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州镇,原名城关镇。是南县的县城所在地。
谢文他们定下来去南县吃晚饭的事情以后,交待安排了一下,女儿他们留在了大嫂家,只有徐爱华、肖婷婷和江小雅他们几人同行。
茅草街到南县县城,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南茅运河。当年修建南茅运河的时候,谢文读书每天都要路过建设工地。运河两边便是去县城的公路。
“这是一条人工运河吧?”坐在车上,肖婷婷问道。
“是啊,这就是当年的成果。七十年代末期在兴修水利中,用人工开掘出来的一条百里长河。虽然没有红旗渠和京杭大运河的工程量那么大,那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谢文说道。
“看上去确实比较雄伟壮观。”肖婷婷感叹的说道。
“这条运河南起茅草街,北至县城南洲镇,它既可常年排除育乐垸的渍水,使万顷低产农田变高产,又开辟了一条黄金水路,连通南县南北两头。
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每天都要来看看,有时候还帮忙挑泥巴呢。”谢文说道。
“你那个时候才多大,还能担泥巴?你担得动吗?你就是在这里来玩,还有捣乱的吧?”徐三元一脸的不信。
“你问一下小雅,我们茅草街年年涨大水,每年到防洪的时候,每家每户所有的男劳动力全部都要上堤担泥巴。
大人担的多一点,小孩担的少一点,都要上堤。
别看我小,读初中的时候,我担一百多斤,一点问题都没有。”谢文说道。
谢文还真不是吹牛皮,那个时候家里面都是烧煤,自己到煤炭公司买煤炭,运回家以后还要自己做成藕煤,晒干后再担回家。
当时谢文在家时没少做这些体力活,而且当时没有自来水,厂里面有个水池,家里面有水缸,都是谢文把水担回家。
“当年确实是这样,中学生也要上堤。......有这样的事。师父,想不到你还是个红三代。”徐三元夸张的说道。
谢文瞪了徐三元一眼,又继续说道。
“1988年,南县被国务院批准为“革命老区县”。最有名的便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颁发第一位烈士证书的段德昌烈士。”
“这个我知道,好像听说是当年被错杀的。我祖父他们当年就是跟着贺老总一起出来打天下的,我有一个亲戚,当年也是这样牺牲的。”肖婷婷说道。
“婷婷,你们老家是桑植县对吧?”徐爱华问道。
“是啊。”肖婷婷点点头。
“师父,你继续说。”
谢文不慌不忙的点了一支烟抽了起来,才又继续开口说道。
“1924年,段德昌创办新华中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五卅”惨桉后,发起组织“青沪惨桉南县雪耻会”,后来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
段德昌后来又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工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开展游击斗争,创建游击根据地。1933年5月,段德昌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952年,主席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
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
同时,段德昌还于1928年介绍当时驻扎在南县的湘军团长彭老总入党。”
“第一号烈士证,想一想就觉得很厉害。师父,你说要是他当年没有牺牲的话,建国以后会不会当…帅?”徐三元问道。
“这个还真的很难说,历史没有如果。”谢文说道。
“师父你看,你们家乡真的是平原,一眼看过去,连个山包包都没有。”
“是啊,你看我们这里最高的地方就是河堤,只要涨洪水的时候堤被冲毁,就是几个乡......甚至十几个乡被淹。”
说到这儿,谢文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年少的时候,每年夏天都要担惊受怕,大人小孩都是通宵达旦的守护河堤。
现在情况虽然洪涝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谁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发生比较大的自然灾害。
说到自然灾害,谢文心里面突然又想起,现在已经到了四月份,离五月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历史还会不会重演呢?
历史如果重演,自己该怎么办?
谢文想来想去,也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准备一些物资和大量的资金。
去年自己捐献了两百所希望小学,都是按照高标准来修建的,也总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自己做到这一步,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因为很多东西自己根本控制不了。
“师父,你在想什么?怎么说着说着又出神了。”徐三元问道。
“我刚才想起了原来那些年涨大水的时候,自然灾害有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了。”
谢文很感慨的说道,神情一时有些落寞与无奈。
甚至十几个乡被淹。”
说到这儿,谢文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年少的时候,每年夏天都要担惊受怕,大人小孩都是通宵达旦的守护河堤。
现在情况虽然洪涝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谁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发生比较大的自然灾害。
说到自然灾害,谢文心里面突然又想起,现在已经到了四月份,离五月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历史还会不会重演呢?
历史如果重演,自己该怎么办?
谢文想来想去,也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准备一些物资和大量的资金。
去年自己捐献了两百所希望小学,都是按照高标准来修建的,也总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自己做到这一步,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因为很多东西自己根本控制不了。
“师父,你在想什么?怎么说着说着又出神了。”徐三元问道。
“我刚才想起了原来那些年涨大水的时候,自然灾害有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了。”
谢文很感慨的说道,神情一时有些落寞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