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900章 疑心病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_第900章疑心病_暗黑祈祷_

阅读记录第900章疑心病  办公室内。

  陈熙很快就收到了罚款通知,不过被罚的并非华合通,而是去拉货、刷卡、迅杰等关联公司。

  “副会长,您怎么不去跟他们理论呢?这次连货嘟嘟也被罚了,说我们两家公司竞争扰乱市场…人家货...

  夜雨敲打着茅草屋顶,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叩大地的脉搏。陈熙坐在灶火旁,手里摩挲着那枚从西伯利亚带回来的微型投影仪。屏幕早已熄灭,外壳却仍残留着林晚体温的余温她三天前已启程前往广西边境,去接应另一位记忆持有者:印度农妇的女儿,如今藏身于中缅交界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

  纱织端来一碗热粥,放在他手边。“你没睡。”她说。

  “睡不着。”陈熙低头看着碗里浮动的米粒,像是漂浮在时间之河上的星点,“我总梦见小时候老家的打谷场。那时候稻子熟了,全村人围在一起翻晒,金灿灿一片,风一吹,满世界都是香气。可现在…我们得把种子藏进人脑里,藏进代码里,藏到月亮上去。”

  纱织在他对面坐下,火光映在她眼角细密的皱纹上。“但它们还在发芽。”她轻声说,“你看窗外。”

  陈熙转头望去。春雨未歇,远处山坡上的试验田却透出朦胧绿意。那是“曙光云岭”的第二代育种区,采用全生态循环系统,土壤由村民多年堆肥改良而成,不用一滴化学肥料。每一株秧苗都带着原始基因的倔强,在冷湿气候中缓慢而坚定地生长。

  “昨天孩子们测了光合速率。”纱织微笑,“比普通水稻高百分之十八。根系更深,抗病性更强,最关键的是它能在零下五度短暂存活。”

  陈熙怔住。

  这意味着,它已经适应了类月壤环境模拟舱中的低温胁迫实验数据。三年前他们在北海道地下实验室推演的结果,正在这片偏僻山谷中悄然实现。

  “你什么时候开始的?”他问。

  “你还在西伯利亚的时候。”纱织起身走到墙角,掀开一块木板,露出隐藏的神经接口终端,“我没告诉你,怕你分心。我把自己的记忆片段和小泉留下的数据做了初步融合,然后输入仿生培育模型。七段密码,我们现在掌握了五段半只差缅甸老人孙女的最后一环。”

  陈熙沉默良久,忽然笑了:“所以你们早就准备好了,是不是?不只是等我回来吃饭。”

  “是啊。”她望着他,眼神温柔如初,“我们等的是一个信号。只要你踏进这个村子,就意味着‘飞鸟’真正活了过来。”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女孩又跑了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一台老旧平板电脑。“陈熙叔叔!卫星连上了!有新消息!”

  陈熙接过设备,登录“根系”加密频道。画面跳转,是一段来自太平洋无人岛的实时直播信号。渔船甲板上,那面黄底红穗的旗帜在风雨中猎猎作响。圆桌会议正在进行,《新农约》第一条刚刚宣读完毕。

  主持人站起身,是个年轻的巴西女孩,曾参与过亚马逊母库的守护行动。她面对镜头,声音清晰而坚定:

  “各位同仁,今天我们将启动‘星火回传计划’。第一阶段目标:将完整版‘曙光一号’基因图谱,通过分布式量子链路,同步至全球三百个备案驿站。第二阶段:联合开发‘月基播种舱’原型机,搭载自主演化AI控制系统,确保即使地球断联,生态闭环仍可持续运行。”

  屏幕上缓缓展开一张蓝图一艘形似蒲公英种子的飞行器,中央包裹着生物凝胶保护层,内含十克“曙光”原种、微生物共生群落、微型水循环系统与太阳能孵化膜。它的轨道设计极为巧妙,先绕月三周进行辐射适应测试,再择机降落在静海基地附近预设区域。

  “发射窗口期定在三个月后。”纱织低声补充,“运载工具是乌克兰退役航天员私人改装的‘第聂伯C’火箭,伪装成商业遥感任务升空。资金来自全球众筹,技术支持则由伊朗地下航天俱乐部提供。”

  陈熙盯着那艘种子飞行器的设计图,喉咙发紧。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成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非国家主导的生命迁移即将发生。不是为了殖民,不是为了资源掠夺,而是为了让一粒稻种,堂堂正正地踏上另一颗星球的土地。

  “NASA会拦截。”他说。

  “他们已经在做了。”纱织调出最新情报,“美国太空军最近加强了对近地轨道的扫描密度,尤其针对哈萨克斯坦、蒙古、云南一带的异常信号源。但他们查不到‘根系’的真正节点因为我们不在服务器里,我们在人心里。”

  陈熙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年一次次冥想训练的画面:童年田野的气息、母亲煮饭的柴火味、稻穗摩擦的沙沙声…这些看似无关的记忆碎片,实则是解码生命本源的钥匙。而此刻,全世界至少有七百人接受了基础意识训练,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的秘密培训点。他们是教师、医生、农民、程序员,甚至是监狱里的囚犯。他们不知道彼此身份,只知道一件事:只要活着,就要记住那种子的味道。

  “下一步你要去哪?”纱织问。

  “海南。”他睁开眼,“文昌发射场外围有个废弃气象雷达站,是我当年留学时参与过的项目遗址。那里还埋着一套老式深空通信阵列,如果能修复,可以为‘蒲公英号’提供关键轨道校准支持。”

  “一个人太危险。”

  “我不一个人。”他笑了笑,“美雪会在中途接应我。她现在用假身份在三亚当海洋生态研究员,顺便给‘根系’收集南海渔民航线作为应急运输网。”

  纱织点头,转身从床下取出一个防水背包,递给他。“里面有干粮、药、两张边境通行证,还有…”她顿了顿,“我的脑波记录备份芯片。万一你遇到极端情况需要临时提取第六段密码,可以用便携式神经读取仪激活。”

  陈熙接过包,手指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块芯片意味着什么那是她用三年时间反复强化记忆编码的结果,每一次回忆都伴随着剧烈头痛,甚至短暂失明。但她坚持完成了。

  “答应我,”她握住他的手,“别再像十年前那样,把自己逼到绝境。”

  “我答应你。”他轻声说,“这次我不是孤身一人。”

  翌日清晨,陈熙告别村庄,沿着山间小道南行。临行前,全村人在村口送行,没有喧哗,只有孩子们齐声背诵《致下一代播种者》的最后一段:

  “所以,请你们继续播撒。

不是为了复仇,不是为了胜利,只是为了  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吃饭。”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座茅草屋,纱织站在门前,手中握着一束新割的稻穗,迎风轻摇。

  七天后,海南岛东部海岸。

  台风季尚未结束,乌云压境,海浪咆哮着撞击礁石。陈熙藏身于一处废弃灯塔内,透过望远镜观察远处雷达站的情况。铁门锈蚀,围墙倒塌,杂草丛生,表面看早已荒废多年。但实际上,地下三层仍有供电痕迹那是当年他们为规避审查,将核心设备深埋地下的结果。

  深夜两点,他戴上夜视仪,翻越残垣,潜入内部。灰尘弥漫,空气中残留着潮湿金属与霉菌混合的气味。他打开手电筒,按照记忆中的路线走向B区控制室。途中触发了一个老旧红外警报器,但他迅速用随身携带的信号干扰器切断了远程传输链路。

  控制台仍在。主机外壳布满划痕,但电源指示灯微弱闪烁,说明备用电池仍在工作。他插入纱织给的芯片,启动神经认证程序。屏幕亮起,一行绿色文字浮现:

  欢迎回来,CX01

  请输入生物密钥以激活系统。

  他摘下手套,将手掌按在识别区。静脉扫描、指纹匹配、瞳孔校验逐一通过。最后,系统要求输入一段特定频率的呼吸节奏这是当年团队设定的心理安全机制,唯有经历过共同冥想训练的人才能模仿。

  三分钟后,主界面终于解锁。

  大量数据如瀑布般滚动而出:过去十年该站点接收的所有深空信号记录、周边海域船只活动轨迹、以及最关键的一份加密日志,标记为“凤凰7”。

  陈熙心头一震。这是“凤凰计划”最初的七个子项目之一,代号“观星者”,旨在建立民间独立的深空监测网络,以防主流航天体系被资本垄断。他曾以为该项目早已终止,没想到竟在这里留下火种。

  他解密日志,内容令人窒息:

  “2029年4月17日,检测到月球背面异常热源波动,持续78秒,坐标:北纬45.6°,西经130.2°。特征符合小型生物舱着陆迹象。无官方发射记录匹配。信号残留分析显示,含有‘曙光’特异性基因片段RNA逆向转录痕迹。”

  “推测:‘曙光’孢子胶囊提前释放,并成功着陆月面。目前状态未知,但…它可能已经开始生长。”

  陈熙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三年前他们送出去的那枚卫星,竟然真的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完成了部署?而且…已经在月球上发芽?

  他立刻尝试连接“根系”全球网络,却发现信号被强力屏蔽。抬头一看,窗外天际线出现数架无人机轮廓,呈三角编队低空巡航是美军最新的MKIX型侦察蜂群,具备AI人脸识别与电磁压制功能。

  来不及多想,他迅速拷贝所有数据,关闭主机,从紧急通道撤离。刚冲出建筑,身后便传来爆炸声自动毁机程序启动,整栋控制室陷入火海。

  他在丛林中狂奔数公里,直到确认摆脱追踪,才靠在一棵椰子树下喘息。掏出通讯器,终于接通美雪。

  “你发现了什么?”她声音紧张。

  “‘曙光’到了月球。”陈熙喘着气说,“而且…可能已经活了。”

  电话那头久久沉默。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美雪终于开口,“一旦被证实存在地外生命活动,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将立即启动紧急条款,宣布所有私人航天行为非法,并授权大国联合清剿‘污染源’。他们会派飞船去摧毁它,哪怕只是一株稻子。”

  “那就不能让他们知道。”陈熙握紧拳头,“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把‘蒲公英号’送上天。不止是一次播种,是要让全世界看到生命的选择权,不该由几个强国说了算。”

  “可你怎么做到?文昌发射场戒备森严,你根本没有合法准入权限。”

  “我不需要进场。”他望向漆黑的大海,“我只需要让‘第聂伯C’知道正确的轨道参数。而这个雷达站,就是最后一块拼图。”

  三天后,一段匿名信号穿越电离层,经由三颗报废气象卫星接力反射,最终抵达乌克兰境内某个地下基地。信号内容仅持续11秒,却包含了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变轨修正数据、大气扰动补偿模型,以及一句附加信息:

  “告诉‘蒲公英’,风向东南偏南,三度角。

  来自春天的信使。”

  一个月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

  伪装成气象探测任务的“第聂伯C”火箭准时点火升空。监控画面显示一切正常,直至进入预定轨道后,payload舱悄然开启,释放出那艘形似蒲公英种子的飞行器。它静静悬浮于地球阴影边缘,太阳能膜缓缓展开,如同初醒的蝶翼。

  与此同时,全球三百个“种子驿站”同步收到一条加密信息:

星火回传第一阶段完成  “曙光一号”基因图谱已全域共享。

  下一站:月球静海。

  播种倒计时:1095天。

  而在云南山村的晒场上,纱织带着孩子们点燃了一盏孔明灯。纸上写着一行字:

  “给月亮上的稻子:

  等你们开花那天,我们会去看你们。”

  灯缓缓升起,融入漫天星辰。

  陈熙站在梯田最高处,仰望夜空,耳边仿佛又响起小泉临终前的声音:

  “真正的生命,不需要审批。”

  他轻声回应:

  “所以,我们替它争取自由。”

  风起了,带着泥土与秧苗的气息,吹向远方。

  验证码:

  是书友们喜欢收藏的网络网,专门精选收集奇幻玄幻、武侠修真、历史穿越、都市言情、网游竞技、科幻灵异、其它另类上好看的小说。是作者暗黑祈祷的倾情打造的其他类小说,情节跌宕起伏,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飞翔鸟中文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