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480章 世界影响力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_第480章世界影响力影书  :yingsx第480章世界影响力第480章世界影响力←→:

  日本大阪的初夏,海风带着工业港口特有的铁锈气息,吹拂着三菱重工造船厂的码头。

  1969年5月初,这里被装点得格外隆重——彩带缠绕着巨型龙门吊,日本传统的太鼓乐队在一旁演奏,身着和服的礼仪人员手捧鲜花,目光聚焦在船坞中那艘通体黝黑的巨轮上。

  这是环球航运第二批VLCC(超大型油轮)的最后一艘,被命名为“东星号”,船身侧面“22.7万吨”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陈光良站在观礼台中央,身着深灰色定制西装。

  他看着“东星号”的船体,目光平静却透着力量,仿佛在审视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

  身旁,山口轮船社长山口正雄端着酒杯,语气中满是敬佩:“陈先生,您真是把‘时机’二字玩到了极致。苏伊士运河关闭两年,全球船东还在观望时,您已经让环球航运的VLCC舰队扩充到30艘,这两年多就下水总吨位近650万吨,这魄力,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人。”

  陈光良笑着与他碰杯,香槟的气泡在杯中升腾:“山口先生过奖了,不过是比别人多了点‘敢赌’的勇气。1967年运河关闭当天,我就判断这场封锁不会短——埃及与以色列的矛盾根深蒂固,没有三五年解决不了,而全球原油需求每年都在涨,油轮只会供不应求。”

  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背后却是精准的预判与果断的布局。

  1967年6月,苏伊士运河因第三次中东战争关闭,全球原油运输航线被迫绕行好望角,航程增加5000海里,油轮周转率骤降。当时多数船东担心“运河随时通航”,不敢冒然下大单造船,陈光良却力排众议,联合日本开发银行与住友银行,砸下大量的资金,向三菱、川崎等造船厂订购650万吨运力的VLCC,硬生生在“缺船”抢占了市场空白。

  此时,随着主持人的宣布,日本女性社会家市川房枝(受邀担任“掷瓶礼”嘉宾)手持系着彩带的香槟瓶,走向船首。“砰”的一声,酒瓶撞在船体的防撞垫上,碎裂的玻璃与香槟酒液飞溅,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东星号”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滑入大阪湾,黑色的船体在湛蓝的海水中泛起层层涟漪,宛如一头苏醒的“海上巨兽”。

  “东星号”的租约早已敲定——山口轮船以很不错的价格,签下为期5年的长租协议,将其用于中东至日本的原油运输。

  山口正雄看着远去的船影,感慨道:“现在日本航运公司都在学我们,与其自己造船承担风险,不如长租环球航运的VLCC——您的船队不仅吨位大、运营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专业,比我们自己的船都安全。”

  陈光良闻言,目光投向远方——那里,还有25艘为环球航运建造的VLCC正在赶工。

  他知道,日本航运公司的“退避”,不过是环球航运重塑全球航运格局的开始。

  在欧洲,希腊船东们正陷入焦虑:环球航运以“更低租金、更长账期”的策略,抢走了埃索、德士古、壳牌、BP等巨头的原油运输订单,雅典的船东协会甚至召开紧急会议,呼吁“抵制华人船队的低价竞争”;

  在美国,环球航运的船只通过利比里亚、巴拿马等“方便旗”登记,巧妙避开了美国对外国船队的限制,将油轮租给埃克森、美孚等公司,成为美国原油进口的“隐形运力支柱”。

  “东星号”下水一周后,《纽约时报》的一则头条新闻,让环球航运彻底走进全球视野——《环球航运吨位超苏联,华人船王掌控半个“海上油库”》。

  报道中附带的图表清晰显示:截至1969年5月,环球航运总运力达1200万吨,其中油轮占近1000万吨,不仅超过苏联商船队的1100万吨,更达到美国“商业运营商船”吨位(2100万吨)的57。

  “若仅以油轮计算,环球航运的运力占全球油轮总吨位的30,相当于希腊全国油轮运力的总和还多的多。”

  报道中这样写道,“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的船只大多以‘长期租赁’形式运营:租给日本公司的油轮,被计入日本商船吨位;租给欧洲公司的,则被纳入欧洲国家的航运统计,其‘隐藏运力’远超账面数据。”

  新闻一经发布,全球媒体纷纷转载。

  香港《东方日报》以“华人之光:陈光良与他的海上帝国”为题,详细追溯他从1945年重启船队,到1969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航运力量”的历程;

  英国《金融时报》则分析道:“环球航运的崛起,打破了希腊、日本、美国、英国对全球航运的垄断,未来十年,全球原油运输的定价权,或将掌握在这位华人船王手中。”

  环球航运香港总部的办公室里,陈文锦拿着报纸,兴奋地对父亲说:“现在全球航运界都在讨论我们,连巴拿马总统都发来贺电,希望我们能多在巴拿马登记船只。”

  陈光良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指着地图上的中东、欧洲、美洲航线,说道:“1200万吨只是开始,我的目标是2000万吨——等那批在建的VLCC交付,我们就能接近美国的商业运力,到时候,才能真正掌控原油运输的‘生命线’。”

  他心里清楚,媒体的赞誉背后,是更激烈的竞争与更复杂的博弈。

  希腊船东们已开始联合欧洲银行,计划斥资1亿美元造船,试图夺回失去的订单。

  但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航运业本就是“吨位为王”的战场,只要持续扩充运力,保持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就能牢牢占据主动。

  《纽约时报》的报道发布仅三天,陈光良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函——美国白宫邀请他于6月初访问华盛顿,与刚上任四个月的总统尼克松会面。这份邀请函由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亲自签署,字里行间透着“重视”:“鉴于环球航运在全球航运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国际能源运输的关键作用,总统先生希望与您就‘全球航运安全与能源合作’交换意见。”

  陈光良看着邀请函,立刻明白了背后的深意。

  此时的美苏冷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美国虽掌控着2700万吨的“总航运吨位”(含后备船队与“方便旗”船只),但从六十年代开始,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吨位每年减少50万吨,导致其“直接可控的航运力量”持续削弱。

  而苏联凭借1100万吨的商船队,不断加强对东欧、非洲的能源运输控制,甚至引入内河运输石油,试图在“冷战航运竞赛”中压制美国。

  “美国需要我们的船队,来填补他们的‘运力缺口’。”

  陈光良对陈文锦解释道,“商船不仅是运输工具,战时还能改装成‘临时运输舰’,运送军队与物资。尼克松找我,表面是‘能源合作’,实则是想把环球航运绑上美国的‘战略战车’,让我们的油轮在紧急时刻,为美国的海外军事行动服务。”

  5月底,陈光良乘坐飞机抵达华盛顿。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尼克松身着深色西装,主动走上前与他握手:“陈先生,很高兴见到你。你的环球航运,可是解决了美国的‘心头大事’。”

  寒暄过后,尼克松直奔主题:“美国希望与环球航运签订一份‘战略租赁协议’——我们将以优惠价格,长期租赁5艘VLCC,用于美国本土与欧洲、中东的能源运输。作为回报,美国政府将为你提供‘航运安全保障’,并协调埃克森、美孚等公司,优先与你签订运输合同。”

  陈光良心中早有预案,他平静地回应:“总统先生,环球航运是一家商业公司,我们愿意为美国提供稳定的航运服务,但‘战略租赁’需要明确边界——船只的日常运营仍由我们掌控,且不能用于纯粹的军事运输。此外,美国若能放宽对‘方便旗’船只的限制,允许环球航运的部分船只在美国港口享受‘优先靠港’待遇,我们可以将租赁规模扩大到7艘。”

  他知道,必须在“合作”与“独立”之间找到平衡。接受美国的“战略绑定”,能获得稳定的订单与政策支持,避免被美国列入“航运限制名单”;但过度依附,又会失去对船队的掌控权,甚至卷入美苏冷战的漩涡。

  因此,他提出“商业优先、有限合作”的原则,既给了尼克松“战略支持”的台阶,又守住了环球航运的商业底线。

  尼克松沉吟片刻,点头同意:“可以,我们会让交通部尽快拟定协议细节。我相信,这将是美华(指华人企业)合作的典范。”

  会面结束后,陈光良站在白宫南草坪,看着远处的华盛顿纪念碑,心中感慨万千——做航运,果然就不得不涉及政治。

  好在,就在尼克松的任上,美国和华夏将改善关系,美国的敌人依旧是苏联。

  稍后,在纽约长岛的别墅里,陈光良和二房家族成员举行了聚会。

  陈光良和蒋梅英夫妇、陈文锦和凯丽夫妇及其四个孩子、陈乐怡和汤闻声夫妇及一个孩子、陈文骅和艾莉丝夫妇及一个孩子,以及今年才17岁的陈文海。

  大家在草地上举办了宴会,相处非常的团结与和谐,两个外国儿媳妇更是比华夏人还传统,还特意拥有跟着夫君的姓氏的姓名。

  “闻声,那个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研发进展如何?”陈光良直接询问。

  虽然是聚会,但他时间宝贵,也不想一点点去指点后人的事业。

  汤闻声正想回答,陈乐怡抢先抱怨道:“父亲,两年时间,这个新药已经花费4000万美金,关键还没有进入临床试验。相比较那些大型药企,我们只能算是一个新手!”

  陈光良说道:“你少操心一点,等新药出来,你再发挥作用不迟!”

  陈乐怡顿时哑口无言,一旁的汤闻声马上说道:“岳父,预计下半年我们便可以进入临床试验,届时我一定向你汇报进展。”

  陈乐怡惊讶的看着汤闻声,因为她居然不知道进展已经到这个程度了。

  汤闻声连忙说道:“预计的”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这个研发时间还是挺快的,资金也是合情合理,值得。”

  前世九十年代初中期,辉瑞投入数亿美金,经过三年时间的研发,才进入临床试验;结果临床试验并不理想,他们去收药的时候,发现一些人不肯交出来,才发现这里面的端倪。

  汤闻声马上说道:“确实,研发时间之所以快,是我们一开始明确了研发方向——重点研发几款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另外,4000万美金的研发资金,已经是不输给大药企的投资力度,所以我们网罗了很多生物博士和专家,一同努力。”

  他本想说,要不是你说‘几种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对心血管病人有效,他们明确了研发方向,恐怕三年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过,汤闻声不傻,知道岳父不喜欢曝光更多的事情。

  陈光良说道:“值得,别说4000万美金,就是8000万美金也是可以投资的。”

  对外,汤闻声他们也是宣称研发心血管病人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但只有汤闻声清楚,他们要研发的是‘西地那非’。

  如果下半年进入临床试验,短时间也不可能出现西地那非,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才能面世。

  陈光良反正又不需要,他现在还烦恼——有时候一个女人都不能满足他的胃口呢!

  稍后,陈文骅也趁机汇报道:“爸,便利贴的胶水已经搞定,下半年就可以投入生产了!当然,还有股市里都已经清空,上个月(5)美股确实出现下跌,那个华尔街的巴菲特居然也宣布‘退休’,解散基金。”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知道了,这一波美股会调整30左右,所以要沉住气。”

  凯丽已经习以为常公公的指挥,新媳妇艾莉丝则逐渐感受到这个家族中,公公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此同时,这两个媳妇发现一个问题,对于公公娶了四房太太的事情,她们竟然从心底产生不了反感的情绪,反而是对公公产生崇拜、尊敬的心理。

  为什么是崇拜呢?

  她们见到陈氏家族的成员,实在太团结了,她们的丈夫心中——家族永远是第一,其次才是自己的小家。

  她们也试图来反驳这种想法,但丈夫一句——没有家族,这个小家不会存在,他们也不会结合在一起。只有家族昌盛,他们的小家才会昌盛;更重要的是,家族团结,不仅是他们这一代,还是陈氏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一代代团结的道理,也是团结才有力量的证明。

  就这样,这些外来媳妇很快融入这个家族中,将自己视为家族的一员,也学会了团结,也学会了一切以陈氏家族为主的心理。

  新书推荐:

飞翔鸟中文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