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八章、各取所需

复山河_影书  :yingsx←→:

  广州府,总督衙门。

  “总督大人,海盗中充斥着穷凶极恶之人,不能全部赦免啊!”

  广东巡抚安庆丰慌乱的劝说道。

  上头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赦免令是两广总督衙门发的,但具体的活儿,却落在了广东一众官员身上。

  帮忙干活,不算什么大事。

  海盗从安南劫掠的战利品,大都运送到广东进行销赃,大家也没少从中拿好处。

  可随着赦免令的不断签发,以往被朝廷通缉的大鱼,也出现在了赦免名单上。

  不同于普通的海盗,这些家伙可是抢过世家大族的,一些极端份子甚至杀过官。

  如果把这些人也给赦免了,御史弹劾的奏章,估摸着一间屋子都堆不下。

  事情一旦闹大了,势必需要有人负责。

  安南战争还在持续,朝廷不会轻易动李牧这位总督,他这巡抚就是现成的背锅侠。

  “他们可有送上叛军首级?”

  李牧平静的问道。

  甘蔗没有两头甜,赦免海盗,肯定存在弊端。

  借助了海盗的力量,打击安南国,自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虽然海盗前身多是沿海渔民,可是在大海上劫掠多年后,许多人都变了质。

  不过安庆丰担心的,明显不是有凶徒漏网。

  对官老爷们来说,劫掠百姓是可以被原谅的,可一旦触及世家大族的利益,那才是十恶不赦。

  一方面是天然的阶级站位,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自己的官帽子。

  百姓的声音皇帝在紫禁城中听不到,可士绅们的不满,却能影响仕途。

  “送上了。”

  安庆丰有些勉强的回答道。

  抢了世家大族,还能逍遥自在的海盗,无一不是悍勇之辈。

  这些人不光拿到了免罪首级,甚至手中的首级数量,还有大量的盈余,可以向朝廷换取官职。

  “既然送上了,那就按照规矩办。

  东南沿海的海盗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水师的力量增加十倍,也很难把他们剿杀干净。

  与其放任不管,不如收编一部分,打压一部分。

  既然他们能戴罪立功,那么过去的事情,就可以既往不咎。

  倘若未来有不法行为,再按律处置也不迟。

  别忘了,这些海盗送来的叛军首级,可是超过二十万,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李牧严肃的回答道。

  做出了承诺,就要予以兑现。

  为了自己的信誉,得罪一些沿海士绅,李牧毫无压力。

  不怕他们闹腾,就怕他们没有动静。

  擅自赦免海盗,看似非常严重。

  实际上放在全局来看,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顶着大虞第一名将的头衔,麾下拥兵二十余万,旧部遍布东南八省。

  换谁坐在永宁帝的位置上,心里都会犯嘀咕。

  倘若再和地方大族一团和气,那就是妥妥的心腹大患。

  此时犯点儿非原则性错误,闹出点儿乱子来,让皇帝出来善后,反而有利于稳固君臣关系。

  安庆丰担心背锅,纯粹是被害妄想症。

  就算沿海世家不报复,李牧都要自己安排御史弹劾。

  帽子扣的越大,罪名按的越离谱越好。

  至于得罪人,那纯粹是想多了。

  在官场上混,很多显露在明面上的关系,那都是想让大家看到的。

  赦免海盗,不等于替他们无限兜底。

  有人要解决私人恩怨,李牧也不会拦着。

  安庆丰这么干,肯定会遭到报复。毕竟他是文官,报复起来没有风险。

  换成李牧这种实权大员,又是另一种局面。没有把握一棍子打死,就要考虑被反噬的风险。

  在征收关税的问题上,勋贵系确实得罪了一众沿海大族。

  可是在维护海洋贸易线稳定的时候,双方又变成了盟友。

  以往从事走私贸易,甭管在海外发生了什么,都是自己想办法处理。

  最近这一年时间里,因为贸易冲突,官府多次介入协调。

  大虞朝的招牌,东南亚地区还是非常好用的,各方势力都得给几分面子。

  尤其是安南战争爆发后,大虞爆锤了这位南亚小霸王,对各大势力形成了威慑。

  大虞商船出海,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次数明显下降。

  加上大量海盗转移阵地进入安南国,商船遭遇劫掠的概率,也跟着大幅度下降。

  看似缴纳了关税,大家损失不少,实际上赚回来的更多。

  以至于这些沿海大族,一面反对勋贵系征收关税,一面又同勋贵系加强合作,维护海上贸易线的畅通。

  纵横交织的利益,让双方的关系,变得越发复杂。

  没有深入了解,外人很难捋清楚其中的利益纠葛。

  “下官遵命!”

  京师。

  “晚生兰林杰,拜见首辅大人!”

  看着老者走了过来,兰林杰急忙起身上前行礼。

  内心深处,此刻他已经激动的不行。

  内阁首辅,这可是文官巅峰。

  换在以往的时候,他这种寒门出身的小举人,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

  “不必多礼!”

  “你们家侯爷,把你派过来,所谓何事呀?”

  万俊辉开门见山的问道。

  永宁朝的首辅虽然不好当,但手中的权势,却是半点没减。

  不说每天日理万机,可想要闲下来,基本上不可能。

  换成李牧亲自上门,双方还能寒暄几句。

  兰林杰的身份地位太低,还不配他费心思结交。

  “禀首辅,侯爷让学生过来,主要是商议安南之事。

  朝中局势复杂,侯爷远在万里之外不便插手,想请首辅大人代为周旋。

  事成之后,侯爷定有重谢。”

  兰林杰当即回答道。

  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想和首辅拉一拉关系,怎奈双方地位差距太大。

  此时凑上去,除了惹人嫌,没有任何意义。

  跟着李牧混了这么些年,他也渐渐看透了官场人脉关系的本质。

  没有对等的价值,冒然过去攀关系,那就是自取其辱。

  “老夫不收礼,重谢就免了。”

  “重建交趾布政司耗费太大,朝中反对声音太大,事情非常麻烦。”

  万俊辉摇了摇头说道。

  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

  倘若勋贵系肯付出一定代价,让朝廷通过决议,也不是没法操作。

  可今天兰林杰过来,明显只是代表李牧个人,而不是整个勋贵集团。

  个人对个人,那就是私底下的利益交易。

  作为首辅,万俊辉注定不可能缺钱。

  外面想给他花钱的人,能从京师排到安南。

  不收礼,那就意味着想他帮忙,必须拿出政治资源进行交易,并且还不保证成功。

  “首辅大人,重建交趾布政司花费确实很大,不过也不是没法变通。

  如果朝廷在交趾布政司之上,再设立一个安南都护府,用都护府代管当地军政,行政开销就能大幅度削减。

  既顾全了陛下的面子,百官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兰林杰平静的回答道。

  相较于巡抚衙门,都护府的职权,明显要高的多。

  不仅管理民政,同时还要管理军队,并且拥有外交权限。

  因为机构相对简单,受到的制衡也更少,都护的权限几乎无限大。

  可行自行征税、招募军队,处理同外邦之间的关系,拥有一定的对外征讨权。

  在汉唐两朝经常出现,到了大虞朝都护府的权限遭到弱化,渐渐被卫所所取代。

  毫无疑问,安南现在的局势,弱化的都护府肯定搞不定。

  朝廷如果不想砸钱,那就必须放权。

  “设立安南都护府,确实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只不过这么干,对侯爷有什么好处呢?”

  万俊辉疑惑的问道。

  仅仅只是建立安南都护府,以勋贵系的能量,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来即可。

  为了节省行政成本,通过的概率非常高,犯不着派人来游说也这位首辅。

  首任安南都护,也不会有争议,肯定是让李牧兼任。

  就算朝廷有想法,也要等局势稳定之后,再对人事进行调整。

  “首辅大人,朝中争斗太过凶险,我家侯爷还年轻,不想太早陷入其中。

  所以想在新一轮的文武之争爆发前,提前退出风暴旋涡。”

  兰林杰的话刚说完,万俊辉瞬间脸色大变。

  “汉水侯想要效仿黔国公旧例,谋划世镇安南!”

  终归是做首辅的,一眼就看出了李牧的谋划。

  “首辅大人英明!”

  兰林杰坦言道。

  本质上,这就是一场交易。

  不告诉人家目的,交易就没法谈。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勋贵系几位大佬回朝后,话语权必然会大增。

  如果勋贵系想争,很有可能重现开国初年的文武并立。

  相较于经常更换的文官,勋贵系这几位是没有任期的。

  四巨头全部都是功臣,只要自己不作死,几乎不可能被扳倒。

  传统的政治手段没用,现在的勋贵集团,拥有掀桌子的实力。

  除非从内部进行瓦解,不然光外部的力量,很难把他们击垮。

  最糟糕的是,文官集团同皇帝的关系并不好。

  万一勋贵系和皇帝联手,朝堂上的局势,就要变天了。

  万俊辉急着想从首辅位置上退下去,就是看出来了后续文武之争的凶险。

  可惜他看了出来,其他聪明人也看了出来,想要在这种时候闪人没门。

  为了减轻压力,他才和清流集团联手,把徐文岳从蜀地捞回来。

  李牧世镇安南,远离了朝堂纷争,相当于勋贵系少了一巨头。

  对文官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汉水侯,真是算无遗策啊!”

  万俊辉人忍不住感慨道。

  相较于繁华的京师,安南根本没法比。

  以李牧的功劳和年龄,成为勋贵系的老大,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么一来,也伴随着功高震主的隐患。

  南边的仗打完了,北边还有仗要打。

  北虏南下的时候,他这位大虞第一名将,肯定要主持大局。

  多折腾几次,就会出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尴尬局面。

  短时间内还好,时间一长,皇帝肯定受不了。

  可能不经意间的小事,都会成为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到时候君臣关系走到尽头,后续会发生什么,那就很难说了。

  聪明人都不会让这种局面出现,不过李牧的退隐时间,还是太早了一些。

  按照事先的预估,他认为这个时间点,应该在十几年后。

  勋贵系的几大巨头全部老去,战功彪悍的李牧依旧春秋鼎盛,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寻找机会退下去。

  不过到了那种时候,已经不是想退,就能够退的了。

  选择此时脱身,无疑是最佳时间点。

  为了压制勋贵系,他这位文官头子,都快愁白了头。

  一旦文武之争再起,首辅是首当其冲。

  能够在党争爆发前,先弄走一名勋贵系的巨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罢了,此事老夫应下了!”

  迟疑了片刻之后,万俊辉一口答应道。

  明知道被利用,他还是心甘情愿的背锅。

  勋贵系成员的怒骂,他完全可以无视。

  这样的大事,他不信李牧没和勋贵系的几位大佬商议。

  既然勋贵高层达成了默契,那么促成此事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许多文人眼中,文武之中的贡献,比任何政绩都管用。

  干好了此事,他在文官群体中的声望,必然会大增。

  在后续的政治斗争,容错率也会跟着提高。

  “那就拜托首辅大人了!”

  兰林杰急忙回应道。

  事情出乎预料的顺利,搞得他都有些难以置信。

  原本以为还要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现在看来纯粹是想多了。

  能成为内阁首辅,政治眼光就不可能缺,人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本质。

  双方各取所需,自然用不着浪费时间。

  “告诉你们家侯爷,未来朝廷在南疆上投入的资源有限,让他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安南地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能够现在解决的,那就赶紧解决掉。

  拖的时间长了,那就只能靠他自己想办法。

  两广总督的任期只有三年,老夫无法保证他能一直连任。”

  万俊辉开口提点道。

  倒不是有多好心,主要是怕李牧年轻,意志不够坚定,后面突然改变主意。

  倘若当事人强烈反对,朝廷也不可能强迫。

  为了减少麻烦,索性就把事情说开,省得未来闹出麻烦来。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复山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