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63章 开山

第63章开山_今天毁灭世界了吗?_科幻小说_蚂蚁文学第63章开山  第63章开山←→:

  当林序跟江星野讨论着近期的技术进展、以及即将要到来的“大爆炸”时,另一边,白墨、张黎明两人已经在机场完成了汇合。

  他们的下一站目的地是罗布泊,而要进行的项目很明显,自然是所谓的“限制器阵列”。

  “你的团队准备好了吗?”

  一边往飞机上走,张黎明一边开口问道:

  “这次项目很关键,无论是规模还是难度,相比起之前的CKC聚变项目,都是只大不小、只高不低。”

  “而且,我们的时间很有限。”

  “白皮书必须同步输出,然后立刻普及。”

  “逆流能搞定吗?”

  “放心。”

  走在他身边的白墨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说太多。

  这个表现倒是让张黎明有种莫名的安心——他本来就更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边界,也不能说“看情况”。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内耗少很多,做事也会更轻松。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在座位上坐定之后,他好奇地开口问道:

  “你一直都是这个风格吗?”

  “我的意思是,从工作开始,你就一直是这个风格吗?”

  白墨略有些疑惑地转向张黎明,反问道:

  “什么意思?”

  “额”

  张黎明稍稍顿了一顿,紧接着解释道:

  “我只是想确认一下,你的性格、或者说风格,有没有受到高维空间的影响。”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有疑问的——你看啊,大家都说,高维空间会放大人的性格缺陷,也会强化某一部分性格特征。”

  “在你身上,这样的特征表现得确实很明显。”

  “但是好像.这样的作用,并不会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生效,对吧?”

  “目前还没有观察到‘不生效’的例子吧。”

  白墨略微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高维经历者案例中,每一个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格强化。”

  “当然,有一些是正向的,有一些是负向的。”

  “正向还是负向,主要是取决于性格本身的倾向所以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黎明摆了摆手道: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随便聊聊。”

  他这句话显然是在敷衍,而白墨也不可能就这么放过这个话题。

  她直直地凝视着张黎明的眼睛,后者沉默了数秒,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好吧。”

  “我是想要验证一种可能性。”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所谓‘性格特质的强化’,并不是高维空间的作用,而是边界的作用?”

  边界的作用?

  白墨不解地看着张黎明,但很快又反应了过来。

  确实,如果没有秦士忠这个“引子”,高维通道的这个“机制”,大概率是不会受到任何质疑的。

  但问题就在这了。

  秦士忠遭遇边界的“缺陷”时,照了一次镜子。

  那其他人的性格特质变化,会不会也是在穿越边界时,在没有察觉的前提下,照了镜子导致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白墨轻轻吐出一口气,紧接着又问道:

  “但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你觉得,它跟高维适应性问题有关吗?”

  “我不确定。”

  张黎明诚实地回答道:

  “我只能说,我能隐约感受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但具体是什么联系,我也不知道。”

  “我在想,我或许应该亲自进入高维通道里试一试。”

  “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到答案。”

  “你??”

  张黎明的话音落下,白墨的心里立刻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她早就已经看过林序关于“另一个张黎明”的报告,而那个世界的张黎明,也着实是让她印象深刻。

  疯狂、偏执、决绝.

  非常可怕。

  而按照此前的推测,他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可怕,大概率就是高维通道的影响。

  但现在,在自己所在的这个命运石主世界里,张黎明居然提出,要主动进入高维通道?

  这已经不是冒险了。

  这实际上是一种相当不负责任的想法。

  还没等张黎明回答,她便立刻开口道:

  “我会把你的想法上报给协调小组——还有林序。”

  “倒也不必那么敏感吧?”

  张黎明哭笑不得地说道:

  “我只是提出一个想法而已你不觉得这个想法是很正常的逻辑吗?”

  “到最后,每个人都是要进入高维通道的。”

  “而且,在我们整体的计划里,你们这些曾经进入高维通道的人,也往往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很多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如果没有一次‘高维经历’,我很难真正意义上理解高维、理解你们。”

  “朝闻道,夕死可矣。”

  “作为一个学者,这样的经历,对我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吸引力是一回事,付诸实践是另一回事。”

  白墨摇头说道:

  “作为一个顶尖的高能物理学者,你稳定输出的价值,要比你冒险进入高维通道高得多。”

  “.我知道。”

  张黎明叹了口气。

  飞机开始爬升,机舱里,巨大的噪音让两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直到进入平飞阶段之后,张黎明才再次开口。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去纠结有关“要不要进入高维通道”的问题。

  “所以,你一直都是这么理性的吗?”

  白墨转头看了张黎明一眼,随后回答道:

  “这个问题,你已经问过一遍了。”

  “张工,你到底想问什么?”

  “没什么。”

  张黎明连忙摆手。

  他的眼神在白墨的脸上逡巡了几秒,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笑容。

  不知为何,当坐在白墨身边时,他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当然,这种感觉不能被称之为“一见钟情”。

  别说什么一见钟情了,甚至连“情感悸动”都算不上。

  他只是觉得,或许这个人,在某一些方面,是跟自己同频的。

  或许,这一次的合作,会是个好的开始?

  张黎明没有多说,靠倒在椅子上,进入了睡眠。

  而在他的旁边,白墨却是眉头紧皱。

  这段莫名其妙的对话让她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什么意思?

  这是在.跟我示好吗?

  四小时后,飞机在罗布泊降落。

  上一次实验时留下的限制器装置仍然在持续发挥着作用,但相比林序之前看到的那个几乎可以说还是“草创”阶段的基地,现在的罗布泊,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烟尘飞扬之中,大量工程车辆正在不断向地面浇筑着标号极高的混凝土,扩展着机场的边界。

  而在距离机场不远处,数座庞大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如同骤然兴起的山脉,硬生生地挡住了来自大漠深处的风沙。

  坐上前往基地的越野车,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指着远处的基地,向张黎明两人介绍道:

  “按照原本的规划,这座基地占地应该在16平方公里左右,只是个小型试验基地,用于承接限制器性能测试、时间碎片稳定性测试工作。”

  “但是在限制器从‘单体设施’变更为‘阵列’之后,我们的基地规划也已经做出了调整。”

  “在原本的测试基地东部,我们规划了一片新的限制器阵列建造区域,总占地面积64平方公里,横纵都是8公里,用于部署圆形的限制器阵列。”

  “土建工作已经开始规划——在这方面,我们准备参考CKC聚变项目的经验。”

  “到时候知识传递的工作,还需要逆流项目组这边协调。”

  “明白。”

  工作人员的话音落下,白墨立即点头,紧接着又对着张黎明问道:

  “如果整片阵列区域全部完成、并且启动,是不是意味着,这64平方公里的范围,就要变成一块‘拼图’?”

  “不是。”

  张黎明摇了摇头,随后回答道:

  “不只是64平方公里的范围,理论上说,在限制器约束场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区域,都会变成所谓的‘拼图’。”

  “按照单个限制器的影响范围来计算,真正的覆盖覆盖范围,应该是限制器占地面积的5倍左右。”

  “那么大?”

  白墨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没错。”

  张黎明耸了耸肩,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涩。

  “所以我才会跟林序说,这是一个庞大到恐怖的项目。”

  “我们需要建设无数个类似的试验基地,才有可能完成对边界的完全解码。”

  “而处于便利性、极速可达性考虑,其中大部分基地,都必须建在地球上。”

  “这是前所未有的冒险——或者也可以说,这是人类‘破而后立’的极限。”

  “从过去到未来,不会有任何一个项目,比现在我们正在推进的这个项目更加孤注一掷了”

  “确实是孤注一掷。”

  坐在副驾驶上的工作人员接话道:

  “但其实也并不是仅有这一个项目是孤注一掷的。”

  “本质上,这是一个‘生存还是灭亡’的选择。”

  “而这样的选择,我们之前就已经做过了。”

  “做过?”

  张黎明下意识地一愣。

  “什么时候?”

  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手指向了远处。

  “在那里,在我们视线可以看到的极限,曾经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基地。”

  “不过,那里没有像这个021号基地那么庞大的地上建筑,大部分建筑都隐藏在地下。”

  “那里的条件更加恶劣。”

  “但也就是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我们搞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

  话说到这里,张黎明恍然大悟。

  他微微点头,略微思索后说道:

  “如果进行横向对比的话.确实,那时候我们面临的危机,也不比现在要小。”

  “是啊。”

  工作人员叹了口气,没有接话。

  车厢里的几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在这沉默之中,每个人的思绪都不约而同地飘回了数十年前。

  说真的,在“宇宙灾难”这个庞大的话题前,当年在这里进行的斗争,似乎显得有些“不值一提”。

  毕竟,所谓的“大国博弈”,所谓的“战争威胁”,也不过是人类内部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稀松平常的小事而已。

  但,如果抛开事情的“根因”,只看危机所带来的结果呢?

  其实,无论是数十年前的过去,还是数十年后的现在,危机都是一样的。

  如果不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掌握核武器,那么,那个新生的国家就会被核讹诈牢牢控制。

  它会被扼杀一切发展的前景、被扼杀一切“自主”的可能性。

  它所面临的最终结局,要么是在沉默的妥协中逐渐消沉,被使用各种“间接”的手段完全瓜分。

  要么,就是在爆发中燃尽,在不对等的战争中被彻底摧毁,甚至从这个星球上抹杀。

  所以,当时那一批“先行者”们,他们抱着的,也是“生死之间”的觉悟。

  想到这里,张黎明似乎有了些明悟。

  “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其他没有这样的历史、没有这样挣扎的经历的国家的问题。”

  “我们不需要说服自己,反而需要说服他们?”

  “或许是。”

  白墨微微点头。

  “我们永远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统一所有人的思想,冲突是一定会存在的。”

  “但至少,现在的我们,已经有了更多能让他们低头的筹码。”

  “所以我才会觉得你不应该冒险。”

  “现在的你,应该已经是最了解限制器项目的人了。”

  “你必须总览全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项目做好。”

  “我明白。”

  张黎明刚刚开口回答,白墨却摆了摆断了他。

  “不是,你可能还没有完全明白。”

  “你知道CKC聚变项目,在通过逆流推行工程白皮书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

  “其他国家在承接同类项目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人员、技术、设备的问题。”

  “而是,信心的问题。”

  “他们不相信这样的项目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也不相信我们能成功。”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样的思潮下,一切已经制定好的计划都会变形。”

  “——当然,他们是希望我们成功的,他们只是不敢相信,时间可以做到那么短、效率可以提到那么高。”

  “这是一种惯性。”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所以国家,他们的面前都横亘着一座山峰。”

  “他们需要把山移走,但他们不知道应该从何做起。”

  “而我们,是唯一真正有足够强大的力量的人。”

  “所以.为了让他们相信山可以被移走,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我们必须,在他们的面前,把山劈开!”:mayiwsk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