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五节 南下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大运河,将宋国最繁华的东部半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虽然现在近海航运已经很发达,安全性也很好,但是从汴京出来的人们仍然一窝蜂的挤上去江南的货船,试图能尽早的抢到一点先机。因为根据未被证实的消息,江东路转运使司衙门已经开始筹备拍卖事宜了,首批拍卖的官办企业虽然只涉及一些效益并不是很好的企业,但是根据依旧是未被证实的消息,江东路衙门将准备在把这些很烫手的山芋丢掉之后就准备拍卖路权——想想吧,从杭州到江宁的路上每天要经过多少辆满载的马车,这个数字能让每一个商人都睡不着觉。

  “广德军,位于江东路东南,古称桐汭,号为东南要塞,下辖两县:广德县和建平县,治所在广德县桃州镇。其东与两浙路长兴、安吉比邻,北临江宁府溧阳县,西与宣州府相邻,南连宁国府。”在船头上李进溪举着一副江东路的地图侃侃而谈,那模样就好像是个白水潭的教授一样。

  站在他身边一个宽袖大袍的儒生轻轻地点头,嘴角始终挂着礼貌的微笑。不过李进溪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只注意到身后的侍卫长他们投过来的钦佩的目光(就好像他的后脑勺上也长了眼睛一样!)

  “这次广德军衙门准备拍卖的包括四座萤石矿以及牛头山煤矿的开采权。”那个儒生的手指轻轻在地图上滑过:“衙门正在筹款修建联通广德到太湖的运河,不过估计可能现在会放缓了。”

  “粮长河不可以通航吗?”李进溪指着从军治西面向北蜿蜒的粮长河,它在广德县与建平县的分界上汇合成郎川,穿过平坦的郎川平原向北汇入南漪湖,并和长江水系沟通。

  “可以,不过目前粮长河的负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了,而且是向北通过宣州、太平州经过大江才能到达江宁,若是如此向东开辟往太湖的水道,则可利用上江南运河水网密布的有利条件。”那儒生不紧不慢的道:“家父已经决定了,将把我们富家的新试车场设在广德。”

  “嗯,富家的富特牌马车去年可是卖的很火啊。”李进溪仔细的看了看地图:“往东去天把就能到杭州,你们家的组装工场在哪里?”

  “建平县郎溪镇。”富家的公子苦笑了一下:“家父欠广德知军一个人情,现在总算把这个人情还上了。”

  在一地建立一个组装工场,可以解决当地人很长时间的就业难题,特别在大宋的江南,土地兼并尤为严重,大量失去土地的百姓纷纷涌入城镇,成为了雇佣工人。因为劳动者方能得食这是一个人人都承认的公理,一个有手有脚的壮年人,在街上学人乞讨岂不是太丢人了?江东提刑使司特地出台了律令解释:凡有劳动能力而拒绝劳动者,首次发现鞭笞十下,送入官办工场充作苦力一月;再而三者,累进鞭笞,延长苦役时间。

  “真想早点到江南啊。”李进溪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地图:“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没有比这儿更美丽的地方了。富君,我决定就先去广德,买下那些萤石矿和煤矿再说。”

  “哦?”富特有些惊讶:“李君不去杭州了?那里才是你们银庄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啊。”

  “其实我也很喜欢兴办实业的。”李进溪微笑着望着这位富家百年难得一见的经商奇才。这位富家出身的公子哥儿,不仅是白水潭的高材生,更亲自参与设计了一款轻便的马车,并且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品牌后向市场推出大受好评。这一次,他也是受到吕君瑞在四级议会上关于“人人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幻样的未来”的演讲的鼓励,从自己的几个叔叔伯伯那里借了些钱南下来到江南准备把富特牌马车的产量再提高一倍,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

  “等我挣到了钱,就可以支持三妹的研究了。”富特望着滔滔江水,神色严肃的道:他的嫡亲三妹富兰是个很有才华的才女,专精于研究雷电——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是属于天神的专利,但是这个执拗的小姑娘却相信天上的雷电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应该和冬季里羊毛衣服上那些霹雳啪啦的火光是同一种存在——即便是白水潭也无法容忍这种奇思妙想,而在长安,如果她的家族不是富家,那么她一定早就被天方教徒或者十字教徒联手起来烧死了。所以富家只敢把她关在阁楼上让她老老实实的看书。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巨人永远都是孤独的,高山只能和高山做伴。即便她是一个爱穿花裙子的小姑娘,但是这世界上能够与她的精神完整交流的,却只有她的亲哥哥富特。

  富特已经获得了他们父亲的允诺,在他把南方的基业打开之后,就可以把富兰接到江南去。在那里,思想上的限制更少一些,理学家们大多还是鼓励探索宇宙本身的奥秘的。在江宁城外的紫金山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千里目已经由西湖书院安装成功,据说用它可以清晰的看见月球上的黑色斑点原来不是吴刚的桂花树而是一个个凹凸的环形山。

  虽然嫦娥、玉兔、广寒这些美好的神话被冷冰冰的月面草图无情的粉碎,但是理学家们无心纠缠于不可靠的情感,在朱子的教诲之下,他们痴迷上了数字的力量。综合几代人持之以恒在南岳衡山上的观测数据,再加上刘顿伯爵的三定律,他们已经推导出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轨迹图——李清照的猜想是对的,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但是她也错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根据他们的验算,地球的质量在太阳系统中根本无足重轻,而太阳系统在银行系统中又无足重轻。而且,行星们是依据椭圆形的轨迹公转的同时在自转——而不是圆形。

  这些典故李进溪是熟知的,只是在船上的他还不知道,三个月之前,一个名叫何歇的天文观测者,在用自己制成的天文千里目观测土星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另一颗行星——起初他以为是一颗扫帚星,但是经过和几个友人的持续观测之后,他们派出一匹快马向紫金天文院通报了这个消息,紫金天文院按照他们给出的轨迹推算图进行仔细的观测之后,终于确定这颗曾经被数次观测到并被错误的当成是恒星或者扫帚星的,其实是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为了表达对何歇的发现的尊敬,他们请何歇来为这颗行星命名,经过郑重其事的考虑之后,何歇建议以“天地人”三才来命名将来有可能发现的太阳系内的其它行星,这一颗行星将被命名为“天王星”。

  当然以上这些,对于李进溪而言都还是浮云。他的心肝被煤矿、萤石矿还有运河给弄的痒痒的,连身后的碧玉忽然唱起来白居易的那一首著名的《江南好都没有注意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进入淮扬地界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可是那种熟悉的景色却越来越多。李进溪望着运河两岸那熟悉的纤夫的身影,想起了自己故乡的那些做苦役的人:同样都是以劳力终身为命运的人,但是在宋国他们还有下一代可以寄托,只要他们的儿子发奋读书,能够在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那么谁会在乎他是纤夫的儿子还是知府的儿子呢。想当初,范文正公不是也曾画粥而食吗?

  “镇江的小笼包。”富特已经裹起了一件很精致的大衣:“听说很有名气。”

  “一定要配上镇江的香醋啊。”碧玉忽然拍着手叫了起来:“那是宫里的贡品啊,每一年只有过年吃饺子的时候皇上才舍得拿出来呢。”

  富特和李进溪面面相觑,恰巧大清早就爬起来吐的侍卫长给他们解了围:这个可怜的契丹汉子,空手能扼死猛虎,在船上却软的像一只小白兔一样虚弱。

  “我们还是走陆路吧。”李进溪同情的看着他:“先去江宁,然后从江宁坐车快的话一天就能到广德了。”

  “我没意见。”富特跺了跺脚下的船板:“已经近在咫尺了。”

  碧玉好心的一边扶住侍卫长,一边嗔怪的对李进溪道:“为什么早不走陆路?现在都快到了反而走陆路?”

  “因为下面没有直达到广德的水路了啊。”李进溪老老实实的坦白道:“我想侍卫长一定不想再绕到太平州去。”

  “我要上岸。”侍卫长摇摇晃晃的往跳板上走去:“这辈子…都不要…”

  “当心!”幸亏碧玉眼疾手快,不然侍卫长就要掉到江水里去洗澡了。江南的十月虽然并不怎么寒冷,但是看那远远称不上清澈二字的江水,估计侍卫长对于洗澡也是兴趣缺缺。

  “嘉图兄!嘉图兄!”

  李进溪刚刚踏上镇江的土地,就听见有人仿佛在喊自己。他不由得举目四望,终于找到了一个牵着个方束发的少年的郎中,不由得顿时热泪盈眶(嘉图兄的泪腺就是比旁人发达许多):“吴稚兄!”

  吴稚也是朱门的弟子,那天还是他来给李进溪报信通知他风紧,扯乎!两人平时也算是一起下河偷窥过小媳妇大姑娘洗衣服时春光的好朋友,却不想在这镇江相遇,真是山水有相逢啊!

  “嘉图兄别来无恙?”

  “吴稚兄进来安好?”

  “承蒙挂念,一切都好。”

  “蒙兄惦记,春秋平安。”

  寒暄过之后,李进溪将自己身边的众人一一介绍给吴稚,又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了一番这位吴稚吴先生。

  吴稚祖上五代都是行医之人,曾曾曾祖父还曾经作为军医参加过拱圣军,在深州荣立过战功,虽然后来深州城破壮烈殉国,但也算是进了忠烈祠的人物。其曾曾祖父吴辉当时也是名军医,只是尚在大名府防线,后来曾经参加过围攻燕京的战役,在那一场天昏地暗,双方都死伤无数的惨烈战役中,为了拯救同袍,吴辉发明了应急输血法,这种战地急救术后来被石相闻之,还曾特地宴请过他。据石府下人会议,石越曾经与这位年轻的大夫秉烛夜谈,彻夜未眠。两三年后,吴辉就写下了一本划时代的医书,名唤《新医学,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吴氏三大医学猜想”:

  一,之所以战地输血会有高死亡率,是因为人的血液分为四种:甲、乙、通、甲乙。

  二,心脏的功能不是造血而是输血,血液不能诞生也不能消失,在人体内循环。

  三,瘟疫来自于细菌感染,而不是神灵的惩罚。

  这三大猜想当时无人能够证明,但是后来一名相信《新医学中理论的地方官在地方主政的时候采用了其中关于灭虫防疫的做法,真的避免了水灾之后的疫情,被认为是事实胜于雄辩和空想。而第二年真的就有一名屠户出身的白水潭生通过动物解剖证实了心脏输血和血液循环的学说,并获得了次年的赵良格物医学奖。

  吴氏三大医学猜想中的两个已经被证明了,只剩下最后一个,还在吸引无数医学生的钻研——一旦能够成功证明,那么,价值六千贯的格物医学奖奖金就在招手啊!

  这其中最热心的一位,就是吴稚了。他几乎用尽了全部的精力试图去证明关于四种血型的猜想,但是小三十年过去了,这位仁兄依然毫无进展。

  “不过,我解决不了,会有后来人解决的。”吴稚很乐观:“我现在有了一个好徒弟,将来一定事半功倍!”

飞翔鸟中文    宋国大革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