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节 封建南海之后的殖民探险活动

  南海封建之议论,始于绍圣初年。至靖康,南海格局已定。各岛屿之上土人王国先后灭亡,原住土著或遭屠没,或沦为仆役,诸封建国已在南海先后立住脚跟,开始自行探索发展之路。

  南海领域广大,封建各国犬牙交错,由于环南海季风气候影响,南海南部诸国与东部诸国逐渐分野,前者以周、邺、岐、英、洋诸大国为首,成立了南海商贸理事会,向天竺方向进行探险活动。而东部的曹、定、鲁、魏、燕等国则向东南方向的野人群岛开拓。

  孔历1558年,南海商贸理事会通过贿赂和欺骗的手段,从注撵国手中取得了位于东天竺海的安塔曼群岛,并以此作为西进的中转基地。孔历1568年,注撵国发生内乱,南海理事会趁势介入,取代注撵国成为东天竺海上的航线垄断者。并大肆的以科学探险为名目向天竺内陆派遣小分队,在天竺各邦内部挑起纷争,从中渔利。

  垄断西天竺洋航线的阿拉伯人对南海各国出产的香料,以及他们从宋国转运来的丝绸、茶叶、瓷器有着很高的需求。而南部诸国又由于地处南海最南部,很难招募到来自国内的劳力,为此他们不得不大量的使用土人作为劳动力。东部诸国对野人群岛的科考和征服正好为此提供了劳动力,但是野人群岛上的土人数目有限,而且很多都在被征服的过程中死亡。东方诸国在征服野人群岛之后也将之就地转化为种植园,同样产生了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

  为了满足香料生产的巨额利润,南海诸国在以科学探险为名目下向西方进行有组织有预谋的探险活动。孔历1600年,航海家马佳达成功实现了从锡兰向西直航到达黑大陆的航海,对黑大陆进行了初步科学勘察。此后,南海航海家们又组织了多次航海,并成功的再次通过程栩发现的“好望角”,向北到达几内亚湾附近。在这里探险者发现了大量的黄金、钻石和象牙等奢侈品,并发现了他们最重要的收获——黑奴。

  此后的数百年中,南海各国的武装舰队,源源不断的从黑大陆上的各处港口带回黄金、矿石、象牙、兽皮和黑奴,使得参与南海商贸理事会的诸国迅速富裕了起来。

  南海理事会专心于对西方探险的同时,东部同盟也在继续向东南方向进行蚕食,先后将香料群岛、稻米群岛、雨林群岛纳入其殖民统治范围。于孔历1620年发现了南大陆(即石越遗书上所预言的南瞻部洲)之后,经过南海诸国合力举行的科学考察证实南大陆是一片地域极其广大的土地,宋皇将之收为皇室直领土地,设置郡县予以管辖。

  直到孔历18世纪,南海诸国的科学探险活动深入到了整个天竺,黑大陆所有的沿海地域也都被勘探完毕,南海诸国进入到了瓜分泰西殖民地域的新狂潮之中。

  在这其中,南海理事会诸国之间多次爆发激烈的冲突,由于当时宋皇室对于诸侯国仍然有着无可争议的宗主权,前几次的纷争都在宋国皇室的调停下通过相互妥协达成了一致。

  孔历1766年,南海诸国在汴京召开关于瓜分海外殖民地的会议,经宋皇批准,达成了后世所称的“汴京子午线协议”。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对黑大陆的土地按照经纬度方块分割成若干部分分配给诸侯各国;同时也再次强调了各诸侯国对宋国的朝贡义务。

  汴京子午线协议的另外两个签署国:夏与辽也与各诸侯国以密约的方式约定了由夏、辽两国皇室进行投资,参与南海诸侯国殖民开发的内容。这一条文也巩固了宋夏辽三国此前一系列和平谈判的成果,对于中原修养生息,和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夏国,从此它无东方和北部的后顾之忧,且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南海红利作为军费支撑它在西南边境的军事扩张活动。辽国也与夏国一起解决了纠缠两国数十年的西部边境问题,缓和了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获得了发展的良机。而南海各国则假西夏人之击它们商业上的竞争对手阿拉伯人,开始慢慢的谋求在西天竺洋上的更多利润。

扩展阅读  汴京子午线协议是绍兴和议之后华夏诸国的又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会议时间长达两个半月,先后举行了数百场主题会谈。会议中,除了解决南海诸国的殖民领地纠纷外,还专门召开了第一届标准度量衡会议,就制定国际间通用标准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在商业领域,宋、辽、夏户部主事官员就进出口关税问题也签署了一系列文件,这是国际间第一次对三国间纠缠不清的税务问题举行会谈。夏国是该会议的最大受益者,宋辽均同意它加入两国此前在绍兴会议中签订的关于《燕京地区免税议定书》,会后,宋国开放延州与兰州两地作为免税口岸。

  另外在军备方面,三国均同意进一步消减常备军数量,但是却没有能制定出明细时间表。

  此外,在司法交流、三国相互免签旅游、留学、婚姻等方面,三方也都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此次会议仍然重申了夏国作为宋国藩属的国际地位。辽国也明确获得了自己在领土上的实际利益。

  高丽、日本、安南、马来亚、真纳、骠国作为宋国的藩属国均列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所涉及的资料,除各藩属国获得与本国相关的一部分之外,会议结束后由宋辽两国合力编撰成为“宝庆大典”,分别藏于宋汴京文明阁(今国家历史图书馆)与辽上京(经上京文化博物馆)。

飞翔鸟中文    宋国大革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