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_第729章法器终成,失踪的书生小说52
第729章法器终成,失踪的书生 武当山,紫霄宫。
晨钟悠扬,原本是做早课的时间。
而此时的传法道人,却和弟子们目瞪口呆望着前方。
满殿香烛正剧烈燃烧,滚滚青烟飞速旋转,在真武大帝神像身前形成龙卷。
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在所有人心头。
无论长老还是新入门的道童,无不感到源自灵魂的颤栗。
“师尊,莫非大殿内进了邪祟?”
“胡说八道,怎么可能!”
“那这是…”
“这是天谕!”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
但见一名身形肥壮,满头白须的老道出现在大殿外。
他的皮肤略微显黄,甚至呈现一抹金色,这是某种玄门功法练到极致的表现,但密密麻麻的老人斑,又说明此人极其年迈,年岁早已逾百。
来者正是紫霄宫的金蟾老祖王道宗。
他是王静修的父亲,亦是武当山上最德高望重者。
当年三丰真人有几位出名弟子,邱元靖、孙碧云,李玄宗、王道宗…
在五龙宫的铁蟾道人兵解后,这老道便是硕果仅存的初代前辈。
“拜见老祖!”
众人见状,齐齐跪下磕头,心中满是惊骇。
金蟾老祖在后院隐修,很少出来露面,没想到也被惊动。
殿内的传法老道,则更震惊于金蟾老祖的话。
“天谕…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
金蟾老祖面色平静,望着神像前旋转的青烟,沉声道:“是天庭法旨,鸣钟,快去请掌教前来!”
“是,老祖!”
一声令下,紫霄宫内,铜钟顿时剧烈轰鸣。
这钟声代表大事降临,整个武当山的弟子,听到后都向紫霄宫赶来。
原本闭关修行的掌教玉蟾子,也迅速来到紫霄宫大殿内。
“天庭法旨?”
听到此事,他顿时眉头紧锁,“上次天谕,还是宋末大宋鬼教荼毒苍生,逼得诸派联合,太玄正教等新势力应运而生之时。那之后虽有感应,但《天条》森严,大罗法界极少直接干涉人间运转。”
“这次,究竟是何等大事?”
金蟾老祖扭头看了眼真武神像,低声道:“先看看再说。”
“是,师叔。”
玉蟾子压下心中滔天巨浪,强作镇定,沉声道:
“请通甲秘盘,以奇门遁甲推演天机真意!”
玄门正教之所以强大,一个原因就是传承完整,不曾断绝。
《天条》森严,即便天庭下旨,也不会明白告知。
如果李衍在,就会发现这是一种绕过规矩的手法,就像当初五道将军,即便与他神魂交流面对面,也是半字不发,画图让他猜。
二郎真君在大罗法界,同样是通过傩面让他自己看,而不说话。
要想破解天庭旨意,必须用到占卜之法。
这算是玄门中最高深的法门之一,易学难精,能掌握者少之又少。
玄门之中,武当虽不以占卜闻名,但也有几人精通此法。
几名白发苍苍,精通术数的老道立刻上前。
他们合力取出一个千年阴沉木打造的九宫八卦盘,其内嵌浑天仪指针,外刻繁复的洛书河图与三奇六仪,依据时辰,排布四盘(年、月、日、时)。
同时盘坐掐诀,将自身神念注入盘中。
哗啦啦!
巨大的九宫八卦盘顿时旋转,且内外方向相反。
“天盘乙奇入震宫!值符落离九!此乃‘神光临门,新机乍现’之象!”
“天门开于乾位(西北),主新生神圣,位格尊崇!”
“休门逢丁奇…此神位与‘器’、‘火’、‘轮转之机’紧密相关…”
口诀虽然复杂,但金蟾老祖却听的明白,若有所思抚须道:“神光临门,位格尊崇,这是道门敕封新神之象,如此大张旗鼓,上次还是西王母…西北方有什么动静?”
“新神?”
玉蟾子也有些疑惑,扭头看向身后:“西北最近可有大事?”
刚执行任务归来的灵云子听罢,忽然心中一动开口道:“掌教,弟子与李道友交好,得知他去了京城,因此留意着那边情报。”
“京城最近乾坤书院开院,听闻有陛下敕封的‘燧轮真君’。”
“燧轮…转轮之机,应该就是此神。”
金蟾老祖若有所思,剩下众人则面面相觑。
“一个刚敕封的俗神,天庭怎会如此大动干戈?”
武当掌教玉蟾子看向西北方,抚须皱眉道:“听闻乾坤书院神器现身,为人道变革之际,在京城弄得沸沸扬扬,恐怕也是因为此事。”
“看来,贫道要往京城走一遭…”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历代天师坐镇的万法宗坛内,供奉的祖天师张道陵神像下方。
一名紫袍道人手持“三五都功玉印”,双目之中雷光隐隐。
他身形消瘦,面容古拙,满头银发,颇有威严。
此人正是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嗣元。
能占据此大位,自然不俗。
他虽年迈,但道法高深,根本无需他人,自己便可推演。
手掐五雷指诀,口中念诵《玉枢宝经》,运转《五雷天心正法》,刹那间周身雷光劈啪作响,手中“三五都功玉印”也凌空悬浮。
最终雷光散去,张天师也缓缓起身,苍声道:
“备驾!进京!”
青城、峨眉、太白斗姆院、终南全真…
不知有多少教派用占卜之法窥得天机,天下轰动。
玄门正教众多教主,也匆匆下山赶往京城…
京城,乾坤书院。
初来的弟子们,自然不知书院已在玄门掀起惊涛骇浪。
寅时末刻(早5点),晨曦初露,弟子们便尽数起床。
大饭堂蒸笼喷吐白气,黍米粥、杂粮蒸饼与咸菜的寡淡味道弥漫。
那些各地来的匠门学徒们,早已习惯粗茶淡饭,端着陶碗狼吞虎咽。
但权贵家中子弟们,却是一个个愁眉苦脸。
还有些躲在角落,偷偷从怀中掏出牛肉干,装模作样泡着饭吃。
吃过早饭,便要锻炼身体。
由书院聘请的教习率领,呼喊着演练“锻骨拳”。
这是宗师霍传下,意在打熬气力筋骨,为将来繁重的工作夯基。
那些偷吃的弟子们这才后悔,只觉肚中发胀。
原来这拳法练习时,不能太饱腹。
食堂已经重做了炖肉,等他们练完拳后饥肠辘辘,还要吃一顿。
至于玄工科的弟子,则是另一番光景。
他们散布在广场之上,按照流派盘膝打坐,面朝阳,吞紫气,静养心神。
到了辰时初(7点),经义堂内便已是人潮汹涌。
由严九龄等人制定章程,这些弟子前两年都要以学习知识为主。
由博物斋提供、经地师标注的《神州矿脉堪舆纪要》与《水经注疏》、墨家《考工记》、宫廷流出的《营造法式》图录、元丰亲撰的《燧轮真君气机初论》草稿…
他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正如书院格言,“崇实、通变、守正”,若只是把他们当普通匠人培养,朝廷又何需耗费如此大的代价?
对于大宣来说,这些弟子就是将来变革的火种…
而李衍,也同样忙碌。
一连数日的心血,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关头。
工坊深处烈火熊熊,打铁声不断,一缸黑水冒着淡淡寒气。
这是“坤泽潭”,乃陶逢春特别为引导“雷陨玄金”而找来的灵泉水。
陶逢春赤膊上阵,仅着牛皮围裙,虬结的肌肉在炉火映照下泛着油亮的光。
他双手拎着一柄纹刻繁复云篆的小锤,叮叮当当有节奏的敲击。
今日,是“千念”护臂成型的最终时刻。
先前经过“万百巧”独创的“缂丝雷纹”法,由“雷陨玄金”为主材、混合数种韧性极强的丝线编织,护臂“千念”已变了模样,闪烁暗金色金属光芒。
但毕竟是金属,还要经过最后的淬火。
这淬火法乃是文淬,要用小锤不断敲击,提升温度的同时还不能伤了护臂丝帛。
幸亏有陶逢春,其他人还真掌握不住这火候。
“引炁!”
随着最后一声敲击,陶逢春低声闷哼。
李衍闻言,立刻将手插入护臂之中,凝神静气,手掐雷诀探入寒潭。
顿时电光闪烁,如同无数条细小雷蛇缠绕其上。
“成了!”
旁边织锦大师万百巧声音,带着激动与疲惫。
这种品级的法器,已有成为宗门秘宝的资格,她一生也炼不了几件。
而李衍则迅速从寒潭中抬手,看向手中护臂。
此时的护臂,已呈黑色金属状,但上面“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八个绣金字迹仍清晰可见,密密麻麻的三才镇魔钱,更是彻底化作鳞片状融合。
一股奇异的血脉相连之感传来,仿佛护臂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再次施展《天雷降魔捶》,护臂雷光闪烁,却毫不外泄。
“多谢大师。”
李衍心中激动,正色抱拳拱手。
他已经能感觉到此宝的威力,与自己的斩蛟断尘刀简直相得益彰。
有了这两样宝器,便可毫无顾忌施展雷法。
“这是书院报酬,你应得的。”
百工楼的墨门宗师陶逢春面色平静,转身从木桌上端起一方锦盒,摇头道:“这是你的五面宝旗,按你所说之法重新炼制,但威力似乎不尽人意…”
“无妨,多谢。”
李衍嘴角露出微笑,连忙将东西接过。
这东西只是器胚,只有融入勾牒内的《五方罗酆旗》宝气,才算完整。
要真正成功,还需五道罡令驱动。
只要完成任务,守护好“燧轮真君”,便能凑足罡令。
想到这儿,李衍将东西收好看向工坊另一边。
就在工坊对面角落,一座烧得通红的特制铸炉旁,气氛截然不同。
但见沙里飞盘膝坐于炉前蒲团上,怀抱一把火枪。
此刻他身上只穿着一件敞开的单衣,露出精壮的胸膛,双目紧闭,面如金纸,额头青筋凸起,豆大的汗珠沿着鬓角滚落。
李衍心中担忧,快步靠近。
沙里飞的新火枪已经炼制完成。
和李衍想象的不同,这最新的火枪,用了赵火工从佛郎机师傅那边得到的想法,发射金属弹壳子弹,并且有个硕大的转轮,可同时装填五枚弹药。
说白了,就是把古怪的转轮长枪。
这玩意儿发射新式火药,强度要求自然更高。
铳管主材由赵火工、周白硝反复研究选定,用了极其珍稀、密度惊人的玄铁精金。经过千锤百炼与沙里飞精血浸润,枪管玄铁特有的乌黑光泽中,竟透出丝丝暗红纹路。
然而,这火枪还未彻底成型。
因为一件特殊的“玄金撞针”,正被沙里飞握在手中。
他不断存神,试图感受手中撞针和火枪。
这便是《梅山火器法纂》中提到的“心血炼器”法。
本是剑仙养剑之法,沙里飞异想天开用于温养火枪。
能否成功,就看这一刻。
时间一点点过去,沙里飞额头汗如雨滴,气息越来越微弱。
这种法门极耗心神,若不成功,还会遭到反噬。
“糟糕…”
火器宗师赵火工看了看天色,微微叹气摇头道:“时辰已过,怕是难了。”
然而,沙里飞似乎听到了这话,猛地睁开双眼。
他眼中已布满了血丝,但瞳孔深处却有种近乎疯狂的执念。
“瓜怂的,给老子凝!”
这老小子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猛然拍向自己心口。
一口浓郁的心血喷出。
与此同时,右手撞针猛然摁向火枪。
那口心血不偏不倚,正好喷在两者结合处。
“合!”
随着沙里飞一声低喝,枪身竟开始嗡嗡作响。
“成了?”
他满眼血丝,有些不可置信看着手中火枪。
“哈哈哈,傻小子,成了!”
赵火工抚须大笑,同样是满脸兴奋。
“嘿嘿成了…”
沙里飞脸色苍白,一声傻笑,再也支撑不住,仰面倒下昏死过去。
还没落地,李衍便瞬间来到他身后,将其扶住。
早已准备好的王道玄和龙妍儿,也连忙上前,又是针灸调理气血经脉,又是往嘴里塞丹药,一通忙活,沙里飞的脸色终于好转。
不怪他们谨慎,这法子前无古人,简直就是在玩命。
一个弄不好,沙里飞怕是就会道行尽散,打回原形。
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就在李衍等人高兴时,门外一名都尉司汉子拱手道:“李先生,城中来信!”
“哦。”
李衍也不奇怪,连忙上前接过密信。
他身处书院,但对京城之事也时刻关注,让罗明子每日派人送来情报。
第一份情报不出所料。
城中连续发生了几起命案,正是那些逃跑的东瀛人所做。
但看到第二份情报,却让李衍眉头微皱。
“出了什么事?”
旁边的王道玄见状,连忙询问。
李衍将信递过,摇头道:“是孔尚昭那小子,突然失踪了…”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书签找个写完的看看全本如果您认为不错,请,以方便以后跟进泼刀行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