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十三章 九千岁之潜龙在渊

“王才人几个月前就病故,魏公公又回了甲字库。”

后面个

“掌库?”

杨信回头问。

“掌库哪轮的到他!”

伙计笑着说。

杨信笑着朝他点了点头头。

九千岁这是至今蛰伏呢!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级太监,在皇宫熬了多年,才混到甲字库当了个普通的保管员,后来被王安提拔去王才人那里管膳食,但算起来身份仍旧低微……

皇宫老大是司礼监。

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各监提督太监,厂公,哪怕甲字库这样的內库也是掌库说了算。

他在甲字库也不是掌库。

在王才人身边顶多就是个小头目而已,后者是太子身边的,而朱常洛在皇宫自己都没地位,天天提心吊胆就怕被废,魏忠贤给他的个妾管膳食,那地位还能高到哪儿,王才人死他又被打发回甲字库。

好在这个才人生了天启。

不过也用不了多久,这是万历四十七年,明年就该红丸案了,紧接着移宫案,九千岁飞冲天已经差不多开始了倒计时。话说今年天启已经十四岁,个十四岁少年,眼看着自己亲妈被个坏女人毒打致死,然后这个坏女人还和他亲妈的亲信合伙,企图囚禁控制他当傀儡。最终他在忠臣们的营救下摆脱了这个坏女人,然后转头他把那些忠臣个个贬的贬弄死的弄死,把那个背叛他妈的亲信重新提拔起来当做至死都最信任的人,还顶着满朝的压力,替他的死鬼爹把那个坏女人由个没地位的选侍封为妃子,伺候着她在宫里颐养天年……

据说这个坏女人活到康麻子时候,十多才寿终正寝。

东林群贤的想象力真丰富。

这么毁三观的剧情他们都能设计出来,而且还敢郑重其事地写在历史书上!

这他玛纯粹侮辱观众智商啊!

神剧都不敢这么编啊!

九千岁的成功,完全是东林群贤们逼出来的,是他们抢皇帝的凶恶嘴脸,让只是初生年纪的天启,真正见识了人心的险恶,同样也把这个脑子很聪明的少年吓坏了,他知道了争夺权力时候,衮衮诸公们会疯狂到什么地步!

他没人可以依靠。

他可以依赖的就个奶妈还有魏忠贤这个从小伺候他的太监,他的情况特殊,原本他应该以太子身份多多少少拉拢几个亲信的,但他爹只当了个月皇帝,他刚从皇位备胎的备胎晋级备胎个月啊。

他什么亲信都没来得及拉拢啊!

然后他就下子看到了所有人在权力面前的不择手段,从宫里他爹的那些亲信太监,到臣,到武将所有人那无底线的疯狂嘴脸!

他真害怕。

个初生突然被扔进狼窝。

眼睁睁看着群狼撕咬权力的血肉把他当做只任其争夺的羔羊。

他被吓坏了!

这时候他能相信谁?他身边就个从小给自己喂奶的和个从小伺候自己饮食的,就这两个人是他从小就依赖的,这种时候除了这两个人他也没有可信赖的。

这才是九千岁的成功根源。

“刚才那指挥怎么是官?”

杨信问伙计。

“五城兵马司就是官,指挥不是指挥使,品级差的多了,指挥才不过个六品官,副指挥就才七品,手下的弓兵和衙役差不多,不算官兵,过去就是给皇亲国戚们搂钱的杂官,维持下京城治安,防火,甚至包括清扫,后来改成正途出身了。”

“那巡捕营呢?”

“巡捕营是武官,都是从京城周围抽调的卫所兵,他们不管白天,晚上才是巡捕营巡逻。”

那伙计说。

“这京城治安可好?”

“别处如何这京城就如何!”

那伙计笑着说。

“小心和尚,离番人远点。”

另个伙计补充道。

“呃,这是为何?”

“京城寺庙多,各地游方的和尚数量也多,其不乏歹人,当年曾经在京城次抓了三百多盗贼,大部分都是藏在各庙的。番人性子野,朝廷多少也有些优容,故此喜欢闹事,咱们老百姓和他们冲突起来颇有些麻烦,毕竟官老爷都不喜多事。”

第个

“若想在这京城买处宅院,是不是也得有路引?”

“当然得有,没路引谁知道是不是逃亡的军户?再说没路引在官府那边也无法立契,另外你算附籍,客户还是乐迁呢?没有路引谁也不知道你究竟从何而来,是何籍,就算房主想卖这四邻还不答应呢,铺长总甲也不敢接纳,要是出了事,他们可都是要同担责的,别说是买了,就是租处房也得要看路引的。这不是你路上走,过去就算了,有没有对关防的来说都不关他的事,没路引大不了不走大路,要说逃户想过去还不容易?找不到他们的责,但这是要入火甲邻里同担责的,没人敢疏忽大意了,日后出了事都要受牵连。”

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很有深意。

“应该有解决办法吧?”

杨信笑着说。

伙计呵呵笑。

他不用说杨信也了然,后世火车站的厕所里贴满了解决办法呢!

不过他也就问问,至于是不是真变成大明朝的京城人,这个还得另外考虑,毕竟目前来说,他也是迷茫得很……

“大爷!”

旁边黄英喊了声。

杨信站起身,看着从里面走出来的黄镇等人。

未来的九千岁笑看两人。

杨信手里拿着瓜子包,旁边嗑瓜子的黄英脸色红。

“这俩孩子倒是颇为相趁!”

魏公公说道。

说完他就那么走了。

杨信灵机动,把那张银票塞进黄英手,然后冲着她使个眼色,黄英疑惑了下,不过还是拿那银票追九千岁去了。很显然这张银票用在九千岁身上,那价值比买个小院子强多了,虽然百两对以后的九千岁来说堪称打他脸,但这时候他不是还没飞冲天嘛!百两不少了,光买红铜就能买千多斤呢,斤上好的红铜才九分银子,烧完冷灶的杨信转回头看了看黄镇的脸色……

“做人要知恩图报!”

他义正言辞地说。

“你倒是出手大方!”

黄镇笑了笑说。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这情谊可是无价的!”

杨信继续义正言辞地说。

“那个,办个假证需要多少钱?”

他紧接着换了副嘴脸问道。

“无需办假的,回去办个真的即可!”

黄镇说道。

说话间黄英回来了,看上去颇有些肉疼,很显然百两的银票这么没了,她还是有些心疼的。黄镇也没敢在京城里多做耽搁,毕竟魏公公这次就是碰巧而已,对方如果继续找他们麻烦,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意外,说到底人家是地头蛇。紧接着他就带着杨信二人向林掌柜告辞,然后匆忙离开京城,当晚在十里河找了个人家将就宿,第二天划着他们自己的小舢板返回张家湾。张家湾这边也没什么事了,不过让杨信意外的是他们并没办货,而是空着船直接返航。虽然河西务钞关至今还有人在搜捕,但这时候的杨信和搜捕的那个人差别已经很大,别说是没见过他的士兵,就是让熊廷弼过来,都未必能再认出来。

返航的船五天后到达尹儿湾。

“呃,怎么晚上走?”

杨信站在晚霞,边撑船进入退潮的航道,边问正在看着前方的黄英,她爹已经亲自去掌舵。

“你不是嫌咱们这趟赚钱太少了吗?再接着就是赚大钱了!”

黄英说道。

“难道你们要去杀人越货?”

杨信愕然道。

“到那里你就知道了!”

黄英说道。

趁着退潮的河水,这艘浅船在晚霞急速向前,到月光初上时候已经到达丁字沽,杨信迅速取代黄英,他的视力堪比望远镜,而且还带定程度的微光夜视,依靠他的指挥加黄镇的掌舵,浅船进入三岔河。但却没有转入南运河,而是直接越过河口进入海河,这边码头就全是大船了,最起码也是所谓遮洋船,即千料沙船,甚至不乏更大型的如鸟船类。所有这些船都静静停泊夜幕,然后放倒了桅杆的浅船无声地急速驶过,很快把天津城的灯火甩在后面,而这时候两岸也完全变成了片漆黑。

这时候海河下游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沼泽,甚至向南直绵延到静海乃至于更远。

而他们继续向前。

最终他们停在了军粮城附近,下锚静静等待,杨信觉睡醒,涨潮再次开始,当潮水迅速达到黄镇的目标水位时候,他立刻下令起锚。这艘船趁着潮水越过片因为涨潮而淹没的沙坝进入旁边泻湖,迅速隐入片芦苇丛生的水汊,依靠黄镇对地形的熟悉,在深水区航行半个小时后再次下锚在芦苇深处。

“走,办货去!”

黄镇说道。

那些水手迅速放下了舢板。

这刻杨信已经很清楚他们是靠什么来赚大钱了……

(感谢书友灵感脉动,轩辕贵胄祖述尧舜,我是草泥玛,所钰随歆,緣随雲,污城侯费玉污,伤疤1122,hmht,跃然于渊,Napoleon濬嘟,尤图斯的球迷等人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