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六章 不怨天,不尤人

第二十六章不怨天,不尤人_状元郎_穿越小说_蚂蚁文学第二十六章不怨天,不尤人  第二十六章不怨天,不尤人←→:

  “唐刘晏。”便听那考官用《三字经》出题道。

  苏录虽然能脱口而出,但还是按那考官的意思,先在心里过了一遍,以免不慎错答。

  这也是一种口试技巧。话说得再漂亮,也不能真替考官节省时间。要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确认无误后再作答。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苏录这才答道。

  考官点点头,又用《百家姓》出题道:“乐于时傅。”

  苏录还是思考作答道:“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考官颔首,再换成《千字文》出题:“户封八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苏录答道。

  ‘三百千’这就算考完了,考官又换成小四书开始出题,还是一书一道,他说前四个字,让苏录补全十六个字。

  苏录同样都能完美作答,考官便开始考他对韵:

  “几处吹笳明月夜——”

  “何人倚剑白云天。”

  “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惟圣人之心,能知圣人。”

  “柴也愚,参与鲁,师也辟,回也其庶几乎——”

  “夷之清,尹之任,惠之和,孔子集大成也。”

  三组无误,对韵也考完了。但还不能松懈,因为下面才是最难的整段背诵:

  “君子之事上也。”考官说完六个字便看着苏录,也不说这是哪里的句子。

  这种没头没尾的句子,很多考生这时候直接就听懵了。明明是翻来覆去学了多少年的东西,就是回忆不起来。

  但苏录一检索自己的‘记忆宫殿’,便定位到《孝经》的‘事君章十七’,略一思索答道:

  “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考官满意地点点头,又考校起《小学》来:“人有三不祥。”

  这题对方没打算难为他,苏录不用记忆宫殿都能一口答出来,但最后关头他还是稳住心神,确定无误后方道:

  “荀子曰: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最后一题——毋侧听。”便听考官缓缓道。

  苏录微闭双目,在‘记忆宫殿’中,那面挂着《小学》蕉叶纸的墙上寻索。当他睁开眼时,便朗声答道:

  “《曲礼》曰: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髪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可以了。”考官点点头,便问他姓名年齿,家住哪里。

  这就表示,他通过了口试,可以晋级下午的笔试了。

  至于问年齿是看考生有没有超龄,书院只收十四岁以下的学童,因为十四岁以上便‘迂不可教’了。

  当然你撒谎考官也不管,但等入学的时候,是要拿着户帖报到的。到时候就现了原形…

  登记好信息之后,考官又在黄竹牌上,写下‘二郎蘇錄’的字样,递给他道:“出去等着下午笔试吧。”

  苏录忙双手接过,深深作揖道:“有劳前辈,多谢前辈。”

  说完在后面考生艳羡的目光中,步履轻松地穿过前院,走出山门。

  书院山门外,等候考生的家人依然里外三层翘首以待。

  看到自家子弟举着黄牌子,高高兴兴出来的,家人们便都兴高采烈,还有人甚至忘情欢呼,好像孩子已经考中了一样。

  然后赶紧带着‘宝贝儿’到休息的地方,好吃好喝伺候上。

  要是看到自家孩子垂头丧气,空着手出来的,家里人也会垂头丧气。好吃的就别想了,回家吃竹鞭炒肉去吧!

  “你压岁钱没了!”苏录还听到有考生被家人当场宣判道:“过年跟着跑船去!”

  不管大哥如何消减这场考试的意义,它对他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继续读书,还是开始像父辈一样辛苦劳作,都在这里做出决定!

  就算不坠其志,刻苦自学,可没有书院的助力,怎么去跟大城市的读书人,竞争稀少的生员名额呢?

  正午日光下,苏录刚有些恍惚,二哥已经挤到了他面前,巴巴问道:“拿到黄牌牌啦?!”

  “嗯。”苏录点点头,摊开手,展示自己的考牌。

  “太好了!”苏泰兴奋的扑上来,一把抱住他,欢呼道:“俺兄弟考过了!俺兄弟考过了!”

  苏录那个汗啊,刚笑了别人提前开香槟,这又轮到自家了,所以这人不能太刻薄。

  大哥果然听不下去了,呵斥道:“胡说什么?!下午还有笔试呢!那才是真正定生死的时候!”

  “哦。”苏泰这才强忍住激动,怏怏放手。

  哥俩把苏录领到了苏家众人休息的地方…观山脚下一处避风的林子里。

  不用问,大伙儿一看苏泰那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就知道苏录过了。

  “好小子,可以啊!”大伯的表情更是精彩至极,有讶然、有心累,还有些慌乱…他拍了拍苏录的肩膀,难以置信道:“你才学了几天啊,居然考过了!”

  “运气好而已。”苏录这会儿心思都在考试上,无心察言观色,笑呵呵道:“恰好考的都会。”

  “哈哈哈,只要考过就行,管你这儿那儿的!”大伯这时也大笑起来,不管怎么说,都真他么解气啊!这几个月来,整个宗族都在笑话他家惯孩子没样,由着秋哥儿胡来。

  现在好了,看谁还敢笑话他们?!

  苏有才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朝儿子呲牙笑了笑,他现在的身份是带队老师,得考虑几个落选孩子的感受。

  最后,同来的十个孩子,五个在口试落选了。一半的晋级率,大大超过了平均水平,但对那五个落选的孩子和他们家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家长们说几句不咸不淡的面汤话,就带着自家孩子先回了…

  等到这五家人一走,场中气氛才活跃起来。苏有才使劲揉着苏录的脸蛋子,发泄起压抑的喜悦之情。

  苏录费了好大劲儿,才逃离父亲的魔掌。

  “来来,秋哥儿尝尝我娘的手艺。”小胖子苏浪打开他爹带来的食盒,一边招呼苏录,一边把好吃的往他面前摆。

  他居然也进了下午的笔试,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来尝尝我的。”另外三个孩子也有样学样,把吃的都摆出来,有腊鸡、有白切肉、有油饼…比过年吃的都好。

  苏录也把小姑蒸的叶儿粑,还有熏鱼拿出来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大人们吃的就寒碜太多了,高粱饼子配榨菜,一吃一个不吱声…

  噎的。

  “大哥也一起来吃啊。”苏浪撕一根油亮亮的鸡腿,又招呼在一旁坐大人桌的春哥儿。

  至于夏哥儿,趁着他们考试的时候,就把饭吃完了,这会儿到镇上,给大伙儿讨热水去了。

  “都少吃点!”没想到春哥儿非但不领情,反而大煞风景地呵斥道:“这都带了些什么?吃的这么油腻,迷了心眼儿下午还考不考了?!”

  苏录闻言暗叫惭愧,怎么一看到好吃的,就不管不顾,连这种常识都疏忽了?唉,以前可从来不这样的…

  他赶紧附和道:“我大哥说的对,考试时饮食要节制,咱们先吃个半饱,剩下的等考完笔试当晚饭。”

  “等考完笔试,指不定就改吃竹鞭炒肉了…”苏浪惋惜一叹,往嘴里塞了最后一个肉圆子。

  好在苏满还算有威信,少年们强忍住馋虫,都只吃了个半饱就打住了。

  饭后小憩一会儿,就被苏有才叫起来,领着他们去候考了。

  “上午一千二百人,最后只剩下四百人,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较量。”苏有才抓紧时间,提醒弟子道:

  “留下的四百人,全都是口试一字不错的,但凡粗心大意、根基不牢者,都已经排除在外了。所以下午的考试肯定更残酷,你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戒骄戒躁,不要紧张,拿出最高水平…”

  苏录则走在最后,听大哥单独教导:

  “…所以你的对手,非但认真细致、聪明敏锐,而且少说学了三年‘四书章句’。事实上,最后能考中的,基本都是浸淫四年以上的。”

  苏录点点头,这很正常。有天分的孩子,启蒙一两年,就会开始接触四书了。不会按部就班等到三年之后,才开始学的。

  “所以说,他们都已经练成了童子功,把经书刻在骨子里了。”苏满顿一下道:“就像为兄一样…”

  “大哥,你到底要说啥?”苏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道:“这不打击我信心吗?”

  “不是打击你的信心,我是想说…”苏满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顿了一会儿方道:“你走到这一步已经很成功了,可以证明你不是废材了。”

  “谢谢啊…”苏录不禁苦笑,但他也知道,大哥好像对夸人有心理障碍。能说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高的赞誉了。

  “是啊秋哥儿,你已经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了。”这时大伯也拍了拍苏录的肩膀,为他减压道:“就算去当学徒,也可以昂着头进酒坊了!”

  “我昂着头进,能早拿一年钱不?”苏录心说这位更不会说话,他强忍着才没翻白眼。

  “不是,大伯的意思是,就算没考上,天也塌不下来。实在不行,先跟你七爷爷干几天。你大哥中秀才就在眼前了,到时候家里一宽裕,大伯保证让你再接着念,反正你年纪还小,啥事也不耽误。”

  “我知道了。”以苏录的心智当然能听出些言外之意来,但他现在要排除杂念不能分心,便先含糊应着了。

  “爹,你少说两句吧。”苏满也听得直皱眉。“我是让秋哥儿放低期待…就像老祖宗说的,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不是咒他考不上。”

  苏有才虽然一直在给学生鼓劲,半颗心却一直挂着儿子。他把三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这时走过来,给了儿子个熊抱:

  “啥都别想了,拿出最高水平来,不留遗憾就行了。”

  说着压低声音,在他耳边道:“放心,读书这条路你走定了,我说的。”

  苏录只觉鼻头一酸,重重点头道:“谢谢爹。”

  二哥啥也没说,只默默守在一边,但眼里的担忧,已经说明了一切。

  苏录赶紧抬头望天,不让眼泪掉下来。和煦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驱散了大伯在他心头掀起的阴云。

  他的心情变得前所未有的明媚,朝着蓝天绽开了微笑——

  贼老天,我再也不骂你了。

  因为你又给了我最好的…

  ps.新书榜掉了一名,紧急求支援啊,大家守住前六!!!:mayiwsk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状元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