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我的又一部长篇结束了。
那时我说,“以后不想写连载了”。
原因是连载太累,而我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如从前。
当然,写作是我的热爱,完全放下的话,心里不舍,也怕人会颓废。
所以,我接了几部定制中篇,每部不过三四十万字,收益不比长篇差。
而且可以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生活、休养身体。
我在乡下开辟了一个小园子,生活重心开始转向田园。
我先买回八棵辣椒菜苗,到第三天的时候,已经死的只剩下一棵。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我没有缓苗遮阳。
但是等到八月末入秋的时候,通过每天对各种种植视频和文字的学习,
黄瓜、西瓜、玉米、豆角、辣椒、茄子、菠菜、香菜、茴香等各种蔬菜瓜果,
谁喜阴谁喜阳,谁喜干谁喜湿,从烫种、浸种、催芽、打叉、掐尖、人工授粉…
我已样样精通,开始有收获了。
烈日炎炎下,蹲在地里,亲眼看着自己的汗珠子噼啪地往下掉,那是一种很享受的感觉。
然后,带着身体上的累,回到书房,长舒一口气,开始设计我的中短篇小说,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我说过,不想再写网络连载的唯一原因,是它的创作周期太长。
我又是个颇有契约精神的人,不愿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此在这一个漫长的创作周期中,它会一直牵绊着我的身心。
而我的年纪在增长,体力却在下降,这是客观上的冲突。
同时,还有心态上的变化。我已到知天命之年,
渐渐看到许多的聚与合,来与去,尤其是身边那些逝去…
这些对一个人的冲击是很大的,必然会对一个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我的人生还有多少岁月,我想怎么过完它?
一路走来,从最初只满足于在网络上通过文字与大家分享故事,
再到简体、繁体、外语、影视、游戏、动漫,
甚而跨界去做编剧后,也取得了成功,该知足了,
身体想要多些休息,心性也想悠闲下来,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三月份结束前作后,点点编辑找到了我,建议我回来开书,
当时我正刨着地乐在其中,一口拒绝了,九月份的时候又找到了我,这一回,我答应了。
因为在此期间,我发现定制文的创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愉快。
并非我狂妄,人本应该保持谦逊之心,
更何况多年的创作下来,我反而愈发感觉到自己还有诸般的不足,
感觉自己总是无法做到最好,因此而对创作深怀敬畏。
也因此,人家的任何意见,我第一时间不是抵触,而是马上先代入对方的立场,
然后竭尽所能地去设想实现它的可能性以及呈现效果。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就该欣然接受。
可实际探讨过程中,你经常遇到的却是这样的事情:
你要拿着“我的爸爸”和“记一次春游”这种小学生作文,告诉他世上真的有写人和写事这样不同的写法,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你需要很诚恳地一遍遍给他分析,把闪电侠和纸牌屋揉和起来且要保持两部剧各自的优点…,它就根本没有优点!
诸如此类…
就如我妻,她连刚长出来的香葱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
她会因为我把玉米刚长出来的第三棒第四棒果断掰掉就说我浪费,
可她依旧还是非常自信且事无巨细地执意要来指导我如何种菜…
如果只为利益,我完全可以接受这些意见糊弄下去,
可是,不自知而写出垃圾不可耻,
明知道它是垃圾还要去写,我说服不了自己,
我不喜欢!
我想,放下一切杂芜的回归,也许会是一個更好的选择,
因为网络连载小说不会给我那么多的困扰。
这种模式下,作者与读者是一种双向的选择,
喜欢我作品的书友留下,不喜欢它的朋友,一别两宽,各自安好就是了。
可是写剧本或者定制文,甲方是你绕不过去的人。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经常会争着争着,就会出现 我心里觉得他们是沙币,他们心里应该也在觉得我是个沙币,
但是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成为想离又离不了的一对怨偶。
最神奇之处在于,我们双方都是为了让故事更好看,╮(╯▽╰)╭
至于网络连载,这种困扰就小的多。
我唯一的困扰是精力体力的下降,
既然如此,感觉疲惫的时候,放慢速度也就是了,这是我可控的。
当然,反思以往,在长期的创作中,我也并非就是完全一直的目标清晰,
也曾有过迷失。只不过这个迷失,并非来自于谁的强迫,而是我主动产生的一种取悦意识。
这种取悦的心态,其实和我的甲方非常相似,
我们都觉得我比你(观众、读者)还懂你,
我想给你我认为你会喜欢的东西,
但这其实从一开始就落了下乘。
有意的取悦,就难免会掺杂太多纷繁芜杂的顾虑,
太多权衡利弊的得失,于是要么束手缚脚,要么因为既要又要而变成大杂烩。
我想,是时候放下外界的一切纷扰、诱惑与束缚,回归我的本心,
只要能讲我爱说的故事,就好。
我要随心所欲,轻松快乐的创作,
就如我侍弄的那畦庄稼,所以,我一身轻松地归来!
最后,今天正值2024年元旦,祝你哪哪儿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