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9章 :魔道初识性命真,禅院暗涌窥玄机

  王也只是在回府路上,在荣凤祥的询问下,大致讲解了性命双修之道。

  虽说的不多,但却让荣凤祥引发深思,乃至于回到卧房之时,对千娇百媚的姬妾视而不见,自顾躺在床上参详。

  魔门两派六道,本就是糅杂了阴阳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诸子学术,演化而成的旁门。

  荣凤祥作为真传道分支,老君观观主,又兼具楼观道护法,自是通晓道经典籍。

  而能达至逆转人体卦象,后天返先天,凝练先天真气者,莫不是颇具才情之辈。

  对于王也所言,他自然能够理解的通透些。

  “性者,内在之道也,表达于: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者,外在之道也,表达于: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

  他喃喃自语,识海中似有迷雾翻腾。

  “我圣门诸法,自天魔策以降,皆奉‘损不足以奉有余’为圭臬。”

  “素来以‘夺天地造化,损彼益己’为无上法门。”

  “依王道长所言论断,此法应当是侧重于命,疏忽于性,只知淬炼精元,壮大命力,采阴补阳,视身如炉,百般煎熬求取那一点真元炽盛。”

  “一味贪图形骸之雄壮,真气之刚猛,如猛火燎原,只顾伐林取炭,却忘了林木根深,方有生生不息.......”

  隐约间,荣凤祥恍惚灵台明光乍现,似乎有所领悟。

  可又看不清,摸不透,抓不到…

  那种朦胧之感,让他抓心挠肝,奇痒难耐,大有一种恨不得立刻去找王也,与之论道参详的冲动。

  但他也只能强忍下来,留待明日奉上道藏之后再做计较。

  放下心头思绪,才察觉两位被婠婠封住穴道的姬妾尚未脱困。

  荣凤祥连忙手捏剑指,凌空虚点,解开姬妾穴道。

  他本擅长采阴补阳之道,每夜无女不欢,可今晚思绪纷杂,实在提不起兴致。

  在解开穴道之后,便叫两位姬妾离开卧室,去往偏房休息,自己则继续参详性命双修之说。

  性命双修,并非内丹派主流。

  周易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德经有云:负阴抱阳,性命一体,为道之根本。

  包括庄子,太平经,周易参同契等等道家经典,皆蕴含性命双修。

  这些经典,荣凤祥作为老君观观主,自然有所参详,只不过身处魔门,另有一番修行之道。

  如今,倒是在王也提点之下,心有恍惚之际,结合先贤论述,心中顿生全新领会…

  次日,天际尚且蒙蒙之时,荣凤祥便推开卧房大门,顶着晨雾,直奔西城外老君观。

  到了附近后,先是走进一处树林,匿于行踪。

  待出来时,已然换了一番模样,从一个肥胖商贾,换做身材消瘦,发丝花白的老道。

  而整个过程,全然落在梵清惠眼中。

  “难怪这妖道行踪不定,飘忽无影,原来通晓此等妖邪手段,可假换他人相貌,化身洛阳巨富。”

  暗暗自语一番,梵清惠足尖轻点,飘身上了树梢,继而身影穿梭丛林,跟着荣凤祥来到老君观外。

  她之所以察觉辟尘身份,却没有直接动手,皆因畏惧王也,怕他也在附近。

  一个倒也无妨,若二人联手,梵清惠也不知能敌与不敌?

  只好暗中观察,探明缘由,再做计较。

  “将观内道藏一并装于木箱,为师要带走。”

  “还有…”

  “将那部拓印的长生诀也装上。”

  长生诀在原著中,大多数人都知道是道家宝典,但因为看不懂甲骨文,均认为与武学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养生之道罢了。

  故而,梵清惠倒也没有在意。

  权当是道门妖孽,拿来骗人鬼把戏罢了。

  事实上,长生诀之法,确实无人能够参悟。

  就连寇仲和徐子陵,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长生诀。

  俩人东练一气,西练一气,杂七杂八,弄到最后,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练的什么玩意。

  “师父,怎么忽然要弟子装上道藏?”

  “为师昨夜得遇一方外高人,他此番出山游历,是为拜访天下道门,收集世间道藏。”

  “为师既有心与之论道讨教,自然要先奉上礼物才是。”

  闻听荣凤祥的解释,梵清惠眸光微微一动,此人应当就是那个妖道!

  慈航静斋早就想灭了老君观,只不过碍于老君观背后是阴癸派,再加洛阳诸多达官贵人,皆庇佑这魔门妖道,故而未曾出手。

  否则,又怎会明知它隶属魔门,却放任至今?

  老君观和荣凤祥不能动,那个妖道却可接触一下,试探深浅心性,再做其他计较。

  看看他,是否有师妹所述那般邪异?

  心中打定主意后,梵清惠继续暗中盯梢荣凤祥,直到他改换容貌,带着装有道藏的木箱折返荣府,这才转身离去。

  论武功修为,她比柳云墟也高不出多少。

  那妖道诡谲邪异,能在重伤之下困住师妹,可见虽为妖邪之辈,却也功力不浅。

  再加上他身边还有一个妖道辟尘,梵清惠虽有心接触,却也不敢没有外援之下,独自前往。

  好在净念禅院就在洛阳南城门外,可请禅院大师协助。

  洛阳城外,净念禅院。

  寺院依山势而建,七重大殿从山门直延至山顶,钟楼,佛塔,藏经阁,罗汉堂等建筑群错落分布,构成一座修行圣地。

  在巍峨壮丽,豪华气派的佛殿之前,乃是一座由白石砌成,宽约百丈的殿前广场。

  广场正中,供奉一座文殊菩萨骑金狮的铜像,龕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

  佛像彩塑金饰,颇有气魄,四周分布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栩栩如生。

  作为当世两大佛门圣地之一,此处无不透着浑厚肃穆之气象,仿佛凝聚了历代高僧的禅意精魄。

  “斋主,里面请。”

  梵清惠在知客僧的引领下,向着那座无窗佛殿走去。

  斋主?

  一名身姿窈窕,面戴薄纱,看不清容貌如何的女香客柳眉微动。

  莫非是慈航静斋的梵清惠?

  此前王道长重创柳云墟,如今梵清惠又现身洛阳,怕是冲着他来的。

  心念微动之际,女香客悄然跟上。

飞翔鸟中文    武当王也,浪在诸天当妖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