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一章 工业赢学

  沈善登关于武侠电影、功夫电影的创作思路,让韩三平耳目一新。

  对比传统武侠靠音效和剪辑表现内力,展现功夫,沈善登所描绘的无疑更震撼人心。

  这也许就是产业升级的所在,这也许就是工业化电影,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工业......

  韩三平想着。

  “厂长,这边来,为了实现具现、生理级别的‘内气血肉’,我们成立了单独攻坚部门。”

  沈善登领着韩三平来到一处专门腾出来的工作区域。

  要让韩三平深刻理解他面对的困难局面。

  国内这边,越是接近一线,靠近市场的部门、行业,就越是激进,几乎偏执的追逐新技术。

  在国产电影还没摆脱存亡危机的当下,中影在电影设备上的投入、更新是不惜代价的。

  紧盯好莱坞最先进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浪潮,生怕落后了。

  在这方面的举措,比好莱坞大公司、相关院线更有冒险性。

  所以,中影在当下,绝对拥有国内最顶尖的电影制作设备,尤其在胶片拍摄、洗印和新兴的数字化后期制作领域。

  和好莱坞大厂也能比一比。

  只是在规模、设备的新锐程度,尤其是技术应用,以及普及度上仍有差距。

  但这方面怪不到中影头上,技术和设备也要人用。

  如今中影顶级设备,只有大片导演能用一用。

  沈善登也想用!

  而且还想韩三平帮忙协调一下,最好友情价,甚至免费给他腾出一些设备。

  韩三平又不傻,从这架势就看出来了。

  但是沈善登厉害就厉害在,让他无法拒绝。

  甚至他比沈善登本人都着急。

  韩三平直接道:“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沈善登更不知道什么是客气:“技术论证之后,我们想要的效果完全可以做到,问题就在于我们走的路,是一片无人区,所有问题都是全新的问题。”

  内气血肉的呈现,是督公项目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大卖点所在。

  督公只有一千多万的制作成本,放在如今电影里面确实算中等制作。

  但和动辄上亿、几亿的古装大片相比,什么都不是。

  港台明星用不起,甚至在港台圈混出来一定名气的大陆明星也用不起。

  吴京在港圈拍片要价不会很高,但他要是回大陆这边,真要是按照市场价,不比陈道明低。

  这就是当下行业的现状。

  沈善登当然知道大陆明星有号召力,但是没用!

  没有人证明这一点,那就是没用。

  大陆新生代,准确的说已经是新中生代,陈坤、黄晓明都三十了。

  他们这些人上不了商业大片的戏,那就没有电影咖位。

  咖位这种东西,是虚的,但也是真的。

  首先,媒体报道方面。

  有咖位的,就会多给很多版面,自带流量。

  已经形成了一套产业链。

  港台明星拿了这么高的溢价,人家公司自然有钱做营销。

  大陆明星,拿不到相匹配的片酬,也就没有空余的钱拿去营销。

  其次,对于观众来说,用港台明星也是一种诚意展示。

  也许不是对的,但他是贵的。

  观众能感受到被尊重,至少表面被尊重。

  甚至不只是表面。

  因为观众没感受过真正的尊重。

  没在商业大片里面,体会过口音不违和,不用对口型配音,表演水平碾压港台明星的本土明星,表现力有多好。

  没有享受过,观众也就没法分辨什么是真尊重,什么是假尊重。

  没成功前例,也就没法做成营销点。

  而07年的舆论环境,只能说懂的都懂。

  舆论使然,这就导致督公也没法把历史的厚重感、自豪感、内在逻辑作为卖点。

  营销了,人家的嘲笑、解构、批评蜂拥而来,严重点可能都没法在圈内混了。

  观众也会茫然。

  和演员一样,观众没尝过宏大叙事的爽。

  一直被压制。

  观众没经历过理直气壮的在电影院里为自己的历史而自豪,不知道赢起来有多爽。

  宏大叙事,也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一环。

  或者说要达到一定上限,不能少了这些东西。

  但是要保住下限,先存活下来,督公必须给出可视即可得的东西给观众。

  明星卡司一目了然的给不了,宏大叙事给不了。

  能给的只有流畅爽快的剧情、精美华贵的服化道,以及震撼人心的大银幕效果。

  当然,沈善登也可以摆烂。

  他瞄准色戒上映,话题度也有了,不用中影做小动作,电影也不会赔钱。

  但沈善登觉得,赚观众的钱还是要给观众提供一定的服务。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们团队已经和国内优秀的模型师和道具师联系了,横店等影视基地,是有一些很厉害的技术人才的。”

  沈善登介绍具体进度:“绿幕我们是不想了,国内也没几个绿幕棚,国外的,制作成本不够,数字生物技术也遥不可及。”

  “所以我们还是研究终结者,摸着好莱坞的屁股过河,摸着卡梅隆过河。”

  韩三平表示赞同:“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大胆的借鉴。”

  转了一圈。

  沈善登不想影响剧组人员工作,把韩三平带进自己的办公区域,深入讲解。

  “我们初步决定利用可拆卸的树脂模型逐帧拍摄,通过定格动画+微缩模型+光学合成做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医学顾问参与设计下,制作人体血肉解剖模型,尽可能做到真实。”

  “电影巅峰战,是查江南大案,主角团对决苏州豪族孙家请的活了一百五十年的武道宗师枯木叟,我们请了计春华老师来演,他的人体模型,要尽可能做全身的。”

  “其他人物受限于制作费用,只能做局部模型。”

  “再就是在人体血肉解剖模型加上‘气’的运行脉络,目前打算用LED灯带模拟经脉发光,以机械传动装置表现气的流动。”

  “这部分需要找到精密模型师,还有就是电机精度问题,我们也在和电机厂家进行沟通,看有没有兴趣,以合作的方式,给我们制作足够精度的电机。”

  “成本来说,还是采用‘实体为主+数字增强’用真实模型拍基础光影,后期用CG添加气流动效。这样比纯CG省钱,也比纯实体可控。”

  “难点在于让发光气脉和真实血肉如何真实呈现,特别是打戏,如何做到血肉模型、内气运转、演员动作精准同步。”

  “目前先开发简单的机械臂带动光点运动。”

  “成本估算的话,血肉解剖模型加上气脉,这方面如果没有医院提供帮助的话,我们自己花钱要四五十万。”

  “定制发光装置,以及机械传动系统,还有电机,没有资助的话,恐怕要上百万。”

  “还要动作捕捉服,然后基础特效镜头按每秒2万算,四百万预算只够两分钟。”

  “如果中影能够在设备上为我们提供帮助,后期省一省,制作特效镜头的成本省一省,降到1万一秒,我们就能做出四分钟的特效。”

  沈善登总结道:“只有真实,才有力量,只有力量,才能产生真正的感染力。”

  “科幻电影,也是西方对于技术、关于未来的一种幻想,既有他们技术领先的基础,也通过文化产品加深这种印象,从文化产品,到商业产品,形成正向循环,无往不利。”

  “甚至形成了只有好莱坞才能畅想未来的局面,只有大漂亮玩的才叫高科技的刻板印象,哪怕他们的想法很俗套,他们的技术只停留在PPT。”

  “但我们没玩过,所以解释权就在人家手里。”

  “我想,基于真实历史的武道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浪漫幻想。我们既有真实的信历的基础,也有功夫电影的基础,只要实现了文化升级,也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加深我们古老国度的印象。”

  “甚至,也能形成独属于我们的局面,毕竟他们没有信史。也许在未来,他们了解自己的过去,要通过我们的电影。他们的祖宗是谁,他们的合法性来源的解释权在我们手里。”

  “这条路要是走出来,结合功夫境界化、标准化,能在大银幕走出一条新路,独属于中国电影的类型。”

  沈善登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越说越兴奋,思路打开,习惯性的描绘美好未来。

  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也能和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的重工业之路一样,直接把好莱坞太空歌剧给打爆。

  是可以铭刻在电影史的成绩。

  “小廖你记一下,中影会全力支持督公项目。”

  韩三平很干脆给了承诺。

  他心动了!

  之前韩三平的工作,只能说“填补了中国电影空白”,电影产业在不被好莱坞冲垮的前提下,尽可能赶上好莱坞发展水平。

  而如果能按照沈善登所说的那样,这就是开创性的。

  至于掌握外国历史的解释权,韩三平暂时不敢想。

  赢的太大了。

  输怕了的老同志,没尝过这种工业赢学的味道。

  廖云重重点头,已经习惯。

  老头这是被彻底拿捏了。

  而陪同的制片主任张能手,见到韩三平如此好说话,哪里受的了这个刺激。

  心中已经无比骇然。

  也无比庆幸。

  刚一进组就摆正了位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飞翔鸟中文    华娱唯一太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