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10章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账号:搜索第210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第210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有鹰突然落在景昭辰的肩膀,他只是笑着不知从哪摸出肉干往上递了递。

  鹰叼住,任他从脚上解下漆木的小信筒。

  景昭辰的眉头轻轻皱了皱。

  “辛苦了,回去吧。”

  鹰拍了拍翅膀,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可是京中发生了重要的事?你要回去吗?”

  景昭辰没出声,静静看了柳岁一会。

  “岁岁,我.....不想瞒你,可又怕你会伤心。”

  “说吧,可是母亲的事?”

  她一直都知道宋氏回京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再嫁后,可说是度日如年。

  宋氏一直要过安稳且富足的生活,为此不惜抛下夫君和一双儿女,狠心离开之后就再没音讯。

  柳岁就是不明白,世上怎么会有这种母亲?

  男人如衣裳,不合身确实可以随时换,可孩子是辛辛苦苦怀胎十月才诞下的,如何就说舍弃就舍弃?

  柳齐没死,易容之后就留在了京城。

  都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景昭辰让他亲自找出柳家被栽赃的证据,他易容了,行走于大理寺,无人察觉。

  他眼睁睁看着曾经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妻子落到如今的下场,不知是感受痛快?还是心绪难平?

  柳岁觉得他一定会心疼,因为柳齐曾经将张氏视若珍宝。

  在身边时不知珍惜,离开了不知张氏可有后悔过?

  “张氏死了,是被关在柴房活活饿死的.....他.....恰巧负责这案子,工部侍郎一家悉数被捉拿,只等着秋后问斩!”

  “当年柳家获罪,与工部侍郎可有关系?”

  景昭辰心道,果然什么也瞒不了这聪明的丫头。

  他笑着点点头。

  “正是,当年是他献计,即能打压镇国公府,又能让那位兵不血刃夺回兵权。”

  “死就死了吧,但愿下一世,能如她所愿,生在大户人家,一生衣食无忧,再觅个好郎君。”

  柳岁对张氏没深的感情,唯一让她感动的就是张氏当初不顾危险护在她身前。

  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可惜,她到死也终是没见到自己亲生的儿子。

  人生憾事,十之八九,有时糊涂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人.....有好好下葬吧?毕竟,她是安儿的母亲。”

  景昭辰道,“替她选了块风水宝地葬了,但这事他并未出面。”

  “也许父亲真的被伤到了,他对张氏可谓一往情深,可惜少年夫妻的缘分,比不得荣华富贵。”

  景昭辰往火堆里添了把柴,看着柳岁语气平静,稍稍放下点心。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既是自己的选择,再痛也得哭着走完。”

  柳岁拍拍手站起来。

  “他在京城可还好?身体无恙了吧?”

  景昭辰也站起身,替柳岁将头发上的树叶捻掉。

  “嗯,寻了最有名的郎中瞧过了,可惜从前的容貌再也恢复不了了!”

  柳岁没出声。

  当时齐怀本欲杀之而后快,但被景昭辰的暗卫及时拦下,但彼时柳齐已被烧得体无完肤。

  景昭辰怕他这样子会吓到柳家人,也担心他继续留在宁安会活不下来,秘密派人护着其回京。

  半年,柳齐才能下床走动。

  他好之后,对自己换了一副容貌,完全不在意,心甘情愿地为景昭辰做事。

  同时,将与柳家被诬陷一案的有牵涉的人全部查了一遍,工部侍郎首当其冲。

  如今工部侍郎谋害续弦,证据确凿,皇上能怎么办?

  只得义正言辞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判其斩立决。

  至于为什么不将他举家流放,不用猜,死人的嘴最严。

  可他并不清楚,他如今信任的大理寺卿,只是顶着相似容貌的柳齐。

  万无一失?

  不存在!

  “阿昭,歇了吧!太晚了,不是说明日还要赶路?也不知那关州还有什么等着咱们。”

  “好,岁岁也早点睡,还有.....别总胡思乱想,说不定是我的八字更不好。”

  柳岁笑着牵起他的手,在他唇上落下轻轻一吻。

  “我们都是命硬之人,既然死不了,那就好好活着!”

  她不是个恋爱脑,景昭辰也不是。

  他们有未尽的事,有要护着的人,没那么多的闲功夫花前月下,互诉衷肠。

  他们是彼此的救赎,彼此的安慰,彼此的靠山!

  这就足够了!

  世事难两全?

  他们偏要闯一闯!

  同时,京城的街头巷尾也全在讨论工部侍郎故意将续弦饿死的事情,但从头到尾,没人同情张氏。

  一个抛下相守二十载夫君,还有两个孩子,只一心想过富足日子的女人,活该有这个下场。

  报应不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百姓们讨论更多的是这道旨意。

  京城高门大户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也不见判这么重的。

  菜市口又该血流成河了。

  这事不断发酵,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不管皇上,还是大理寺,都保持沉默。

  皇上其实特别希望有大臣提出反对,如此他才有借口从轻发落。

  可惜,自镇国公府被举家流放,昔日一些忠臣被寒了心,不是告老还乡,就是称病不出。

  忠言逆耳,在这位皇上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动不动砍头,动不动流放,谁还敢说实话?

  人多口杂,风向渐渐就变了。

  有说大理寺公报私仇的,也有说皇上不辨忠奸的,慢慢的百姓中开始流传出闲言碎语。

  说这京城自打镇国公府被发落之后,就一直动荡不安,没见那么多熟悉的老大人都陆续离开京城,宁去乡下种田,也不入朝为官!

  乱了,京城要乱了!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抢粮、抢盐.....一切能囤的,先抢回家放着再说。

  京城的物价一日高过一日,米面的价格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热,又迟迟没下雨,庄稼蔫头耷拉的,农户们更是愁白了头。

  这么下去,抛开上交的粮食,手上压根无余粮,他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夏天还好说,漫长的冬日该怎么办?

  皇上看着手中奏折,气得一挥手,折子纷纷散落在地。

  柳齐面无表情,垂眸看了眼落到脚边的折子。

  “边关告急,急需粮草!”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都流放了,谁还稀罕当王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