恶心,可顾锦年到不觉得有什么压力。

  因为这种人纯粹就是心智不足,说直接点,没什么脑子,对付他们不需要太高明的手段,直接怼就行。

  但对于大金十二皇子这种人就不一样。

  玩的就是阴谋诡计。

  需要各种算计,顾锦年不想太动脑子啊,安安心心做个世子不挺好的吗?

  不过想到十二皇子笑呵呵的离开,顾锦年也很好奇。

  不知道过些日子他被刺杀,还能不能笑出来。

  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

  皇宫内。

  顾宁涯火速入宫,进入养心殿,将顾锦年所得知的信息,告知永盛大帝。

  养心殿内。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永盛大帝没有任何惊讶,而是兴奋喜悦。

  “好。”

  “总算逼他们出手了。”

  “倘若此事当真,锦年立大功了。”

  永盛大帝很开心。

  不是因为提前预警而开心。

  而是因为,提前知晓了这件事情,他便可以布局收网。

  将这批躲在暗中的人,全部抓住。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顾宁涯,朕现在令你,暗中行动,朕会派三位宫内高手配合你,再将此事告知镇国公,让他亲自指挥。”

  “务必要将所有人一网打尽,若有必要,不留活口。”

  永盛大帝开口,让镇国公来处理这件事情,并且他不打算留什么活口,能留就留,不能留直接杀了。

  敢行刺使臣,必然会派真正顶尖的高手,如若一网打尽,绝对可以重创背后的势力。

  这如何不是一件好事?

  “臣遵旨。”

  顾宁涯低头道。

  “此事结束,悬灯司由你全面掌控。”

  永盛大帝再度开口。

  一瞬间,顾宁涯大喜过望,他现在是副指挥使,全面掌控就意味着自己要往上走一步啊。

  全面掌控悬灯司,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悬灯司可是大夏最强的两大势力之一,与镇府司齐名。

  虽是四品,但权力上也仅仅只是比尚书差一点罢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尚书不如悬灯司指挥使。

  “臣,多谢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宁涯喜悦无比。

  “别谢我,要谢就谢朕的外甥。”

  “不过大夏诗会在即,你还让锦年帮你做这种事情,你还真喜欢抖机灵,要是牵扯到了朕这个外甥,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等事情办完之后,朕会去一趟国公府。”

  “将此事告知镇国公,看他收拾不收拾你。”

  “滚。”

  永盛大帝没给顾宁涯太好的脸色,免得他得了便宜还卖乖。

  而听到这话,顾宁涯脸上的笑容僵起来了。

  这事要是被老爷子知道,估计又要挨抽。

  但想了想,能升官,挨打就挨打。

  又不是没挨过。

  反正自己成了悬灯司指挥使,以后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啊,除了大哥之外,其余几个兄长压根比不过自己。

  以后要是敢招惹自己,全部抓去悬灯司,好好抽一顿再放出来。

  想到这里,顾宁涯滚了。

  等顾宁涯走后。

  永盛大帝眼中满是笑意。

  “大侄子啊。”

  “四叔看你到底还有什么底牌。”

  他喃喃自语,心情的确极好。

  最大的心病,或许马上就要消除了。

  如此。

  转眼之间。

  翌日。

  永盛十二年。

  十一月十五日,午时。

  大夏诗会由今日申时开始。

  诗会宴请文武百官,各国使者,选在了文心殿,殿外设立座位数千,是大夏各地书院,世家落坐之地。

  而殿内也可容纳数千人。

  虽是申时开始。

  可从子时之后,文心殿便已经开始准备阶段。

  每隔一个时辰,便有鼓声响起,传遍大夏京都。

  同时无论是殿内还是殿外,也有歌姬伴舞,名流抚琴,太监宫女忙前忙后,端茶递水,还没开始就已经热闹无比。

  一位位官员走入其中。

  提前落座。

  各大书院的学子,也纷纷入内。

  一直到未时。

  大夏书院的学子,走进大殿当中,由宦官引路,来到了自己的位置。

  未时二刻。

  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孔府,这些大势力也纷纷入内。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大夏书院学子,被安排在左下方,而扶罗王朝与孔府的位置,则被安排到右下角,正好形成对立方。

  双方对立。

  彼此看对方的目光,极为不善。

  不过孔宇还没有来。

  来的人是孔府代表。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夜一定是龙争虎斗。

  哪怕今日只出一道题。

  扶罗王朝。

  大夏王朝。

  孔家。

  顾家。

  天然的对立面。

  今日,所有恩恩怨怨,都要在这里一决高下。

  “顾兄,我莫名很紧张啊。”

  此时此刻,一道声音响起,是王富贵的声音。

  他的确有些紧张,毕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会。

  “放平心态。”

  “反正又拿不到名次。”

  顾锦年开口,好好安慰了一句。

  此话一说,王富贵不由一愣,点点怨气涌去。

  虽然说,顾锦年这话没什么大问题,可没必要这么直接吧?

  也就在此时。

  声音响起了。

  “李相爷驾到。”

  “户部尚书何言何大人驾到。”

  随着一道道声音响起,朝廷大臣出现了,他们的出现,意味着大夏诗会快开始了。

  这些人出现,面上都带着笑容,相互结伴,来到了前排落座。

  到最后,未时五刻。

  距离大夏诗会开始时间还有最后一刻钟。

  大殿内早已经坐满宾客,各国使臣,才子俊杰,朝廷百官。

  该来的基本上都来了。

  也就在此时。

  又是一道宣告之声响起。

  “大夏书院院长,苏文景先生驾到。”

  书院学子纷纷起身,朝着苏文景一拜。

  殿内,也有不少人起身,毕竟来的人是苏文景,当今儒道清流之首。

  他们不得不尊。

  点了点头,苏文景显得很自然,直接来到左边第一位首座。

  今日是大夏诗会,他坐在首座合情合理,宰相李善在他身旁。

大约几十个呼吸后,又是一道  “永兴赵儒,驾到。”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一时之间,诗会不少人惊动了。

  不少官员更是直接起身,眼中满是惊讶。

  哪怕是顾锦年也不由微微皱眉。

  永兴赵儒。

  这可是一位大人物啊,永兴乃是当年太祖龙兴之地,而太祖第一位平妻,则是赵家人。

  自然而然,随着大夏崛起之后,赵家平步青云,仅仅用了不到百年时间,便成了当今最大的世家之一。

  而且赵家受国运加持,俊杰辈出,尤其是这个赵儒,更是门生布天下,可以说如今朝廷有接近一半的人,算是他的门生。

  这的的确确是一位大人物。

  一般来说不会来京都,哪怕是大夏诗会,这位德高望重的存在,也不会来,年事已迈,不应当如此啊?

  再者,他们都没有收到任何信息,对于赵儒的到来,的的确确感到好奇。

  但就在这一刻。

  随着赵儒的出现,众人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

  只见,一个年迈的老者,杵着拐杖,走进殿内,而他身旁则站着一个男子,正搀扶着他。

  而这人,正是孔宇。

  这回所有人都明白了,敢情赵儒是被孔宇拉过来当外援的啊。

  怪不得无声无息出现。

飞翔鸟中文    大夏文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