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28章 许之以利

第328章许之以利  赵国。

  都城。

  近几日,又有一件事情,在朝中引起了大范围的。

  六公主向户部申请,希望户部能拨一笔款项,用来在国都筹建一座教授医道的书院,培养出的更多的医家人才,造福百姓。

  国都教授六艺的书院有十几座,教授医道的,则一个都没有。

  医家传承,向来都是以家族,门派的方式延续的。

  如药王谷,赵国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药王谷就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

  其他一些门派,如千金派,清心派,银针门,招收弟子也十分严格。

  想要入门学医,须得先交一大笔学费,学成之后,诊费的一半,还要上交给门派和家族。

  像是六公主这般,不仅不收学费,反而还负责学生的食宿,每个月给他们发放补贴,唯一的要求是,在他们学成之后,要在朝廷的医馆行医五年。

  五年之后,去留随意。

  朝廷是没有医馆的,日后要筹备医馆,必定还需要一大笔费用。

  户部为此拨款了一万两,朝臣们也都没有什么意见。

  这是一件未必利国,但却极其利民的好事。

  谁敢从中阻挠,必然受到万民唾弃。

  虽然他们知道,这是六公主在为四皇子贡献政绩,但她又没有直接以四皇子的名义,其他三位皇子的人,对此也没办法说些什么。

  此条消息一出,国都的百姓无比振奋。

  听说到时候,在朝廷的医馆看病,价格十分低廉,就连普通百姓也能负担得起,而药材的价格,也要比外面的医馆低上许多。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百姓所面临的大问题。

  国都医馆无数,随便一个医馆,不管是诊金还是药费,对于穷苦的百姓来说,都是承担不起的数字。

  小病只能熬过去。

  而往往一场大病,就能让一个温饱之家倾家荡产。

  百姓的愿望很简单,吃得饱,穿得暖,看得起病,谁能让他们拥有这样的生活,他们就支持谁当皇帝。

  这件事情,是六公主推动的。

  而六公主又是四皇子的代表,虽然这件事情还没有得到最终落实,但四皇子在百姓中的声望,已经在节节攀升。

  盛王府。

  四皇子虽然被选为监国皇子,但和其他皇子相比,底蕴实在太薄,所以他一开始根本没有想着去争,这也更加导致了他的节节落后。

  不过最近这两个月,他终于等来了时来运转的机会。

  待在王府什么都不用做,躺着就有政绩送上门来。

  一道身影快步从外面走进来,高兴的说道:“殿下,殿下,大好事,根据我们的调查,您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彻底超过另外三位皇子了…”

  四皇子闻言,脸上并没有露出太过开心之色。

  这些日子,天天都有好消息,他对于这些消息,已经麻木了。…。。

  更何况,百姓的支持,虽然表面上看着声势浩大,但也只能是锦上添花,更加重要的,还是朝臣的支持。

  他坐在椅子上,无比可惜的说道:“听说知意那边,已经筹到了十多万两银子,这些银子白白的撒出去,多可惜啊,如果花到别的地方,足够收买几个关键官员了,可惜她不给本王…”

  安王府。

  二皇子烦躁的在殿内踱着步子,心中又气又急。

  请医家为百姓免费治病,明明是他先想到的主意。

  是他手下的谋士,先提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如果能改变这一现状,肯定能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

  没想到,那次由于考虑不周,好事最后变成了坏事。

  后来他听取谋士的建议,又重新请了一些医家,这次想要看病,需要付二十文钱的诊金。

  虽然只有二十文,但却挡住了九成以上想要凑热闹的人,义诊得以顺利的进行,并且得到了许多百姓的称赞。

  但还没等他高兴几天,六公主的医学院就得到了批准。

  一夜之间,就没有人讨论他在做的事情了。

  更让他气愤的是,从看病入手,是他先想到的主意,他们剽窃了他的智慧!

  一位谋士叹了口气,说道:“殿下,听说六公主那里,已经筹到了超过十万两的款项,也招到了许多学生和先生,其中几位,还是有名的大医…”

  虽然六公主的举动,和安王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不得不说的是,她们的举措,要比安王府的更加高明。

  义诊只能治标。

  而彻底的医疗改制,才能治本。

  安王闻言一惊:“什么,十万两,他们筹到这么多钱了?”

  那谋士点了点头,说道:“这对医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能够使得医家更加壮大,许多医馆都捐了不少银子…”

  一想到这本来应该是自己的政绩,他的心就在滴血。

  安王当机立断,说道:“建,他们能建医学院,我们也能建,他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那谋士道:“但这需要一大笔银子…”

  这件事情,可不是义诊,说做就能做的。

  不仅前期需要一大笔银子筹备,后期的投入,更是不可想象的数字。

  别说是一个安王府了,就算是以国库的财力,恐怕也难以为继。

  他补充说道:“六公主办医学院,是以她自己的名义,户部也只拨款了一万两,我们再以同样的理由申请,户部恐怕不会拨款,她后面的银子,也都是自己筹来的…”

  安王府的财力,他很清楚。

  在这大半年的夺嫡之争中,王府已经差不多被掏空了。

  安王咬了咬牙,说道:“钱的事情,本王想办法!”

  片刻后,安王府,一座地下宝库中。

  安王看着宝库中的名贵珠宝,以及他收集了三十年的古玩字画,虽然心如刀绞,但还是道:“把这些东西都拿出去卖了,换来的钱,用于设立我们自己的医学院,她能筹款,我们也能筹款,她能请医家授课,我们也能请医家授课…”…。。

  宝库被搬空之后,安王回到寝殿,靠在椅子上,久久的缓不过神。

  这次的投入固然大,但收获也不会小。

  从六妹筹款的速度来看,那些医家们,都对此事颇为支持。

  自己身为皇子,若是亲自筹款,肯定比六妹筹到的更多,说不定还能借此,缓解一下王府财政的压力…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才好了些。

  半日之后,负责筹款和聘请医学院先生的人去而複返。

  安王迫不及待的站起身,问道:“怎么样了,筹到了多少银子?”

  那人嘴唇动了动,说道:“跑了二十家医馆,筹到了一千两…”

  安王闻言一愣,二十家医馆,只筹到了一千两,平均每家五十两,打发叫花子呢?

  他又追问道:“聘请他们当先生的事情呢?”

  那人轻叹口气,说道:“他们说可以讲课,但是每个月的酬劳,要一千两…”

  安王愣了一下,怒道:“一千两,他们怎么不去抢!”

  片刻后,他缓缓的坐回椅子,像是被掏空了全部的力气。

  为什么六妹随随便便就能筹到十万两,那些第三境第四境的医家,还愿意免费去她的学院授课,到了自己这里,不仅筹不到银子,想要让他们授课,也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她到底做了什么,能让这些医家又出钱又出人,如此的支持他?

  金丹堂。

  五大王朝之中,赵国的医家最为繁荣,国都更是医馆遍地。

  金丹堂是医家金丹派在国都设立的医馆,金丹派擅长炼制丹药,无须熬制药材,服药简单方便,且效果显著,因此颇受赵国权贵的欢迎。

  当然,因为炼制丹药的成本更高,治疗同样的病症,金丹堂的价格比起其他医馆也更高。

  金丹堂的主诊医师是一位第四境的医家,此刻,医馆之内,有数人在排队等待他出诊,他们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他出来,不禁开始议论起来。

  “都一刻钟了,姜大夫怎么还不出来?”

  “我刚才见他和另一位老人家上了楼。”

  “那位是回春堂的孙大夫,也是一位第四境的大医,可能和姜大夫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谈吧…”

  此刻,金丹堂三楼。

  孙大夫坐在地上,抱着另一位老者的腿,说道:“一万两,我们多年的交情,今天你不给这一万两,老夫就不走了!”

  被他抱着腿的老者一脸无奈,说道:“两千两,我金丹堂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再不起来,我就叫人了…”

  孙大夫想了想,说道:“这样,到时候,我们在医学院门口立一块碑,把你的名字写上去,如何?”

  姜姓老者思忖了片刻,改口道:“三千两吧,三千两不能再多了。”

  建立医学院,虽然对自己的门派无益,但对于整个医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因此,他才愿意捐出一千两。

  看在他和姓孙的几十年的交情上,再追加一千两也可以。医学院到底是朝廷推动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把他的名字刻在院门口的石碑上,让过往的百姓和医家晚辈都能看到,无疑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为了这点面子,他可以再付一千两。

  孙大夫继续说道:“医学院刚刚建立,还需要一批有资历的先生…”

  姜大夫知道他想说什么,摆了摆手,说道:“老夫没空,你再去问问别人吧…”

  对于去医学院教书,他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孙大夫闻言,也没有再坚持。

  他从地上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然后从怀里拿出一本包装精美的册子,说道:“对了,我们打算编写一本医书,要不要署上你的名字,你象征䗼的贡献几个丹方就行了。”

  姜大夫无所谓道:“随意吧。”

  医家之间,在医书上互相署名,是很常见的事情。

  金丹堂丹方无数,随便贡献几个不重要的就行。

  理论上说,这对修行是有好处的,编写医书,也是为医家做贡献,不过因为医家发展了太久,已经很难再有创新,编写医书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孙大夫点了点头,顺手从桌上拿起毛笔,在那本册子上写下一个名字。

  姜洪。

  就在他放下笔的时候,姜大夫忽然一愣。

  他忽然感受到䑕䜨的医家真气,有一丝微弱的增长。

  以他第四境的修为,哪怕是一丝微不可查的增长,实质也是极其可观的。

  刚才那一瞬,就抵得上他坐诊一个月。

  这种事情不会莫名其妙的发生,下一刻,他就猜到了原因。

  他的目光,立刻望向孙大夫。

  他们到底编写的什么医书,只要写上名字,就能让他的修为产生波动?

  要是自己真的参与编纂,并且做出巨大的贡献,岂不是此生有望第五境?

  孙大夫已经走出了门口,他立刻追了上去,大声道:“留步!”

  孙大夫回头看着他,问道:“什么事?”

  姜大夫抿了抿嘴唇,指着他手中的册子,问道:“这,这是一本什么医书?”

  孙大夫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

  片刻之后。

  姜大夫坐在地上,死死的抱着他的腿,说道:“我们几十年的交情,这种好事,你怎么能忘了我,一万两就一万两,丹方我也多给你一些,你带着我一起编书吧…”

  孙大夫捋了捋胡须,说道:“老夫只是一个副编纂,做不了这么大的主,你这让我很为难啊…”

  姜大夫抱他的腿更紧了一些,说道:“你不答应我,你今天就别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孙大夫看着他,说道:“你要想参与编纂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得捐五万两,还得来医学院教书,而且没有酬劳…”…。。

  姜大夫生怕他反悔,立刻道:“答应,答应,老夫全都答应!”

  使馆小院之内,赵知意正在和李诺下棋。

  创建学院所有的前期准备,她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至于筹款和招收医学院的先生,她从始至终都没有管过,不管是筹银也好,招人也罢,孙大夫一个人就办的妥妥贴贴。

  李诺也难得的闲了下来。

  不管是筹建医学院还是编书,都是李诺提出并主导的,他自己的收获必然最大。

  而孙大夫作为参与者,想要提升更多的修为,就得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他对于这两件事,极为上心,自己的医馆都不开了,到处去拉赞助找投资,后面所筹到的银两,以及招到的书院先生,几乎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为了方便他办事,李诺也给了他很大的权限。

  《医疗手册》李诺为主编纂,孙大夫为副编纂,在两人之下,还可以设立一些编纂,邀请一些名医担任,一来扩大此书的…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娘子,护驾!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