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八节 富特的试车场

  碧玉去了一会儿很快就回来:“公子,富家的下人说富公子去了军衙和通判大人商议试车场的选址。”

  “这真不巧。”李进溪皱了皱眉:“看来我们只能再等一会儿了。”

  还好富特去的功夫并不长久,赶在午饭前的时候就回来了。

  “富公子办事好快啊。”李进溪嘱咐了下人一见到富特就把他请进包间内来:“我们还以为会等富公子到月上柳梢的时候呢。”

  “黄通判办事爽利,”富特接过仆人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汗:“一上午就把我的两件大事都办好了?”

  “除了试车场还有别的事情?”

  “还要开办一个技工学校。来的路上我同你说过了的,我家用工与别人家不同。”

  富特在经营他家的马车工场的时候,发明了一套全新的制作方式,在石越首先倡导的流水线作业的基础上,将每一道工序都简化为最简单最机械的若干个步骤,然后让工人们去做那些重复劳动就可以了。

  打个比方说,比方说要在车厢上钉上一个钉子需要用锤子砸五下,别人家的工场都是让一个工人在那里钉,但是他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让五个工人每一个人砸一下,这样富家的工场虽然雇佣的人数多,但是生产的效率却要比别家工场高出好几倍。

  而且这样用工也有一个好处,每个工人都只需要学习最简单的的技能,完成最简单的一个工作,只消稍加培训就可以上岗工作,不仅使得大规模的扩张产能成为了可能,更有效地杜绝了别家工场里的一个顽疾:有经验和有技术的老师傅藏私,形成山头来和东家叫板。

  “先喝口茶,”李进溪无事献殷勤的给他端上一杯新泡的白茶:“我和祝老板给你介绍个发明家。”

  “发明家?”一听到这三个字,富特连茶也都不喝了:“是发明了什么?”

  “蒸汽机。”李进溪把佤特的情况简单和他说了一下:“我只是个搞账目的,这工场里面的事情你比我清楚,你说佤特的这个发明有没有价值?”

  “太有价值了!”富特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这个有些羞涩的小伙子:“蒸汽机这东西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想做的了。当年吕惠卿镇守太原的时候,就有人献上过蒸汽机的草图,据说是力可移山,不过在试验的时候机器发生爆炸,参与试验的人员全部殉难,蒸汽机也就没有了下闻。直到五十年前,有白上的博物学者到大食、拜占庭周游访问,曾经在大食苏丹的王宫中见到用蒸汽做动力的灌溉系统。中土也有人不断尝试仿制——十年前,还有人声称制造出来过一种蒸汽机,但是产生的动力太小而体积太大,也被认为是近似于失败了——没想到,你居然成功了?!下一届的赵良格物学奖金十有八九就会是你的了!”

  李进溪没想到一贯以儒雅自居的富特会这般兴奋,只见富特拍了一下桌子:“这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出五百贯现钱,只要你的蒸汽机真的能有用。”

  “当然能用,公子。”佤特脸红的好像是火炭一样:“我们矿上就是用这个来驱动排水的机器的。”

  其实在佤特之前,宋国的很多地方上已经人不断的尝试着去制造各种用途的蒸汽机,其历史更可以追溯到熙宁年代最著名的发明家沈括那里,在他留下的手稿中就有一种利用蒸汽推动机械臂做往返运动的装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沈括并没有对之进行试验。

  到了绍兴年间,又有个铁匠制出了首台活塞式的蒸汽机,但是却没有任何可用于生产上的价值。淳熙年代的河东路煤矿大发现,一名矿工利用业余时间做成了台无活塞的蒸汽机,但是却过于笨重而且耗煤量极大,因而没有得到推广,直到绍熙年代,才有人做出了带汽缸的蒸汽机。而佤特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利用矿上有的旧机器,做了很多次实验,他心灵手巧,又有他那读过不少数学书和格物学著作的妻子的帮助,终于制成了油润滑活塞,通过在汽缸外包裹厚厚的棉胎做隔热层的办法使得热能的利用效率更进一步提高,并且发明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动作蒸汽机,制成了真正可以在效率和成本上完全超过畜力、人力和水力、风力的蒸汽机。这种双动作式蒸汽机,把阀门安装得可利用蒸汽的压力来推动活塞,既可向前又可向后。并借助连杆和飞轮把活塞的直线运动变成了圆周运动。为了保持蒸汽机的匀速运转,他把一个离心调速器连接在进汽活门上,使其自动调节进汽量。这种装置是最早在技术上使用的自动控制器。他设计的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将高温蒸汽从气缸中导出并冷却,使得主要汽缸能保持一定温度。同时他提高了汽缸的精密度,把活塞和阀门也做得光滑、严密。大大减少了做功过程中的热能浪费。

  在仔细的听佤特讲过他的蒸汽机原理之后,富特马上就明白过来这其中蕴含的商机:“一千贯。我买下你的专利权!”他高喊道。

  李进溪慢吞吞的道:“富兄,这样不好。有钱要大家一起赚才是。”

  “那嘉图兄有什么高见?”

  “咱们三家联手做生意,有钱一起赚岂不好?我出钱让富兄把工场开的大一点,富兄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就交给祝兄他们运出去,然后卖掉,岂不是比富兄辛辛苦苦的运到四面八方然后再卖掉要省时省力?”

  富特看看祝筠,祝筠莞尔一笑道:“我祝家没有什么别的本钱,旗下只有二十多条船队,遍布大宋江海各地。若是富公子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当然愿意优先运送好朋友的货物了。”

  “咯,我就在你们中间做个中人,富特的马车生产出来要卖出去了才能挣钱,而前期的生产、组装、运输都要钱,没关系,这笔钱我来出,等到年关的时候再还给我就好了。”李进溪笑眯眯的道:“祝兄那边也是一样,拿着我的钱去买船,买工场,到时候分红利给我做利息就可以了。本金嘛,三五年再还也不着急。”

  “既然你这么说,”富特忽然神神秘秘的凑了过来:“我有一个发财的路子,诸君不知道有没有兴趣?”

  在座的众人都把耳朵竖了起来,听这位汴京有名的内幕公子讲小道消息。富特左右看看,让心腹手下把不明真相的佤特请出去喝茶,再到门口去把门从外面带好,才压低了嗓子道:“我家有个舅舅…如此如此…温国公主的日记…还有石燕公的评语:终极人间大炮…”

  “搞军火…”祝筠有些犹豫:“我以为是囤积点棉花,炒作一下菜油什么的…这可是杀生的啊。”

  “就是,”李进溪也一本正经的谴责他:“我们只想着多搞点棉花加班作出一点棉布来,可没想到要搞这个东西——温国公主的大炮再厉害,那也是一百年前的,现在弄出来能有人买吗?”

  “有人买。”富特压低了嗓子鬼鬼祟祟的道:“温国公主草图上设计的炮其实是当时做不出来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积聚了足够多的经验,而且我还搞到了辽国的的《炮兵操典,里面全是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操炮经验。再招来一些铸炮的工匠,我连这大炮的名字都想好了。”

  “叫什么?”

  “克虏伯,克虏伯大炮!”富特洋洋得意的道。

  “克虏伯?这名字好生奇怪。”

  “克虏伯爵,这名字多威风。”富特望着他俩:“这事情我可没跟别人提起来一个字。你们好好想想,要不要入伙。”

  “这炮造出来了,卖给谁?”

  “南海诸侯啊。”富特压低了嗓子:“南海诸国都忙着扩张军备呢,特别是西边的那几个,已经在谋划着要在十字军、天方教和拜占庭这三国大战中很插一杠子呢。搞联合舰队,没有大炮可不行。”

  这三个人嘀咕了好一阵子,谁也没能说服谁。搞军火这事情确实是一本万利,而且南海小诸侯们各个都拼命的有扩张的野望,其中以邺国和雍国两者最盛,曾经的南海小霸周国已经被邺国压制的抬不起头来了,而雍国更是冲在了南下扩张的最前线,这个在南海诸国最北的诸侯国,已经俨然成了东部诸侯各国的领袖,正在积极的探索着东方香料群岛的处女地。

  这其中最受军火商人追捧的就是邺国柔嘉女王领导的掠夺舰队了,这些由各色人种组成的海盗活跃在天竺洋上的每一个航路上,躲开强大的天方帝国的舰队,专门打劫落单的商船,如凶横的狼群一样撕咬着无助的狼群,为出资建造这些船队的商人们(除了邺国自己的贵族阶层,来自广南东路的粤商也是一大股东)带回一船船的金银珠宝。

  想一想传说中柔嘉县城中那用金子铺成的屋子,用珍珠堆成的假山,这间包间里文质彬彬的君子们都不由得呼吸沉重了起来。

  李进溪道:“如果我们可以把大炮造出来的话,能找到下家卖掉吗?”

  “没有问题。”祝筠竭力的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很淡定:“我家有个表叔,早年下过南洋,和邺国的私掠舰队司令邓历之很熟悉。他们弄来的货运到广州之后也是通过我们家的货栈卖到内地来。”

  “既然这样。”李进溪低声道:“还是按刚才商议的那样——我们分工合作吧。”

  “我去招工建厂。”

  “所有的费用都由我这儿出。”

  “现在是十月,冬季马上要来了。现在派人用顺风快递给广州送信的话或许能赶上他们离开广州之前。”

  “和南洋接头的事情就交给祝老板了。”

  三人默契的一笑,不约而同的点点头,仿佛是都看到了黄金在面前堆成了小山的美景一样。

杨铁心日记  从燕京向北约一千里,就是辽国的上京临潢府。自临潢府出发,折向西北大约五百里,就进入了所谓的蛮荒草原。

  在蛮荒草原东南,放牧的大多是契丹本族人极其亲近盟友奚族人,进入蛮荒草原之后,便进入了一个星天旋转的新世界。由于契丹人的迁族(将原本生活在某地的部族整体的搬迁到另一个指定的放牧区域内)政策,在大草原上放牧的民族日渐繁多,其中,沿着商路的轨迹,聚集了十三个较大且定居化了的部族。

  这些还是已经有一定开化程度了的地方,在草原的深处,契丹人、奚族人或者是蒙兀人都不曾探索过,据说那里面存在着三丈高的怪兽,在苏武湖中也有着神奇的生物,总而言之,我们这一次要去的,是最勇敢的猎手也不曾进入过的草原的神秘地带。

  这是我们这个科考队最重要的使命,完成一次在格物学历史上将会被浓墨重彩写下的伟大探险,但是我却有着更重要的使命,我将用我的心来观察这草原上的每一个人,希望我的报告将会是两府的相公们做出正确的决断…天佑大宋!

飞翔鸟中文    宋国大革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