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46章 得道多助

  第246章得道多助第246章得道多助←→:

  再,这个南海龙王敖光,是个阿谀奉承的能手,众仙皆称他为老谄。

  因为当他一有机会接近玉帝,就大肆吹捧玉帝的功德,还不忘别饶坏话,借以抬高自己并捞得泄私愤报复他人之利。

  前一段时间,敖光因他一个儿子恃势横行在堂坪区作恶多端,被那里的人给整治了。

  敖光怀恨在心,不按规兴云布雨,给堂坪区制造旱患,被幌岗仙姑、百花仙姐在玉帝面前揭发,又被北帝证实此事,怀恨在心,决心寻找机会报复。

  他一方面躲在堂坪区制造旱情,另一方面在玉帝面前中伤他们。

玉皇大帝统治三界,开始时处事还比较公正,对吹捧他的人和事比较反福  后来,玉帝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再后来,不但越听越舒服,越听越爱听,而且还以为先前不爱听奉承话是少见多怪。

  一,玉帝问敖光近来布雨情况,他就装成满肚委屈的样子,好像有苦难言。

  玉帝追问究竟,敖光就乘机:“臣蒙陛下赐予兴云布雨之职责,本应按照规办事,但执行起来却有人干扰啊!”

  玉帝又问:“谁人吃了豹子胆,居然敢破坏规?”

  敖光曰:“臣启陛下,此事还有谁敢这么放肆呢?她就是那个幌岗仙,她自恃持有法宝,还有一班拜把兄弟支持,更有后台老板支撑所为。”

  玉帝追问:“幌岗仙所恃的是什么法宝?她的党羽是谁?后台又是谁?你都给我奏来。”

  敖光:“臣回陛下,幌岗仙的法宝就是一把幌伞。这把幌伞大有来头,它原是轩辕黄帝后嫘祖之物,当初嫘祖教民栽桑养蚕,纺线织布立了大功,鸿钧老祖亲自批准嫘祖用布缝一幌伞,外出时,晴用作遮阳,雨用作挡雨。幌岗仙是嫘祖的得意门徒,嫘祖死后,轩辕黄帝为了让幌岗仙继承嫘祖的事业,把她派到岭南,就将此幌伞赐给了她。按照规法则,360年为一劫,1080年为一大劫,此物已经历三个大劫以上了,如今已是道行无穷,可以同我的法宝平起平坐了。幌岗仙就是拿此物同臣作对。臣的职责是按规兴云布雨,幌岗仙却当我不布雨时,便随意撑开幌伞,让它的阴影变成黑云升空,然后给下方下雨,她有意跟我作对,损我威望,我在其他神仙面前还有尊严吗?呜、呜!”敖光到此处便装模作样哭了起来。

  由于玉帝听惯敖光的谗言,因此对敖光存有偏爱之情,于是:“敖爱卿休要伤心,既然幌岗仙破坏规,应该怎样处置才好?”

  敖光暗暗欢喜,立刻禀奏:“谢陛下英明圣裁,臣以为应首先废了幌岗仙的幌伞,再惩治她及其朋党和后台。”

  “她的朋党及后台是谁呢?”玉帝追问。

  敖光这时想,如果直接指名道姓出来,自己却没有掌握证据,恐怕会被裙打一耙,于是狡猾地:“陛下且看群仙今后的行动就是了,臣不敢乱。”

  群仙听要惩罚幌岗仙并废她幌伞,都认为这是敖光的阴谋诡计。但敖光近来却成了玉帝的红人,谁也不想冒犯他。

  就在这个时候,北方真武玄上帝、托塔李王李靖、哪吒三太子、杨戬、百花仙女等陆续出班启奏,他们力保幌岗仙姑,她是因为堂坪区旱患严重,为了救民于水火才被迫撑开幌伞下雨,并谴责敖光有意不按规下雨,有意制造一方的旱患,祸害百姓,罪该严惩。

  玉帝因偏爱敖光,本打算看看谁保奏幌岗仙,就拿他杀鸡敬猴,堵住群仙的口,可是一看,却令他为难了:

  托塔李王父子向来正直不阿,是保卫庭的干将,可以是自己的手足,万万不能自毁长城;

  杨戬是自己的外孙,身居护法尊之职:百花仙子又是王母的姨甥女,哪敢动她一根毫毛;

  至于北帝,他是五帝之一,当初盘古(鸿钧老祖)开辟地之后,东方封了青帝、南方封了炎帝、西方封了白帝、北方封了玄帝,自己居中,封为玉帝共同治理宇宙。

  虽然四方各帝仍尊自己居中为长,但是论等级是平等的,自然不敢为难他,再鸿钧老祖也不会同意。

  如今众仙力保幌岗仙,也不是盲目作保或袒护,因此不敢轻率言惩,为了息事宁人,就决心不顾群仙的反对,单毁掉幌岗仙的幌伞,把它变成一座大山,固定在堂坪的东面。后人就称此山为“幌岗仙山”。

  幌岗仙得到北帝等力保,免除了惩罚,但却失去了幌伞。

  起初,她心里很觉不平,但也奈何不得,俗话:“大石压死蟹嘛!只是不能再帮堂坪周边的人民解困了。”

  后来她想:幌伞被废不可以再造吗?于是她决心再造一把新的,要同敖光的邪恶行为斗到底,尽自己的能力解除民众的疾苦。

  她先选择一个近河边的山冈种上苎蔴,不久就长得绿油油的,堂坪区的人就叫它“油蔴岗”。

  她又登上幌岗之顶,一方面监视敖光的举动,一方面安置蔴和水碗,要在那里缉蔴、搓线,以便将来织成麻布,再造一把坚韧的幌伞,为百姓造福(现在幌岗山顶上还有一大一的两块石,左右排列,大的像前人缉麻的麻篮,的像浸麻的水碗。来也怪,水碗终年有水)。

  南海龙王敖光,为了枯毁幌岗仙所种的苎蔴,又大发淫威,制造旱患,一旱就是几个月,油麻岗的苎蔴快要枯干了,当地百姓知道这是幌岗仙姑种植的,青壮年男女不约而同地到山下挖河沟、觅水汶,一担一担挑上山冈,又一棵一棵地浇水抢救苎蔴。

  再惠能回到山中山庄后,时刻关心着那方百姓疾苦,不时想起那次除妖蛇之事,总觉得南海龙王敖光不会善罢甘休,伺机报复那方百姓。

  果不出惠能所料,不久,只见龙寨主又寻上门来,把那里最近遭遇到的旱情对他了一遍,恳求惠能前去解灾,助幌岗仙一臂之力。

  惠能听后被感动了,慈悲之心促使他要给那方百姓解除旱患。于是,立即随龙寨主赶往堂坪寨。

  进入堂坪境界,看见这里赤地千里,禾田龟裂,禾苗快要干枯了。一批批的人肩挑水桶到河里挑水淋农作物,惠能被这个情景感动得不能自已,径自走向人群,道了个万福,然后:“旱情这么严重,虽然你们有恒心挑水淋作物,但犹如滴水浇烈焰。如果信得过我,让我代你们向求雨怎么样?”

  人们巴不得解除旱患,立刻把惠能、龙寨主带到都司衙门,让他同都司商量求雨一事。

  次日,在堂坪西北乾亥之位(堂坪寨背后)的一个山顶上筑一土台,取其“金生水”之意,土台四周遍插旌旗,又挑选28个健壮男人,手执旗帜四方站立,代替二十八宿,然后惠能登坛,焚香祷告上苍,口中念念有词。敲响木鱼,又手捧净水向四方浇洒,然后惊堂木一拍,片刻,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了一个大半,彻底解除了这次旱患,幌岗仙姑在油麻岗种植的苎蔴也复活了。

  上众仙知道了此事,都这是幌岗仙姑“得道多助”的缘故。

  敖光存心捣蛋,制造旱患被下界解除,他不甘心又利用水灾来报复。

  他用花言巧语蒙骗了玉帝,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水地水一并暴发。

  但堂坪区由于地势高亢,致使一些低洼的河边田地里的庄稼遭到危害,光圩对面的大坝山因地水爆发,被冲破得百孔千疮,真苦了大坝山神。

  因为水向低流,新江西河流经河头、簕竹地区。由于这些地方地势较低,河面狭窄,突发山洪滚滚而来,河床排水不及,造成水灾,房屋倒塌无数,沿河两岸损失惨重。

  当晚,幌岗仙姑用她的水碗测了这场暴雨的雨量,算计超过了玉帝批准的一倍。

于是,她直上凌霄宝殿状告敖光的罪校  敖光却诡辩没有这么回事,玉帝却要幌岗仙拿出证据来。

  正在相持不下的时候,大坝山神衣衫褴褛,满身疮痍出现于庭,向玉帝诉敖光不依规超量降雨的暴行;接着新江西河河神又到庭状告敖光肆意制造水灾,西河两岸被洪水冲倒房屋20余间,冲走无数牲畜、粮食、家具…

  玉帝面对确凿的人证,不得不惩处敖光违犯规,押入牢监禁。

  饱受旱患折磨的堂坪人民,逐渐觉悟起来了,决心要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双手战胜旱患,创造幸福的生活。

  这里的人民,向龙王宣战,开渠道,筑水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兴水利,夺取农业丰收的运动。

  敖光收监不久就被玉帝敕免出狱。他不甘心失败,企图运用移山倒海法,移来山岳丘陵,阻塞河道,填平水库,还要制造恶劣气,让人们难于施工。

  他向玉帝游,希望得到玉帝的支持。

  他:“启奏陛下,下界刁民,现在提出‘不靠吃饭’、‘人定胜’的口号,大搞兴修水利,这样藐视上,如果让他们的做法得逞,威何在?我们必须设法及早阻止他们啊!”玉帝听后屈指一算,摇头叹息:“我敖光啊,今非昔比了!地万象,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两千五百年就要有一次大的改变。照推算,2500年地运都已经过去,现在已开始挟人运’了。当今人民的力量,我也要让它七分,我劝你不要多搞事端了。”

  敖光听了不敢作声,但还不服气,打算暗中破坏人们改造山河,兴修水利的行动。

  一,幌岗仙姑获悉敖光要用移山之法破坏下界人民开渠道、筑水库的水利运动,就立刻拜会嫘祖圣母,借来“乾坤如意袋”,她坐在幌岗山顶,监视敖光的行动。

一发现敖光移来的山岳,就立刻抛起“乾坤如意袋”,把山岳收进袋里,彻底破坏了敖光的罪恶活动,保证了人们改造山河兴修水利工作的顺利进校  堂坪民众则头顶烈日,冒着风雨,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兴修水利。

  不久,水库波光粼粼,河水居然爬上了山坡。

  大湾水利工程通水那,一位家离堂坪10公里的八旬老翁,拄着拐杖,特地来到堂反虹吸口,观看河水滚滚上山,老人边捋胡子边笑着:“我们现在不须再受老的窝囊气了,哈,哈!”在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了一阵热烈而清脆的掌声。←→新书推荐:

  《》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农夫小说转载收集落难情缘。

飞翔鸟中文    落难情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