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32章 懵逼的马斯克:一场发布会对标我五次?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第132章懵逼的马斯克:一场发布会对标我五次?说说520

搜小说  第132章懵逼的马斯克:一场发布会对标我五次?

  第132章懵逼的马斯克:一场发布会对标我五次?

  “雷总,您和这年轻人认识吗?”

  “还是说…您背着我们投资了星辰汽车?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之前一点也不透露啊?!”

  电话那头。

  这名股东哭笑不得的语气传来了。

  新能源界这么大的事情,不到一个多小时,就已经传遍互联网了。

  别看他们是搞手机的。

  在投资圈混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国内的新兴科技产业,新能源这块,也都是投资圈的老人们互相划山头下注。

  谁都看得出来,新能源汽车就是下一个风口。

  目前风头正盛的几家新势力,就譬如蔚来和小鹏吧,雷军包括这边的大股东,都有投资。

  甚至还投了上下游的产业链,譬如宁德时代、能源、材料、芯片和多家厂商。

  手握股份,打通了关系链。

  将来二次创业也好办事嘛。

  而当看到这个异军突起的星辰汽车发布会。

  他们是真的傻眼了。

  这风格。

  还有这诡异又熟悉的感觉!

  必有高人相授!!

  雷军:“…”

  人都跟着呆住了。

  “我没有啊!”

  如果投了,他怎么会不记得?

  何况这是一家山栋的公司,那边的产业链和高科技、新能源这块儿,也沾不上多大边吧。

  话刚说完,视频里许易的声音不断传来。

  “大家也不要笑,我们是在致敬友商…”

  “我们的电池安全性遥遥领先,断崖领先!!”

  “我们的车机屏幕,比迈巴赫还大0.7寸…”

  “同事和高管连夜在劝我…”

  “大家认为…这个价格合理吗?”

  雷军沉默了。

  整个人陷入沉思。

  在那句“遥遥领先”的语气中,他仿佛听到了一丝故人的韵味。

  很诡异啊。

  但那位故人,好像没说过这句词。

  难道是自创的口号?

  这演讲效果,未免有点太好了!!

  有一种“商业核心机密”被泄露的无力感。

  都知道,现在的手机界已经快卷无可卷了,芯片核心技术又不在自己手上,反倒是营销套路愈发先进了。

  所以。

  有时候雷军看到其他行业的宣传方式,就像是在看“原始人”一样。

  明明有些公司很有技术,却不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

  而现在。

  他看到了什么。

  造车界——竟然出现了一位天才!!

  这真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

  “您的意思是…自学成才?!”

  “不清楚,不过这位年轻人在演讲上,还蛮有天赋的,公司上市了吗?”

  “主公司走的不是上市路线,不过持有大单体电池专利供应链子公司,倒是开始走拆分融资上市流程了…”

  “先投一手,要什么资源条件都可以尽量给!”

  雷军当即说道。

  这个发布会演讲风格,以及针刺实验,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尽管他不是特别看好未来的磷酸铁锂路线,目前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要比磷酸铁锂高得多,但不妨碍先落个子。

  另一边。

  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特斯拉总部。

  马斯克正在工厂加班协调Model3的量产工序,解决自动化设备的bug。

  说实话。

  尽管MODELS这台新能源跑车很出名,一直是特斯拉在国际的代名词。

  然而在他心中,最看重的还是model3这台车。

  这是决定了特斯拉从“高端小众”转向“大众市场”的关键车型,计划至少要年销量50万辆。

  否则前期做了那么多投入,得不到重大回报。

  在普通人眼里,一台售价高昂,性能吊炸天的超跑很厉害。

  然而事实却是,国际上大多的超跑厂商,压根养不活自己。

  要么被吞并,要么就宣告破产了。

  能混的好的也就那么两三家,

  何况马斯克和他曾经的团队,创立特斯拉这个品牌也并不是奔着制造超跑去的,纯电超级跑车只是噱头,一个将纯电品牌起点锚定在尽量高端的位置上。

  在没有量产能力的时候,能尽量拉投资,去忽悠大众的理由。

  不过。

  最近加州工厂遇到的量产难题,也是太多了。

  首先是供应链这边,频繁的出问题,工厂设备和工程师、工人的效率也很成问题。

  该死!!

  拿着高薪,工作却一点奋斗的态度都看不到!!

  马斯克不由想起14年的时候,他去华夏交付models的场景。

  当时。

  他和团队顺便考察了一下华夏造车工厂、供应链工厂的情况。

  得到的结果,令他很震惊!

  华夏的造车工业,在世界上可能不是最高端的,然而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性上,却非常的突出。

  最重要的是——

  那里的工人,还有工程师,工作态度是那么一丝不苟!令人赞叹!!

  不光非常喜欢自愿加班,并且服从性还非常好。

  工价和地价也无比的低廉。

  简直就是大型制造业的天堂!

  所以从那一年开始,他的内心就有了一个想法雏形,特斯拉如果要走量的话,一定需要一个更大的全球性工厂。

  一个工价成本足够低廉,市场规模够大,产业链够全面的汽车市场。

  筛选下来,华夏这片土地,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到了今天,他的团队已经和华夏政府和工信部接触过好几次了,想要谈判“建立华夏本地生产基地”的问题。

  相关的经济数据和市场调研,他们的华夏负责人已经做过测算了。

  只要将工厂落地华夏,那么至少能获得每年几十万台纯电销量。

  至于华夏的那些本土新能源企业。

  他倒不放在心上。

  笑了——

  那个三电技术,以及纯电架构的集成度,对新能源车型的理解,起码落后他们四到五年。

  可以预见,落地即碾压!!

  “Elon,近期汇总的华夏新能源市场信息,都整理好了,又有几家新势力宣布在最快明年底要实现量产,另外出现了一家值得注意的新车企…”

  就在这时。

  他的私人助理走了进来。

  马斯克立刻停下手上的工作。

  轻视归轻视。

  既然把华夏看作特斯拉接下来的大本营,对于那边新能源上下游的产业,他还是非常关注的。

  这涉及到华夏工厂后续的生产布局。

  马斯克接过简报。

  要说近期最显眼的,无疑是刚开完大型发布会,搞出纯电超跑ep9的蔚来了。

  风头在国际上都有曝光。

  但作为第一个搞换电路线的人,他看完只想摇头。

  这是一条注定很艰难,而且短期回报率很低的路线。

  走不走得通姑且不谈。

  要想凭换电路线牟取高额利润,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成本太大,对基建要求有太大局限性,起码在国际上是行不通。

  随后。

  他就看到了,“星辰汽车”这个名字。

  “这家车企最新披露的三电技术,和电池包技术很值得关注,视频已经发过来了。”

  助理提醒道。

  马斯克当即点开电脑窗口。

  而后。

  整个人呆住了。

  “嘶…双枪充电?电池多点穿刺试验。”

  看到这家车企的发布会演示。

  马斯克微微震惊。

  单从这两项技术演示来看,这家车企起码已经突破了他对华夏车企的“刻板印象”。

  将四五年的三电技术差距,缩小到了三年左右!

  “这家叫星辰汽车的华夏企业,在昨天的一场发布会上,一共对标了我们数次,并且打着致敬的旗号,将其他BBA等豪华车企也蹭了一遍…”

  助理补充道。

  马斯克:“…”

  “他还说我们的充电速度,比他慢5kw。”

  “无稽之谈!以我们的高压三电架构,承受200kw的充电功率也不是问题。”

  “但华夏目前的超级充电桩,最高仅到120kw快充。”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插了两把枪。”

  马斯克心态有点裂了。

  有种被人跨地图卡bug的无力感。

  说他虚假宣传,严格讲又不是。

  但能找到这种话术来“强行对标”。

  在他看来,这个华夏年轻人多少有点无耻了。

  华夏的法,能不能管管了?

  哦对了——他们特斯拉还是境外企业,不受华夏法保护,那没事了。

  长期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那边的新能源产业进步速度,好像莫名其妙加快了?

  比他预期之中要快了不少。

  “联系下华夏团队,月底抽出三天时间,我要亲自参与华夏的面对面谈判,尽快把这件事拿下来。”

  马斯克当即道。

  目前华夏那边的项目谈判,是由他们的华夏团队负责。

  在月底就有一次重大会议,协商的是建厂条件和拿地的细节,从华夏政府的态度看,对方是很欢迎特斯拉落地。

  华夏这个国度,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已经是战略级的。

  原本是不太着急的。

  相关的谈判涉及到后续对赌协议,每一项都是利益的分割,让团队来慢慢协商,才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但看完星辰汽车的发布会,他改变主意了。

  必须尽早落地华夏市场,否则他这个版本先发的优势,搞不好还要被缩短。

  “这些华夏人造车很不讲规则,但等我们特斯拉落地下去,这些伎俩也就没用了!!”

  马斯克想了想。

  倒不用慌,三电技术和综合技术实力,他们还是遥遥领先的!

飞翔鸟中文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