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74章 爱国瓷,不是谁都能碰的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第374章爱国瓷,不是谁都能碰的_笔趣当前位置:第374章爱国瓷,不是谁都能碰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F11]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爱国瓷,不是谁都能碰的(1/1)

  回到府邸,进了密室。

  坐在书桌旁边的夏士诚,开始在脑海里梳理起事情来。

  想着永泰这副嘴脸,夏士诚不禁摇头。

  这个太子,确实不怎么样。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至于任何的个人利益,都得为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牺牲和让步。

  普通百姓,可以看不清这点,也没必要讲这些大格局的事情。

  因为,普通百姓只在底层为了活着而挣扎。

  他们连活着都很费劲了,不能指望一个底层百姓去考虑什么国家、民族的前程。

  吃饱肚子,就是底层百姓最朴素的追求。

  但永泰不同!

  他是太子!

  是大昌朝的国之储君!

  是未来左右国家命运,行使最高权杖管理国家的皇帝。

  这大昌,终究是他们赵家的天下。

  在国家利益面前,他还想今天弄死这个,明天又弄死那个!

  成天就想着压制别人,不思进取建立功勋获得更大的执政资本,那他当什么太子?

  纵观古今,什么真龙天子?

  全他妈的狗屁!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谁打的了天下,那把龙椅就是谁的。

  只要把人政、军事、税赋、粮食抓到手里,就是替天发号施令的真龙天子。

  反观永康那狗东西!

  从小受欺负,受排挤,怂包软蛋窝囊废一个。

  而眼下!

  这狗东西可怕得让人后背发凉。

  看来!

  永康这狗东西,窝在观澜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部署往后的路子了。

  朝中根基为零,在地方又谈不上任何有势力存在,就连身边的那些宫女、侍卫,当初都不一定听他的。

  可眼下!

  这狗东西开始反攻了。

  先是揍了永泰这个蠢货,引起宫内外对他的声讨。

  然后再借机打爱国牌,加上悲情操作,居然获得了他那个皇帝老子的支持。

  这一步步!

  居然大有成就,甚至把北防线定国军的军权都握在手里。

  夏士诚心里,绝不相信刘勋和李栋这些人反叛朝廷和北凉勾结的鬼话。

  能造成这种结局的,只有永康那狗东西使了阴招,才把刘勋这些蠢货逼到了死角。

  郑继业的死,只能说是个意外。

  看来,永泰这蠢货,是以太子的名义,给李栋,或者是刘勋承诺什么了?

  但眼下这把火,他夏士诚还不能直接引到永泰身上。

  对付永泰,那太简单了。

  鼓动他去和别人争!

  这就够了。

  只要不替永泰这个蠢货继续捞钱,不替他出一些关键性的好主意,这个摊子,凭他娘俩,玩不转!

  就今天!

  原本那些看他眼色行事的朝臣,因为夏墨池的被杀,慢慢和他疏远起来。

  这部分人直接无视他的存在,直接向当了太子的四皇子献媚,这他娘的太无节操了。

  自己辛辛苦苦,多年拉起来的杆子,就这么给别人使用,太他娘的亏了。

  不过也好,省得他去一一甄别自己眼下的势力伙。

  如此想着,夏士诚铺开纸墨,在书桌上忙碌到了半夜。

  早朝,大昌皇帝精神不错。

  与昨天在御花园暖棚里的暴怒来比,这神态让大臣们放松多了。

  只有挨过抽的永泰,心神不宁地站在一旁,又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待文武百官行过礼后,大昌皇帝望着堂下众臣,然后把目光,停在户部尚书张庸脸上,“眼下南河,西山二省灾民安置,进行如何?”

  面对大昌皇帝的一问,张庸面上一紧,走出文臣班列急道:“启禀圣上,钱,粮,都按部署分批划拨下去了。”

  “嗯!”

  大昌皇帝视线,从张庸脸上,又转移到工部左侍郎乔致贤脸上,道:“灾区家园重建进展如何?”

  “回圣上话,各河道清理基本完毕,被淹田陌也在恢复中,就是房屋重建较为缓慢,眼下还个矛盾颇为棘手!”

  乔致贤毫不迟疑,直接将存在的问题也提及到了。

  “棘手?”

  大昌皇帝微微颔首,又道:“不怕有问题,就怕遮掩问题,就是有问题也属正常,想办法解决就是!”

  乔致贤听皇上如此一说,便打消了顾虑,道:“被淹田亩,修造后又出现复垦矛盾,百姓原亩数和修造后的不符,好多地方又得重新规划,如此一来,宅基地,原有田亩,道路,都有改变,但百姓又拿不出差额,怨声也就不断,各种问题集中起来,地方衙门为此头疼不已!”

  “哦!”

  大昌皇帝略一思忖,缓缓说道:“天灾不可避免,但人祸不能复加,百姓苦,朝廷也难啊!”

  “圣上,依微臣见,两省人口过于集中,导致土地如此紧张,如果能分散安置,可缓解此等压力!”

  乔致贤一语成谶,直接指出这千百年来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不正是九皇子永康提出的移民策略吗?

  大昌皇帝把目光,又从文武百官面上扫视了一圈,最后停在夏士诚脸上,道:“夏阁老,依你之见?”

  “圣上!”

  夏士诚横出文臣班列一步,拱手道:“均田亩,亦是不可能的,终归有一部分百姓无田可耕,也有百姓失去房屋无法重建,挖沟渠,拓道路,这难免就要占掉部分百姓原有的农田和宅基,而地方衙门又无新垦地皮置换补偿,如此一来,无地可种,无家可归者大有人在,这些群体沦为流民,又是国家安定的最大隐患…”

  这些,都知道。

  可如何去解决?

  还真是个摆在众臣面前的大问题。

  没田地可耕,让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

  头无片瓦,又谈何遮风挡雨?

  堂上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嚷嚷半天,也没拿出一个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朝廷赈济!

  那只能救济,而无法养活这些无田,无房,又无其他生计的三无百姓。

  大昌皇帝拿起龙案上的折子,这份董庆堂替九皇子永康执笔写下的奏折,他已经看过不下十遍。

  “朕这里有一份折子!”

  大昌皇帝把手里折子扬了扬,回头又看了看龙案上的一摞折子,道:“这是小九从雁门关捎给朕的奏折,朕已经让人誊抄了百余份,你们可以先看看!”

  此言一出,刘安带着两名太监,从龙案上抱起那些誊抄的折子,给每个大臣的手里都发放了一份。

  大臣们纷纷打开折子,仔细看了起来。

  片刻后,张庸激动道:“壮哉九殿下,如此一来,可缓解朝廷对灾民的安置压力,又使我大昌边城人口、农业、商贸等生产兴旺发达起来。”

  “说得是啊!”

  焦仁也站了出来,道:“如此甚好,边城兴旺,我大昌帝国才称得上是国泰民安。”

  “微臣如何就没想到此等移民办法?”

  乔致贤一脸激动,拱手道:“无田产,无居室的灾民,地方衙门可登记造册,动员他们向边城移民,暂由朝廷赈济过冬,天暖时再组织灾民开赴边城垦荒生产!”

  “此移民提议,利国利民啊!”

  董庆堂也赞道:“戍边将士远离家乡,如此一来,他们可在边城成家立业,将士们在边城有了家,定会更加守护自己的家园不受外敌侵犯,誓死守土,不再是一句响亮的空话。”

  历来很少谏言的兵部右侍郎文进,也忍不住说道:“每年都有各军淘汰下来的兵士进入军垦屯田的队伍,而新征兵丁,又要从内地补充进去。要是移民成功,边城幅员辽阔,可大肆开垦农田,军民鱼水之下,不但可减轻朝廷负担,甚至还会增加赋税收入丰盈国库…”

  大臣们的不断称赞,对这个移民提议,莫不点头称道。

  “好!”

  大昌皇帝一脸欣慰,朗声道:“朕准了小九所奏,南河省的大车店郡,西山省的大榆树县,可作为两省的移民集散地,地方衙门必须竭尽全力,务必部署好这项移民大计。”

  “父皇三思啊!”

  不料!

  就在大昌皇帝刚宣布完毕,永泰就跳了出来急道:“如此庞大的人口迁移行动,风险更甚于天灾,说不准,这就是一场人祸,蓄意破坏我大昌秩序安定的阴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飞翔鸟中文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