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5章 勤快的人在教室里也可以修行(感谢煦夏JL的盟主)

  第35章勤快的人在教室里也可以修行(感谢煦夏JL的盟主)_贫道要考大学_

  第35章勤快的人在教室里也可以修行(感谢煦夏JL的盟主)第35章勤快的人在教室里也可以修行(感谢煦夏JL的盟主)←→:、、、、、、、、、、

  陈拾安和温知夏午休去了。

  他回了五班,她回了十一班。

  看看时间,已经十二点四十五分了,距离下午上课就只有四十五分钟。

  温知夏午不午休他不知道,想来少女应该是回教室照常自习去的,不然也不会因为缺少睡眠看起来有些小上火。

  跟温知夏说的一样,虽然班里就只有他一个走读生,但中午这会儿,教室里却依然有七个同学在自习。

  能在学校规定时间之外还来教室自习的学生,自觉性没得说,七名同学都各自安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书或者写卷子,没有人出声讲话,其中五个都是女孩子。

  刚来到班上,陈拾安对班上同学还不熟悉,主要是没有名单来给他对应,除了那几个猴儿他知道叫什么名字之外,很多同学他还叫不上来名字,但模样却是全部记住了的。

  在场的七个人里,他只叫得出副班长邱语芙的名字,上午在看光荣榜的时候,他也看到邱语芙的名字了,理科年级排名二十七,总分六百五十六分。

  这样的分数放在普通的县城高中,进年级前三都绰绰有余,但在五班这里,甚至连班级前十都排不上,更不要说比肩林梦秋七百多分的成绩了。

  陈拾安动作轻轻地走进了教室。

  自习的七位同学中有四位抬头看了他一眼,剩下的三位是过了一会儿才注意到教室里多了一个人。

  没有像人多时那样闹腾,在缺少群体氛围的起哄之后,七位同学都显得很斯文很安静,终于是符合了学霸的刻板印象。

  难怪学校要区分那么多的班级,氛围真的很重要。

  陈拾安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林梦秋的位子空荡荡的,他还有些稍显不习惯——这点倒是跟她反了过来,她是因为多出了个同桌而不习惯。

  剩下也就四十来分钟的时间,陈拾安就不打算睡午觉了。

  只见他安坐在椅子上,双腿自然分开,双手下垂,自然地平放在双膝之上,开始打坐冥想起来。

  他没有用盘腿的姿势,主要椅子不大,桌椅空间狭窄,事实上对于打坐冥想而言,姿势并不重要,不管是盘腿也好、还是站着躺着也罢,只要身心能静下来,进入修行的状态即可。

  静坐冥想是修行的第一课,也是修行的重要方式,陈拾安从记事起开始学,不管每天再忙,也总要抽出一些时间来静坐冥想。

  修行本没有境界之分,为了方便陈拾安有个概念,师父便给他分了几个境界。

  第一层是身安静;修行之初,首要的便是让身体达到安静状态,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肌肉等方式,摆脱外界的纷扰。

  第二层是识神安静;识神也就是后天意识,是日常生活中最活跃的部分,人们通过后天意识处理各种信息、输出决策,与外界交互,而在修行的时候,却需要让识神安静下来,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得以显现。

  第三层是心神安静;心神则为先天意识,属于潜意识部分,它蕴含人们深层的情感和记忆,往往不受个体意愿掌控,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做不到这一层,这是天赋,也跟每个人的生活成长环境有关,这是一个清零的过程。

  第四层便是身心静了;是结合了前三层的进一步升华,进入这一境界后,能够感受到身心的统一,体验到身心深度的静谧,但思维却异常清晰,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万物,开始感受到世间奇妙的灵韵。

  第五层为入静步虚;到了这一境界,修行者能将虚无的世间灵韵纳体养神,从身到心皆产生难以言喻的奇妙变化,至此方为入道。

  第六层是天人合一;到了这个境界之后,个体身心的边界感得以突破,能与宇宙天地的本源能量、自然规律相融相呼,进而借用那种玄妙的灵韵,此乃道法,在静坐冥想之时,甚至能将思维外放出去,突破个体的视听边界。

  这一层境界太过于宏大,像是从洼而起,走着走着,发现原来还有大一点的叫池、再走着走着,发现还有泊、继而有湖、最后发现终点是一片茫洋大海。

  像是什么灵魂出窍、千里传音之类的神通都会在这一层得以体现,只不过根据修行者本身的道行不同,展现出来的强度也有所不同。

  陈拾安问过师父,第六层之后还有别的境界吗?

  师父说不知道,本就是他自己为了方便徒儿认知而划出的境界。

  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或许修道并无所谓的境界,[与道合一],最终回归[圆明本觉]才是真谛。

  其实陈拾安不太认同师父对这些境界的划分,师父说到了第五层便算是入道,而他觉得,到了第六层才算是真正的入道而已。

  越在这一层走,越深知道法的无边无际,又无前人经验,所有的一切都得由自己去悟道、去探索。

  求道,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

  灵韵取之天地、用之自身,不识日月星辰天地人间万千生灵,又如何求知求道?

  因此师父一生曾三次下山游历,每次都花了二十年,直到最后一次捡到了陈拾安,继承了他的衣钵。

  要说师父跟陈拾安有哪里最大的不同,其一就是天赋。

  其二嘛,大概就是师徒俩的心态不同。

  陈拾安小小年纪就到了第六层,而师父则是花甲之年方才到达这一层,面对这一层的汪洋大海,年迈的老道和正值青春的徒儿,心态自然是不一样的。

  前有无古人,陈拾安不知道,但前没有路是真的,一切都得由他自己探索,他其实很享受这种未知的有趣。

  所谓的证道,向来指的都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至于能走多远,全看自己。

  用道法解析世界,和跟用数理化解析世界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求解的方式不同而已,此番下山求学游历,是陈拾安拓宽眼界、打开思路的难得机会,越是在外头走得久了,越能体会到师父的苦心。

  其他同学为了考大学,他为了求道,道不同却共相谋了不是!

  陈拾安端坐在座位上,闭上双眼不过十息许,便已经进入了静坐冥想的状态。

  天地间稀薄而又玄妙的灵韵开始与他相融相呼,一种难以言喻的静和动,环绕他自身开始散发开来。

  中午的教室安安静静的,只有写字声、翻页声和风扇转动的声音。

  空调是学校统一管理开关时间的,午休这会儿没有空调,只有风扇,难免有些燥热。

  可莫名地,教室里自习的七位同学都感受到了一股清凉。

  跟空调风吹到身上是从外到内的那种凉不同,这样的凉是从内而外散发的,不但原本的燥热感一扫而空,连带着身心都变得清净起来。

  这种凉不是突然到来的,而是循序渐进一点点发生的,以至于一些自习正投入的同学都没注意到,也有些因为刚刚燥热进入不了状态的同学注意到了,可愣是琢磨不明白突然没那么热了是咋回事…

  偶尔也会有同学将目光看向陈拾安。

  道爷真不愧是道爷啊!午睡都跟别人不一样,坐着睡的?!

  而此时此刻的陈拾安,意识早已外放了出去,他还没有达到灵魂出窍的程度,却也可以在静坐修行时突破自身的视听边界了。

  看,还有些看不清。意识海里只能观测到一些模糊的光影。

  但听,他能听得异常清晰。方圆两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只要他愿意,他能听见所有细微的声音。

  模糊的光影在他意识海里构建出校园的轮廓,他以识化蝶融入自然,飘出了教室、飘出了校园,外面是吵闹的大街,一团团快速移动的光影…

  [喵。]

  看到那猫形状、小小团、亮得刺眼的光影,以及那熟悉的猫叫声,陈拾安脸皮都抽抽。

  好你个肥墨,让你看家,你就满大街溜达骗吃骗喝!

  我给净尘观争的光都不够给你抹黑的!

  正蹲坐在快餐店门前等吃的黑猫儿心有所感,扭头往学校的方向看了一眼,待到鸡肉到嘴之后,赶紧拔腿就溜…

  (感谢煦夏JL同学的盟主呀!老板大气!老板发大财!非常感谢对新书的支持!)←→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贫道要考大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