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56章 朝阳城的模范家庭

  陶潜的这句话,就触碰到古代制度的根本问题了。

  民本,君本,还是以少数当权者为本。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这么多朝代,从未出现过真正以民为本的政权。

  陶潜问出这句话,也不是想要李彻答应什么,而是想知道李彻对此事的态度。

  身为当权者,只要心中有百姓的一点位置,百姓的生活都会好过不少。

  李彻听闻此言,缓缓放下手中的筷子,眼神也变得严肃起来。

  “我常说君舟民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而所谓君者,绝非帝王座上的那一人。君乃是国家,被民众举起来的是一国,而非一国之君。”

  “至于您问,百姓和官吏谁更重要,我无法回答。”

  李彻手指轻扣,娓娓道来:“所谓民者,士农工商也。”

  “官吏世家也不过是‘士’这一阶层的民,他们本就是民的一员,又从何谈起谁更重要呢?”

  陶潜捋着胡须,眼睛微眯着:“殿下所说没错,然世家和官吏掌握着财富和权力,他们虽也是民,却过着和普通百姓截然不同的生活。”

  “此等差距,如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怎么能说他们是民的一员呢?”

  李彻脸上带着微笑,从容道:

  “说上百句不如亲眼所见,等到饭点过后,陶夫子不如和我去城中看看百姓们的真实生活,或可得到答案。”

  陶潜有些迫不及待:“不如现在就出发,饭何时都能吃,不在这一时了。”

  李彻笑着摇了摇头:“陶夫子误会了,咱们这么多人下去体察民情,百姓必然要花费心思招待。”

  “我们若是受了百姓的招待,岂不是让百姓破费;若是不收招待,百姓们多半会心中忐忑,怕我等暗中嫉恨。”

  “且等等吧,等百姓们下了工、吃完饭再去,免得讨人嫌。”

  此言一出,满堂人都安静了下来。

  以往的高官藩王,能去百姓当中体察民情,已经是爱民如子的好官了。

  又有谁会真正站在百姓的角度,为百姓如此着想,甚至连如此细节都琢磨到的?

  “殿下爱民如子,老朽汗颜。”

  陶潜这次是真的有些佩服了。

  李彻挥了挥手:“什么爱民如子,只是经验丰富罢了。”

  陶潜等人一脸疑惑,不清楚李彻所说的经验是什么意思。

  直到用过饭后,他们随李彻走到城中,才明白过来。

  热情的民众将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若非有亲卫拦着,陶潜都怀疑这些百姓要把李彻生吃了。

  “咳咳咳。”李彻一边握住百姓们热情的手,一边向陶潜解释道,“朝阳城民风质朴,陶夫子习惯就好。”

  陶潜笑着回道:“殿下如此广得民心,是多少明君一辈子求都不来的。”

  过了好一会,人群才慢慢散去。

  李彻看向陶潜:“陶夫子,我们走吧,去百姓家里看看?”

  陶潜轻轻点头,忽然开口道:“既是体察民情,可否让老夫选一家?”

  他自己选,就避免了李彻弄虚作假,故意挑城中富农作秀的可能。

  李彻自是信心满满:“当然可以,陶夫子请。”

  陶潜的目光扫过一众民居。

  城内的民居都是新建的,由刘业规划,每一家的房子规模都差不多,排列得整整齐齐,有点后世小区的感觉。

  陶潜的眼光最终落在了一个房子上。

  那是城墙根下,太阳无法照射到的角落,看起来的确有些阴暗闭塞。

  “就这一家吧。”

  李彻看到陶潜选定的那户人家,顿时眼神变得异样起来。

  那户人家李彻还真知道,情况的确比较特殊。

  “您确定?”

  陶潜点了点头:“殿下可是觉得不妥,那老夫换一家也行。”

  “哈哈哈,不必。”李彻回道,“既然是要看百姓真实的情况,自然是哪家都无妨。”

  说罢,便让秋白上前去敲门。

  不多时,门内传来动静,一名老者探出头来。

  “老韩头,是我啊。”李彻笑着招呼道。

  那老者眨了眨浑浊的双眼,这才分辨出面前之人是李彻:

  “啊,原来是王爷!草民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李彻笑着说道:“你少来,本王又不是第一次来你家了。”

  “殿下快请,屋里面说话。”老韩头回头喊道,“老婆子快出来,殿下又来了。”

  李彻点点头,带着众人随老韩头进入院内,院子里整洁有序,几个儿女正在忙碌。

  和老韩头不同,儿女们就有些拘束了,连忙跑东跑西给众人拿椅子。

  “好了,不用忙活了。”李彻看向老韩头,“今日本王是来看看,你家日子过得如何,可有什么缺的?”

  老韩头摆了摆手:“家里还能有什么缺的,怎敢劳殿下惦记?”

  “家里几个不成器的儿子都被殿下安排了工作,连女儿都能去工厂挣一份钱,草民别无所求,只求殿下福寿绵长、长命百岁。”

  一旁的陶潜见老爷子神态自若,不似作假,忍不住开口问道:“老人家,你家中有多少儿孙啊?”

  老韩头瞥了他一眼,将目光投向李彻。

  李彻笑道:“这位是从关内来的大才,要辅佐本王成大事的,他问什么,你如实作答就行。”

  听闻李彻的话,老韩头态度大变。

  “哎呀,竟是来辅佐王爷的相公,草民失礼了。”

  陶潜连忙扶住欲要下拜的老韩头,又听他颤颤巍巍地说道:

  “草民家中又三儿两女,还有两个孙子,算是子孙满堂,日子过得红火。”

  “刚刚听闻老人家说,殿下给您子女都安排了工作?不知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老韩头似乎是有些激动,说到子女更是自豪慢慢,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李彻见状,连忙让亲卫搀着他在一旁坐下。

  “他家的情况我恰好了解,我来说说吧。”李彻笑着指向周围的韩家子女:

  “韩家大儿子在奉军中当兵,拿得一份军饷;二儿子在工程队当工头,负责修桥铺路,拿一份工钱;小儿子在家种田;大女儿在工厂做女工,补贴家用;小女儿则在家照顾他们老两口。”

  陶潜瞪大眼睛,看着李彻如数家珍的样子,感觉有些不真实:

  “殿下对治下百姓家中的情况,都是熟记于心的吗?”

  “怎么可能?”李彻笑着摇了摇头,“我之所以对他家了解,是因为他家是朝阳城的模范家庭。”

  “第一个送儿子来当兵,又是第一个送女儿做女工,本王自是记得清楚。”

  陶潜…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